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企业情报

我国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竣工 红轨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km/h

  • 2022年8月9日 LiuMingYue来源:央视 805 49
  • 繁体

国内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赣州兴国县顺利竣工。该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制完成。永磁磁悬浮空轨具有静态磁场、

国内首条永磁磁浮轨道交通工程试验线——“红轨”,在江西赣州兴国县顺利竣工。该试验线由江西理工大学牵头,与兴国县人民政府联合中铁六院、中铁工业、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等单位共同研制完成。永磁磁悬浮空轨具有静态磁场、“零功率”悬浮的特点,无磁污染优势明显。永磁磁悬浮空轨不仅适用于城市、景区等常规环境,还能适合沿江、高寒、荒漠等困难地域环境,并可与地铁、轻轨互为补充。

红轨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km/h

此次建成的试验线南起永丰站(高铁兴国西站),沿站前大道东侧绿化带敷设,北至静调库。线路正线长度约800米,均为钢构高架线。磁浮列车采用2辆编组,载客能力为座席32个、定员88人,最高设计运行速度为80km/h。

中国永磁材料行业现状与发展分析

永磁材料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永磁材料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永磁材料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中国不仅为永磁材料最大生产国,亦为最大的消耗国及净出口国。消耗后的过剩生产会用于出口。近年来,中国永磁材料产量及消耗量都保持稳定增长趋势。产量在2020年达到19.62万吨,同比增长8.82%,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22.4万吨;消耗量从2016年的10.66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4.8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68%,预计2022年将达17.36万吨。

以烧结钕铁硼磁材为例,中国现有烧结钕铁硼生产企业约为200家,产能大约在40-50万吨。从产量集中度来看,中国年产量1500吨以下的企业占比最多,达84%。而年产量在3000吨以上的企业仅占7.5%。可以看出,大部分企业年产量不到1500吨,企业两极分化比 较严重。

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是我国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产业,永磁材料产业已经发展成为非常庞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的永磁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永磁材料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整个行业形成了以大中型企业为骨干,研发力量雄厚、产品门类齐全、布局相对稳定、研产服一体化的综合性工业体系,国内永磁材料的规格品种不断增加,产品性能快速提高,部分产品已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这为我国永磁材料行业进一步参与全球竞争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中国永磁材料中,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占据整体产量的95%,位居首位,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具有优异的磁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医疗器械、玩具、包装、五金机械、航天航空等领域。其次为粘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占比4%;钐钴永磁材料仅占1%。

更多该行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永磁材料行业现状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澳大利亚央行启动数字货币研究项目 2026年数字货币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澳大利亚央行启动数字货币研究项目澳大利亚央行周二表示,将启动一个为期一年的研究项目,研究央行数字货币(CBDC)可...

温州龙湾区谋划三孩每月补贴千元 二孩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

温州龙湾区谋划三孩每月补贴千元温州市龙湾区卫生健康局7月6日答复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张冬梅委员《关于完善适龄青年生...

2022全民健身产业发展战略与未来的趋势

健身是一种体育项目,如各种徒手健美操、韵律操、形体操以及各种自抗力动作,体操,瑜伽可以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

2022方便米饭现状发展分析 方便米饭需求量及方便米饭发展前景分析

2022方便米饭现状发展分析方便米饭现状发展,方便米饭需求量及方便米饭发展前景如何?中国是以米饭为主的市场,60%的人...

快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快递行业有望维持较高增长态势

疫情下快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如何?快递业,是指承运方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运用专用工具、设备和应用软件...

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7170亿元 互联网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

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202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7170亿元,同比增长0.1%。利润总额降幅进一步收窄。5...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