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趋势预测

速冻食品产业深度调研 速冻食品未来发展现状分析

  • 2022年8月23日 HuangWenYu来源:中物联冷链委 中国商报 财闻网 1056 67
  • 繁体

速冻食品是通过急速低温(-18℃以下)加工出来的速冻食品,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不会流失,而且在这样的低温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食品的安全有了保证。


2022速冻食品市场现状

速冻食品是通过急速低温(-18℃以下)加工出来的速冻食品,食物组织中的水分、汁液不会流失,而且在这样的低温下,微生物基本上不会繁殖,食品的安全有了保证。

速冻食品是指以米、面、杂粮等为主要原料,以肉类、蔬菜等为辅料,经加工制成各类烹制或未烹制的主食品后,立即采用速冻工艺制成并可以在冻结条件下运输储存及销售的各类主食品,如速冻包子、速冻饺子、速冻汤圆、速冻馒头、花卷、春卷等。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速冻食品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我国速冻行业迅速成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每年产量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成为食品行业中的新星。我国居民收入水平和城镇化率不断提高,生活节奏加快和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速冻产品消费场景的丰富化,消费升级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等,多重因素促进速冻食品行业未来有望保持持续增长。

2021年我国冷库总量达到7498万吨,2017-2021年CAGR达到11.9%。2021年我国冷藏车市场保有量达到34万辆,2017-2021年CAGR达到24.8%;冷链物流体系的快速建设为速冻食品行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据统计,2020 年速冻食品第一大类为速冻米面制品,占比52.4%,速冻火锅其次,占比 33.3%。据统计,2020年我国速冻面米食品产量为334万吨,同比增长10.60%。

数据显示,我国速冻食品行业16-21年市场规模CAGR为10.71%,21年行业规模达1755亿元。

2022年7月29日,海欣食品发布了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6.90亿元,同比增长0.26%;实现净利润2262.97万元,同比增长189.91%。

速冻米面处于行业成熟阶段,渗透率提升空间有限,预计2020-2025年速冻米面市场规模增速5%-10%,预计2025年或达到907亿元-1199亿元。

虽然预制菜市场发展迅速,但行业依然面临一些痛点制约行业发展,比如产品口味、供应链以及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等。预制菜的配送基本通过冷链进行,冷链设施建设决定了产品的配送范围及质量稳定。

2022年上半年,速冻食品企业纷纷转向预制菜赛道。速冻食品企业“四小龙”三全食品、安井食品、海欣食品、惠发食品在动用涨价手段后,又布局了速冻菜肴制品.。2021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约为3136.6亿元,同比增长24.12%,年均复合增长速度为29.98%。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8361.7亿元。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速冻食品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墨水行业市场需求 墨水行业投资潜力研究

墨水行业市场需求 墨水行业投资潜力研究目前国内陶瓷墨水的进口品牌或外资企业生产的墨水有7家:意达加、陶丽西、福5...

电动车市场需求及出口数据分析 预计电动车行业分析

电动车市场需求及出口数据分析疫情以来,国外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为保持安全距离,需要外卖、派送等服务的持续增长,这...

钕铁硼市场竞争格局 2022钕铁硼行业前瞻分析

钕铁硼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钕铁硼材料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磁盘驱动器的音圈电机(VCM)、核磁共振成像仪(MRI)以及T...

2022年电动单车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

电动单车市场份额、电动单车发展趋势如何?电动单车拥有便捷、经济环保等很多其他交通工具所不具备的优点,如今“双碳2...

2022年中国货物运输行业市场调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其中运输业发展成果显著。运输业是国家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强有...

预计市场规模将达到2305.7亿元 合成氨行业市场调研2022

现代化学工业中,氨是化肥工业和基本有机化工的主要原料。其中2021年中国合成氨产量为5909万吨,同比增长15.5%;合成...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