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一季度我国互联网投融资略有反弹 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互联网运行分析团队日前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互联网投融资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投融资略有反弹。

一季度我国互联网投融资略有反弹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互联网运行分析团队日前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互联网投融资运行情况》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投融资略有反弹。一季度,我国互联网投融资案例数环比下跌7.2%,同比下跌44.2%;披露的金额环比上涨37.8%,同比下跌54.4%。全球互联网投融资低位徘徊。一季度,全球互联网投融资案例数环比下跌5.5%,同比下跌33.9%;披露的金额环比上涨11.7%,同比下跌62.3%。早期轮次融资占比维持高位。一季度,我国早期轮次融资案例数占比80.9%,全球早期轮次融资案例数占比86.1%,均维持在80%以上的高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互联网业务规模保持扩大,营业成本小幅缩减,研发费用加速增长。细分领域运行呈分化态势,以信息服务和网络销售服务为主的企业平稳较快增长,生活服务的平台企业收入增速有所回落。

《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已于2023年5月1日实施。对于曾遍布各大社交及媒体平台的“达人探店、种草、体验”类短视频,并同时附上链接实现跳转购买行为等,按照即将实施的《管理办法》规定,这些行为被明确定性为互联网广告,必须标明“广告”字样,能够使消费者辩明其为广告。

互联网行业发展分析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互联网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为进一步提升互联网平台规则透明度,维护公平竞争、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保护互联网平台各相关主体的合法权益,促进我国互联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国互联网协会4日在北京组织召开《加强互联网平台规则透明度自律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黄业晶在会上表示,要强化合规经营,合力打造规范健康的行业营商环境。希望企业能积极表率,与行业发展相向而行,营造公平有序平台生态环境,为平台经济健康持续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何桂立指出,《公约》内容覆盖范围广,在把握平台规则透明度所面临的通用问题和重点问题的基础上,在法律既有框架内,结合行业重点问题,对平台规则透明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悉,首批共有71家互联网单位签署《公约》,部分企业分享了落实《公约》的具体举措。有关业内人士指出,《公约》的签署实施将形成行业自律合力,进一步引导、规范平台企业提升平台规则的透明度,维护公平竞争、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促进我国互联网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曾宇表示,经历近30 年的发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0.67亿,居世界第一,“.CN”域名保有量连续多年居全球国家顶级域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达75.6%,我国的互联网已经发展成为开放合作、安全繁荣、清朗有序、惠民便民、普惠高效的互联网,我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

他还分享了三方面互联网发展建议

一是加快布局下一代互联网,加速推进量子网络、6G、卫星互联网建设,统筹推进Web3.0、元宇宙等新型互联网平台建设和应用拓展,牢牢把握未来互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制高点与话语权。

二是持续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突破,推动新型网络标识等互联网基础资源技术创新发展,加速突破面向下一代互联网的高端核心芯片、量子计算机、面向万物互联(全联网)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等关键核心技术与产品,筑牢国家互联网发展安全保障根基。

三是统筹发展与安全,持续推进互联网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前瞻立法,持续提升我国互联网技术、产业与治理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黄澄清表示,经过近30年的蓬勃发展,中国互联网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互联网市场,拥有全球最多的网民和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及最活跃的互联网技术和应用创新生态。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国互联网事业取得重大历史性成就。

一是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价值加快释放;

二是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核心技术不断突破,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三是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发展规模全球领先,数字社会服务更加普惠便捷,网络惠民便民红利充分释放;

四是数字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数字政府治理服务效能显著增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构建持续推进。他同时呼吁并期待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本次活动,继续谱写中国互联网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中央网信办以及相关部门完善监管手段,提升监管效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推动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保驾护航。这些有力举措进一步明确了规则、划清了底线、规范了秩序,为企业发展设置好“红绿灯”,约束了一些互联网企业的不规范行为,同时也填补了监管的真空地带,消除了企业发展的风险隐患,有利于互联网企业深化改革、强化管理、规范运营,更加健康、有序、可持续地发展壮大。

中央网信办作为中央网信委的办事机构,是统筹协调网信事业发展的职能部门,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始终是我们肩负的一项重要使命。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一如既往关心支持互联网企业健康发展、做大做强。我们将加强政企对接交流,加强惠企政策统筹协调,加强政策宣传和舆论引导,进一步完善与企业的联系沟通机制,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十四五”网信规划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我们将坚持促进发展和监管规范并行、政策引导和依法管理并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探索创新监管标准和模式,加强企业网络安全保障,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依法维护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切实营造健康向上、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中央网信办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促进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工作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等相关重要会议部署,进一步认清形势、明确方向,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总结经验、把握规律,优化环境、激发活力,推动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中央宣传部副部长、中央网信办主任、国家网信办主任庄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林念修,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张云明,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秦宜智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盛荣华主持会议。

庄荣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互联网企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通过各方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互联网企业快速发展,形成一批规模较大、有国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优化社会公共服务、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日益成为建设网络强国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

庄荣文强调,当前,我国互联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必须全面审视、系统梳理、辩证分析、积极应对。要深刻认识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真情关怀为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定盘星”,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潜力巨大为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驱动力,网络强国战略扎实推进、深入实施为互联网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大舞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环境长期利好的整体态势和发展趋势没有改变,互联网企业发展前景广阔、大有作为,必须把握大势、坚定信心;我国互联网领域法治不断健全、监管不断完善是客观要求、大势所趋,这为互联网企业加强管理、规范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必须正确看待、积极适应;我国互联网企业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和短板,只有认清差距、直面矛盾,才能勇于变革、向新而生。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3-2028年互联网行业风险投资态势及投融资策略指引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充电桩需求量及对应充电桩市场空间分析

预计2025年全国新增充电桩需求量及对应充电桩市场空间分析新能源汽车行业再次迎来政策利好。5月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

10城现金补贴多孩家庭购房 房地产市场再传利好

10城现金补贴多孩家庭购房 房地产市场再传利好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至少有10城(含下属区县)出台类似政策来达到鼓励生...

2023传媒产业未来的整体格局分析 传媒成为AI应用的最强方向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走向深化,传媒产业已经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经济稳中有进,中国居民消费...

优质民营房企再迎融资利好 民营房企信用债融资现状

优质民营房企再迎融资利好5月8日,碧桂园地产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桂园”)完成了2023年度第一期、第二期中期票...

可再生能源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全球将新增2400GW可再生能源装机

可再生能源正迅速改变全球电力系统。报告指出,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成为全球最大的电源种类;预计到202...

中国熔盐行业市场需求 中国熔盐行业市场容量分析

熔盐,盐类熔化后形成的熔融体,例如碱金属、碱土金属的卤化物、硝酸盐、硫酸盐的熔融体。中国熔盐行业市场需求 中国...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2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