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或破200亿元
日前,赛迪顾问《2024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生态发展研究》对外发布,研究显示,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从实验室研发到产业化转化的关键时期,2023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研究创新愈发活跃、生态活力不断提升。
在产业规模方面,研究显示,2023年人形机器人产业进入爆发期,预计到2026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规模将突破200亿元,未来功能型整机将逐步占据主流、发展潜力巨大。
当前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三大挑战
赛迪顾问先进制造业研究中心认为,发展人形机器人的价值意义在于带动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驱动经济增长。但当前人形机器人发展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多项基础部件亟待优化,产品成熟度较低;二是生产制造与维护成本高,距离产业化较远;三是高价值应用场景有局限,商业化落地较难。
我们的报告《2024-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供需布局与招商发展策略深度研究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人形机器人,也称为仿人机器人,是指具有类人的外观、感知、决策、行为和交互能力的机器人。人形机器人行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前沿科技领域,涵盖了人形机器人整机、核心部组件、算法软件、检验检测等多个方面。
从全球范围看,人形机器人技术近年来迅猛发展。世界一流人形机器人,如意大利理工学院的iCub和日本本田公司的ASIMO等,都已具备稳定行走、上下楼梯、跑、跳等运动技能。
中国人形机器人行业展望
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发展的加速之年,科技巨头在人形机器人行业的持续投入有望驱动行业不断突破。目前,国产人形机器人正在通过接入机器人大模型,驱动AI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动作执行的准确度和连续性均在持续进步。随着技术进步、产品创新、成本控制、产业链完善以及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动,国产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进程不断加速。
业内多位专家认为,2024年是人形机器人从样机阶段走向批量化生产和应用落地的关键期。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供需布局与招商发展策略深度研究报告》分析:
多家企业的人形机器人量产计划接踵而至。
5 月31日,东风柳汽与优必选科技正式签署人形机器人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制造场景的应用。
通过此次合作,优必选工业版人形机器人 Walker S 将进入东风柳汽,开展汽车制造过程中的安全带检测、车门锁检测、车灯盖板检测、车身质检工位、车厢后盖检测、内饰总检、油液加注、前桥分装、集配捡料、贴覆车标、配置刷写、标签打印等一系列工作。此外,人形机器人还将和传统自动化设备协作作业,解决复杂场景的柔性无人化生产。
此前,优必选副总裁、研究院执行院长焦继超表示,相比服务市场和家庭消费市场,工业场景对成本的敏感度更低,但可控性要求更高,有利于人形机器人快速应用落地,并开展规模复制。除了汽车制造领域,3C制造、服装制造等行业也需要人形机器人参与柔性化生产。
报告对中国人形机器人的发展状况、人形机器人竞争、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等进行了分析,并重点分析了中国人形机器人发展特点及产业链招商策略。报告还对全球的招商引资模式作了详细分析,并对招商引资模式进行了趋向研判。
想要了解更多人形机器人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中国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供需布局与招商发展策略深度研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