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消费市场

2022中国智能家电消费升级需求与发展方向调查

  • 2022年8月1日 HuangJiang来源:新浪 523 28
  • 繁体

2021年中国全屋智能厂商包括云起科技、百度、华为、绿米联创、博联智能、三翼鸟、摩根全屋智能乃至中国电信等大小企业;而智能硬件产品厂商更是包含了美的、格力、TCL、松下、小米、海信、极米、海尔等众多家电企业。

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

2022中国智能家电消费升级需求与发展趋势调查

7月29日,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通知提到,将在全国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并推进绿色智能家电下乡。

具体而言,通过政府支持、企业促销等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全面促进智能冰箱洗衣机空调、超高清电视、手机以及智慧厨卫、智能安防、智能办公、智慧康养等绿色智能家电消费。

在新的“全屋智能”、“万物互联”技术背景下,低碳、绿色、智能、时尚的家电消费升级需求正在成为主流。在绿色家电、智能家电、家电物联网等国家认证标准的完善和推进下,相关产品标准的落实得到保障。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前景预测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显示:

2009年至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向各地预拨家电以旧换新补贴资金约300亿元。2021年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共销售五大类新家电9248万台,拉动直接消费3420多亿元。

本轮“新家电”下乡也采取了先试点再推广的模式,但相较于线下家电网点,线上电商购物成为主流。

2021年中国全屋智能厂商包括云起科技、百度、华为、绿米联创、博联智能、三翼鸟、摩根全屋智能乃至中国电信等大小企业;而智能硬件产品厂商更是包含了美的、格力、TCL、松下、小米、海信、极米、海尔等众多家电企业。

新增赛道中,智能安防相关产品包括智能音箱、智能摄像头、智慧门锁、可视等新型家电产品,综合化解决方案、主动安防等已成为业内发展的主流趋势。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的目标下,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随着新政的落地,家电企业也迎来了“绿色”新风口。

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测算,绿色家电方面,2022年冰箱、冷柜、空调、洗衣机、电热水器这五类产品能效二级以上产品产销量整体达到1.1亿台,电饭锅、吸油烟机、微波炉、电磁灶产品能效二级以上产销量可接近5000万台;智能家电方面,仅空冰洗智能产品在2021年整体销额就达到1791亿元。

目前,各家电巨头均在加大研发和生产绿色节能型产品方面的投入,通过低碳方式创造新的价值。其中,作为全球化综合型科技企业与家电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者,长虹控股集团(本文简称“长虹”)在低碳、绿色、智能之路上不断耕耘,并始终将推动企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作为企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2022-2027年中国智能家电行业前景预测与市场调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氢燃料产业发展规划及未来市场规模研究

氢燃料产业发展规划及未来市场规模研究氢燃料电池是将氢气和氧气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装置。其基本原理是电解...

2022年电子烟市场发展前景分析

电子烟诞生已有近20年,但从小众亚文化走向大众生活却只是近5年的事。随着近期各类监管政策发布,中国电子烟行业也站H...

2022年家电清洗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预测

2022年家电清洗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预测家电清洗服务的市场需求量相当巨大,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家电...

2022年扶贫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预测

2022年扶贫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预测扶贫是保障贫困户的合法权益,取消贫困负担。政府帮助贫困地区加大人才开发、完...

2022年成品家居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预测

2022年成品家居行业供需趋势及投资风险预测当前我国成品家居市场由于进入门槛低,多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统计数据显示,...

2022年中国电影制作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影视行业是我国宣传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之一,对于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