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视点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中研视点

美妆行业线上增速承压 美妆行业分析报告2022

  • 2022年2月17日 YeYuJuan来源:互联网 592 33
  • 繁体

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美妆市场,大量高端美妆品牌在中国本土实现产销双涨,仍维持着30%的增速,中国美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其产业活跃度一直居于市场前列。

中国美妆行业发展潜力如何

美妆行业是一个大品类,涵盖美容护肤、彩妆、美体、精油、香水、美妆工具等类目。而在美妆类搜索中,搜索量依次为美妆品,睫毛膏及睫毛,化妆棉、球,粉扑等。其中美妆工具及工具包占化妆品搜索查询总量的三分之一,显示出强劲的年增长率。

中国已成全球第二大美妆市场,大量高端美妆品牌在中国本土实现产销双涨,仍维持着30%的增速,中国美妆行业发展潜力巨大,其产业活跃度一直居于市场前列。

美妆行业线上增速承压

1月受春节错位影响美妆行业线上增速承压。2022年1月淘系美容护肤、彩妆大盘GMV88、49亿同比分别-31%、-21%;抖音直播美容护肤、彩妆大盘GMV分别为39、13亿元,分别+106%、+178%。淘系+抖音美容护肤、彩妆品类合计增速分别为-13%、-7%,主要因春节错期影响出现下滑。结构上,淘系渠道增速明显承压,抖音等新兴渠道红利犹存。

2021年我国化妆品类零售总额高达4026亿元,同比增长14.0%,2019-2021两年CAGR11.7%。

美妆行业分析

2011-2020年我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2011-2019年市场规模增长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趋势。我国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331.8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732.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约为9.22%。2020年的疫情对整体经济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在此环境下化妆品市场规模仍能保持6.83%的正向增长率,充分体现了我国化妆品市场未来发展的无限潜力。

去年第一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为933亿元,同比增长41.4%。第二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为970亿元,同比增长18.3%,虽维持上涨态势,但增速出现明显下降。到第三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为850亿元,同比增长再度放缓至4.9%,环比更是下降12.4%。第四季度,化妆品零售总额为1222亿元,同比增长9.4%。

从竞争格局来看,海外品牌主导中高端市场、国产品牌主导大众市场的格局基本稳定。近年来格局有所变化的是,经典海外品牌虽具有先发优势,但国产品牌凭借高性价比和新营销模式快速成长,同时一些定位细分化的新兴日韩品牌抢滩中国市场,抢夺份额。

美妆作为稳定的可选消费品,品类丰富、有粘性、能提价,表现出较强的增长韧性。需求端,受中青年及中产扩容促进美妆消费群体基数扩张,美妆需求得以全方位延伸与全流程进阶。供给端,高产能+强研发的头部代工厂为新锐品牌的崛起与成熟品牌的扩产赋能,同时新媒体平台与内容输出的引流转化能力提升,给新兴本土产品牌带来成长契机。

2022年该行业前景趋势怎么样?想要知道更多行业详细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美妆工具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米酒行业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分析

2022米酒行业发展前景及未来趋势分析米酒,在中国又习惯被称为黄酒,主要是以糯米、粳米、黍米为原料,拌上酒曲,酿造...

在云集,让宝妈们的创业触手可及

2014年9月,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提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

小米字节跳动投资新帕元科技 人工智能产业相关政策的解读

小米字节跳动投资新帕元科技企查查APP显示,2月15日,杭州新帕元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2021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2846万台 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发展状况及需求趋势

2021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2846万台2月17日消息,今日据市场研究公司IDC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

大学生到浙江创业最高可贷款50万 2022大学生创业贷款政策发展前景分析

创业贷款是指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或已经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因创业或再创业提出资金需求申请,经银行认可有效担保后...

江苏将发放6000万元体育消费券 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及体育经济政策调研

江苏将发放6000万元体育消费券2022年江苏将加大群众身边场地设施建设供给力度,新增建设100个体育公园(广场)、500公...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