仿生塑料既具有远高于工程塑料的强度,又有很强的韧性和抗裂纹扩展性能。在零下130摄氏度至零上150摄氏度范围内,其尺寸变化非常小,在室温下,它的热膨胀系数仅为普通塑料的约十分之一。
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和升级中不断发展,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销量都位居全球首位,其中塑料制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比重约为20%。
塑料制品应用广泛,庞大的下游行业为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随着《振兴石化行业规划细则》的出台,我国塑料制品行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仿生材料是指模仿生物的各种特点或特性而研制开发的材料。通常把仿照生命系统的运行模式和生物材料的结构规律而设计制造的人工材料称为仿生材料。仿生学在材料科学中的分支称为仿生材料学 , 它是指从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材料的结构特点、构效关系, 进而研发出类似或优于原生物材料的一门新兴学科, 是化学、材料学、生物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仿生塑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仿生塑料既具有远高于工程塑料的强度,又有很强的韧性和抗裂纹扩展性能。在零下130摄氏度至零上150摄氏度范围内,其尺寸变化非常小,在室温下,它的热膨胀系数仅为普通塑料的约十分之一。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运用仿生结构设计理念,发展出一种被称为“定向变形组装”的新材料制造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和二氧化钛包覆的云母片复合,制备出具有仿生结构的高性能可持续结构材料。
他们运用仿生结构设计理念,发展出一种被称为“定向变形组装”的新材料制造方法,将纤维素纳米纤维和二氧化钛包覆的云母片复合,制备出具有仿生结构的高性能可持续结构材料。该新材料采用仿珍珠母的结构设计,实验表明,它既具有远高于工程塑料的强度,又有很强的韧性和抗裂纹扩展性能。在零下130摄氏度至零上150摄氏度范围内,其尺寸变化非常小,在室温下,它的热膨胀系数仅为普通塑料的约十分之一。
作为 21世纪发展新材料领域的重大方向之一,仿生材料的研究将融入信息通信、人工智能、创新制造等高新技术,逐渐使传统意义上的结构材料与功能材料的分界消失,实现材料的智能化、信息化、结构功能一体化。
现如今仿生新材料在建筑行业、生物医疗、信息通信、节能减排等领域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例如:模仿甲虫鞘翅结构设计的建筑混凝土夹芯板、模仿蜂巢设计的蜂窝泡沫橡胶、模仿变色龙设计的柔性变色皮肤、模仿鲨鱼盾鳞结构设计的防污减阻材料等。
随着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升级,高档产品比重逐步加大,基础配套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塑料制品产量不断增长,市场空间仍然较大,产值可保持较高增速,在满足社会一般性需求的基础性应用领域保持稳步增长情况下,高端应用领域在逐步强化,可以看出塑料制品业仍处于上升发展阶段,转型升级在稳步推进。“以塑代钢”、“以塑代木”的发展趋势为塑料制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未来,随着我国改性塑料的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我国塑料制品业仍将持续增长。
再生塑料来源广泛,包括聚酯瓶、薄膜、泡沫、纤维、软管包装等,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监管趋严,再生经济发展迅速,再生塑料市场规模随之增长,2021年突破280亿美元。再生塑料来源丰富,应用领域广泛,未来发展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全球再生塑料市场规模将增长至440亿美元。
我国是全球第一大塑料生产和消费国家,国内再生塑料资源丰富,其中聚乙烯、聚丙烯是最主要的两大再生塑料。我国从事再生塑料相关业务的企业数量颇多,截止至2021年底,再生塑料相关企业注册量突破4.2万家。但整体来看,国内再生塑料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行业内技术水平相对不高。
目前我国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再生塑料产业集群区,从企业分布来看,再生塑料企业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华中地区等,分省市来看,江苏、山东、广东、安徽、浙江再生塑料企业数量位居前五。从发展趋势来看,随着优胜劣汰速度加快,以及高新技术深入应用,再生塑料行业正向着集中化、规模化、高技术、多品种、高质量等方向发展。
2021年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加大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支持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建设,发布废塑料综合利用规范企业名单,引导相关项目向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等园区集聚,推动塑料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发展;完善再生塑料有关标准,加快推广应用废塑料再生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鼓励塑料废弃物同级化、高附加值利用。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仿生塑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本报告利用中研普华长期对仿生塑料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采用与国际同步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仿生塑料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仿生塑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本报告利用中研普华长期对仿生塑料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
查看详情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营养保健食品已逐渐发展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消费品,甚至是必需品...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14922 亿元,同比增长 5.8%,其中 3 月同比增速达到...
近年来,中国 3D 打印市场应用程度不断深化,在各行业均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2017-2020 年,中国 3D 打印产2...
以5G和千兆网络为代表的双千兆网络具有超大带宽、超低时延、先进可靠等特征,是信息通信网络的演进方向,也是新型基础...
2023~2025年期间,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将成为全球新增发电量的“主力”,低碳能源发电装机的增长量将满足超过90%的电力...
我国货运按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路和管道运输、航空运输5种方式。各种运输方式以其自身的技术经济特点,在货物...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