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1.7%,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下降0.7%,服务价格上涨1.3%。
中国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负转正。中国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CPI同比上涨0.1%,扭转7月份同比下跌的势头,CPI环比上涨0.3%。8月CPI回暖主要由服务价格拉动,在暑假旅游旺季带动下,飞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涨幅均有扩大。从环比看,食品价格由7月下降1%转为上涨0.5%。中国8月的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也环比上涨0.2%。对此,国泰君安国际首席经济师周浩表示,中国通胀情况有所改善,显示中国经济复苏过程缓慢而温和。华泰资产首席经济师王军分析,结合CPI、PPI和PMI数据来看,有理由相信中国经济正在阶段性企稳。
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 环比上涨0.3%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1%。其中,城市上涨0.2%,农村下降0.2%;食品价格下降1.7%,非食品价格上涨0.5%;消费品价格下降0.7%,服务价格上涨1.3%。1 —8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0.5%。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3%。
8月份,全国消费市场继续恢复,最新出炉的物价数据显示中国经济运行逐步向好。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环比上涨0.3%,涨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CPI同比涨幅转正,释放出经济运行回暖信号。
消费是经济循环的重要一环,对经济增长起到基础性作用。8月份,非食品价格由上月同比持平转为同比上涨0.5%,对CPI同比上涨起到拉动作用。受暑期出游需求的支撑,机票、旅游和宾馆住宿价格分别同比上涨17.6%、14.8%和13.4%;受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需求好转影响,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降幅比上月收窄1.1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消费市场有序恢复,供求关系逐步改善。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措施持续发力,推动消费持续回暖。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发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通过终端需求带动有效供给,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要提振汽车、电子产品、家居等大宗消费,推动体育休闲、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
随后,发改委、商务部、住建部等多部门和各地持续出台措施稳定消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切实推动各项措施尽快落地见效。其中,发改委出台《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以20个方面举措推动恢复和扩大消费。商务部将今年定为“消费提振年”,围绕各类消费场景开展了一系列消费促进活动。8月消费市场的回暖正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居民消费价格整体回升的同时,工业品出厂价格也显现回暖信号。8月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此前发布的8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显示制造业景气水平进一步改善,其中,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达到近5个月以来的高点,显示生产需求回暖,制造业生产活动加快。
当前,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二大消费市场,中国多项经济指标的回升,向国际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近期,瑞银财富管理机构、富达基金等均表达了对于中国消费复苏和经济增长前景的看好。
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元宇宙、区块链等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商业化运营普及,线上消费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中国网上零售额13.79万亿元,中国网络零售市场重点监测电商平台累计直播场次超1.2亿场,累计观看超1.1万亿人次,直播商品超9500万个,活跃主播近110万人。2023年1月份至5月份,全国网上零售额占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比重为30.3%。2023年“618”购物节,综合电商平台、直播平台等全网累计销售额达7987亿元,创近6年来新高,比2019年增长4806.25亿元。网络零售电商平台作为数字经济新业态的典型代表,成为拉动消费、畅通循环、提振经济的新引擎。
展望下一阶段,中秋、国庆等节假日有望继续带动消费稳步回暖,促进家居消费、“认房不认贷”、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等政策也有望促进消费产生积极长远影响。随着一揽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见效,供需两端向好,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将逐步增强,更多暖意可期。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经济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
国家统计局7月17日发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9303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5%,二季度增长6.3%。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下,我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主要发达经济体,彰显出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
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整体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仍需加力。
IMF预计,全球经济增速将从2022年3.5%降至2023年和2024年的3.0%。虽然最新预测值略高于4月,但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测仍远低于3.8%的历史(2000年~2019年)年均水平。全球各央行为抗击通胀采取的加息政策继续对经济活动造成拖累。一些主要经济体预计无法在2023年下半年之前实现触底反弹。
IMF还预计世界贸易增速将从2022年的5.2%降至2023年的2.0%,然后在2024年上升至3.7%,远低于2000~2019年4.9%的平均水平。
IMF此次还上调了对全球利率的假设,预计美联储和英国央行的加息幅度将超过4月WEO中的假设。其中,IMF预计美联储将加息至约5.6%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降息;预计欧央行将在2023年加息至3.75%的峰值,随后在2024年逐步放松。“随着短期通胀预期下降,即使在名义利率开始下降后,实际利率也可能保持在高位。”IMF还强调。
对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IMF预测整体经济增速将大体稳定在2023年4.0%和2024年的4.1%。但IMF强调,这一稳定平均值的背后是各经济体间的诸多差异:这些经济体中有约61%在2023年的经济增长将提速,其余则会放缓。
具体而言,IMF预测,亚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的增速有望在2023年上升至5.3%,然后在2024年放缓至5.0%。
IMF对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再次维持不变,2023年为5.2%,2024年为4.5%,但增长构成有所变化:中国的消费增长符合4月WEO的预测;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投资表现不佳;净出口则表现强于预期,抵消了投资的部分疲弱。IMF称,中国放松疫情防控政策后,制造业活动和服务业消费均出现了反弹,净出口对2、3月的环比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原因在于供应链运行回归正常,企业开始迅速生产积压的订单。
报道称,中国经济持续恢复,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横向来看,虽然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近两个月有所下降,但中国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5%,明显快于去年全年3%的经济增速,也快于一季度4.5%的经济增速。从纵向来看,中国上半年GDP增速(5.5%)高于美国GDP增速(2.3%)。
imf预测中国经济增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将增长5.2%,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达到1/3。
就外贸而言,尽管受到外需收缩、内需下降、美联储加息和产业链重构等多重不利因素影响,但中国外贸占世界的相对比重并未发生较大变化。
从贸易结构来看,也存在不少“亮点”,如中国出口的“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继续保持高增长、占出口份额60%以上的民营企业也保持了正增长……以上证据都强有力地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稳中向好,依然是世界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重要动力。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3-2028年中国经济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经济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
查看详情
对于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现状,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介绍,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经济作物和饲...
中国的樱桃消费依然强劲。随着国产樱桃品质的提升,预计消费量将继续增长。樱桃线下销售占总销量的70%,但线上销售正...
8月29日,华为终端业务方面,还带来了发布新手机的消息,令整个消费电子领域和消费者振奋。华为终端宣布,华为Mate系H...
中铁工业在地下空间开发领域将得到更多应用中铁工业近期接受投资者调研时称,4月,公司研制的世界最大断面组合式矩形1...
网络视频是指视频网站提供的在线视频播放服务,主要利用流媒体格式的视频文件,众多的流媒体格式中,flv格式由于文件2...
一、纺织品、纺织品检测概念纺织品,即经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包括纱线、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物等。分为梭织布和针织...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