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
工信部将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
据报道,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公布,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工业机器人产量达到36.6万台,同比增长67.9%。服务机器人产量达到921.4万台,同比增长48.9%。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维护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实施“机器人+”应用行动,支撑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据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汪宏介绍,工业机器人已应用到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不仅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步伐,也全面支撑新能源汽车、光伏电池等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服务机器人在餐饮、零售、物流配送、医疗康复等领域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水平。特种机器人作业能力明显增强。
中国机器人产业总体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现在机器人行业产品还是以中低端为主,同质化、缺乏竞争力。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一些核心技术包括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已有一定突破,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然具有较大差距。
中国机器人行业每年都在增长,但增速并不是特别快,因为它与国家整体行业的自动化程度是一致的。很多行业现在还不太适合推广机器人、机器臂。人手操作越复杂的行业,越难被机器人替代。未来,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目前中国每年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大约是在20万台左右,而且市场上已经有了包括机器人“四大家族”(日本发那科、安川电机、瑞士ABB、德国库卡)在内的国际品牌,市场规模不出现大幅增长的情况下,可能只就够真正养活7-8个国产品牌。而现在活跃的机器人企业就有30多家,更不必提相对低调的小企业。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分析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我国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专家认为,“十四五”期间,中国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基建”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必定为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中国科学家正在加紧研发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的5G机器人、高智能机器人视觉系统、具有人工智能的医疗诊断机器人、群体智能机器人、5G商用测绘制图机器人、深度学习人工智能机器人、人机交互教学机器人、艺术创作机器人、高性能仓储机器人等,中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正实现弯道超车,并在全产业链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未来有望成为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领导者。
想要了解更多机器人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机器人行业竞争格局及“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十三五”以来,在外部风险与挑战增加、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经济依旧稳健前行。从2016年到2019年,年均经济增长率达到6.7%,高于世界经济平均水平3.9个百分...
查看详情
疫情下快递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如何?快递业,是指承运方通过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方式,运用专用工具、设备和应用软件...
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正增长,2022年上半年中国互联网业务收入完成7170亿元,同比增长0.1%。利润总额降幅进一步收窄。5...
智能驾驶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如何?2021年多款汽车将提供自主停车,汽车能搜索附近车位自动停车。未来,还有更多智能驾驶...
疫情下电信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如何?2022年上半年全国完成电信业务收入8158亿元,其中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物联网业务收入同...
出栏量大幅下滑,猪肉价格连续上涨!近期,国内的猪肉价格再次出现波动,尤其是6月中旬以来,猪肉价格出现了连续上涨。...
2022中国智能制造应用试点项目与发展趋势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2年度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项目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