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发银行周三表示,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全球投资人成功发行120亿元“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本期债券发行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2.15%,获得了境内外各类投资者的踊跃认购,认购倍数达3.95倍。
国家开发银行发行120亿绿色金融债
国家开发银行周三表示,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面向全球投资人成功发行120亿元“长江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本期债券发行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为2.15%,获得了境内外各类投资者的踊跃认购,认购倍数达3.95倍。同时该债券也将通过柜台承办机构面向社会公众发售。截至目前,开发银行已累计发行绿色金融债券1,440亿元,余额1,190亿元,规模位居市场第一。开发银行资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开发银行将继续发挥开发性金融功能和作用,探索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绿色项目筹资,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绿色金融市场之一,2021年,绿色金融业务呈现出快速发展、多点开花的发展态势,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蓬勃发展。此前,央行公布,2021年末,我国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存量规模居全球第一。2021年境内绿色债券发行量超过6000亿元,同比增长180%,余额达1.1万亿元。
近年,我国绿色金融投资规模呈逐步上升的趋势。截至2021年一季度, 绿色贷款余额达13万亿元,较上季度增长9%。绿色金融投资在金融机构总信贷中的占比也保持了稳步增长。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我国绿色信贷的占比已达7.2%,较2018年末提高了1.2个百分点。2021年上市银行中报显示,6家国有大行绿色信贷总规模已突破7万亿元。
绿色与低碳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同目标,围绕绿色ESG产品的开发正加码。构建ESG投资体系,积极布局绿色投资已经是当前保险资金绿色运用的清晰导向,保险资金的绿色运用愈发受到监管和保险公司的重视。
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保障,绿色金融也跑出了发展“加速度”。一方面,政策标准陆续出台、全球合作和相关重大消息层出不穷;另一方面,各种投资承诺和支持陆续落地。
我国绿色金融市场规模快速增长,已基本形成了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信托、碳金融产品构成的多层次产品体系。
其中,绿色信贷表现抢眼。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报告》,2021年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15.9万亿元,同比增长33%,比上年末高12.7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21.7个百分点,全年增加3.86万亿元。其中,投向具有直接和间接碳减排效益项目的贷款分别为7.3万亿元和3.36万亿元,合计占绿色贷款的67%。
作为绿色金融的五大支柱之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不断完善。2021年可谓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的“大年”,多个重磅标准有序出炉。
想了解更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绿色金融行业发展现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文化特色小镇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文化特色小镇市场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在市场竞争方面,文化特色小镇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市场正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文化特色小镇行业有进一步洗牌的强烈要求,但...
查看详情
2021新能源汽车后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新能源汽车后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随着传统家汽车后市场企业营销成本上升2...
2022沥青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沥青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中国液体沥青市场仍然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尤其2...
2021产后恢复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产后恢复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随着三胎政策开放以来,预计出生率会大幅提高,6...
中国银行自助服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随着科技的进步与金融业的不断创新,银行务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将使...
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充电基础设施 2025年将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在国新办举行的“加快建设能源强...
预计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将达到18%左右据中国网消息,国新办7月27日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在发布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