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市场点评

2022年以来全国水利项目新开工1.9万个 创历史纪录 水利行业现状

  • 2022年9月13日 HuangWenYu来源:中国网 中研报告 831 51
  • 繁体

随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2022年以来重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工10项。2022年1月至4月,全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实现大幅增长,各地已完成近2000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45.5%。

2022年以来全国水利项目新开工1.9万个 创历史纪录 

2022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今日就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利发展成就举行发布会。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在会上介绍,今年以来,水利部全力加快水利工程建设,在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吸纳就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以来,全国水利项目新开工1.9万个,创历史纪录。

随着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吴淞江整治工程(江苏段)开工建设,2022年以来重大水利工程已经开工10项。2022年1月至4月,全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完成水利建设投资实现大幅增长,各地已完成近2000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45.5%。

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表示,要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要求,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开工建设,确保2022年新开工30项以上。要充分用足用好各项政策,推动重大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尽早审批立项、开工建设,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作出水利贡献。

目前,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总投资618亿元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环评报告批复时间较预期提前了5个月;总投资598亿元的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完成了土地预审(规划选址)等其他要件办理,为加快项目审批奠定基础。

水利建设资金筹措一直是水利部高度重视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扩大水利投资,水利部深入研究政策措施,指导地方拓宽投资渠道,从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金融资金、社会资本等方面增加投入,保障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2022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将完成8000亿元以上。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水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显示:

由水力发电稳定,相较自然界的阳光、风等资源,河流的径流均匀稳定,具有季节特性。不存在阴雨、狂风、无风等频繁影响。汛期刚好处于用电高峰,使得电站发电量也随之呈线性输出。另一方面,水能具有可存蓄性。因为电,是瞬间消费品。电的产生,输送,销售,使用,是在瞬间形成的。目前为止,还没有很好的大型蓄电池可用。而水电站,可以通过合适的地理位置加以利用,形成调节水库库容。使之成为最优质的电网电源。

目前中国城市化率已超过64.72%,中国水利工程建设正处于由工业水利工程时代向水资源综合开发时代过渡的阶段。而水资源开发周期通常较长,这意味着未来5-10年将是中国水利工程建设的高峰期。

第一节 行业集中度

图表:2021年水利行业集中度分析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整理

我国的水力发电行业以国有垄断为主,但是三峡集团的长江电力却是五大集团以外的企业水电行业,同时是单体水电装机容量最大的企业。按照水电装机容量份额,我国水力发电行业竞争梯队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梯队,五大集团及长江电力居于第一梯队。

目前,中国水电行业六大龙头企业分别是长江电力、大唐集团、华电集团、华能集团、国家电投、国家能源。根据企业的公开数据以及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2020年,按在水电装机总容量分析,长江电力的市场份额达12.32%,其余五大集团的市占率均在5-7.5%之间。按照水电发电量分析,长江电力的市场份额达16.75%,其余五大集团的市占率均在5.5-8.5%之间。

总体来看,我国水电行业的市场集中度较高,不论是从水电装机总容量,或是水电发电量,2020年,水电运营市场CR6都高达45%以上,主要是因为水电行业具有高行业准入门槛、高技术壁垒、高资金壁垒等投资特性。

2021年水利行业的变动情况非常小,以至于集中度变化是非常微细的,但是并不会影响到整体的行业集中度的分析和判断。

第二节 主要环节的增值空间

技术和服务水平的大幅提高。随着国内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的加大,水利行业项日型企业通过承担大量的建设项日,积累了丰富的工程项日管理和技术经验,具有较强的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研发能力,已经具备参与和完成诸如长江三峡枢纽工程、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南水北调工程等举世瞩目的基础建设工程的能力。

企业管理能力的明显提升。在市场经济调节下,在不断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基础上,水利行业项目型企业在成本控制、价格优化、市场营销、产值及效率、售后服务等方面能力均有明显提升。

企业体制不断完善且存在多元化。随着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建立健全,中央对国企基本按照"抓大放小"的政策,地方则侧重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导致国内水利行业项目型企业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且各种所有制所占比例在不断变化,国企改制在不断地摸索推进,企业重组成为潮流和趋势。

经营及技术管理人才培育成果卓著。在建设市场逐步规范、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形势下,大批水利行业项目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及工程建设技术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带领企业攻克技术难题,提升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及生产技术水平,引导行业持续快速发展。

第三节 行业进入壁垒和驱动因素

从水利建设行业市场竞争情况来看,由于投资大,周期长等特点,水利建设行业的竞争主体主要集中于资金雄厚、管理先进、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大中型企业之间。相对于常规建筑业,水利建设行业的技术要求高,各类技术集成度大,施工技术装备要求高,施工难度大,因此,行业进入壁垒较高。

目前,国内水利施工领域,主要参与竞争的公司有中国水利水电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安徽水利、钱江水利、三峡水利、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以及其他各省(区)直属水电工程局。

第四节 水利行业上下游行业影响及趋势分析

(一)电力行业基本情况

2021年,我国政府继续对清洁能源给予高度重视,在电源结构、电力消纳、电力市场等领域持续出台政策,大力支持以水电、太阳能、风电为代表的清洁能源行业发展。

电源结构方面,鼓励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加快西南水电基地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

电力消纳方面,持续加强“源网荷储”衔接,提升清洁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提升向边远地区输配电能力。

电力市场方面,将持续推动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体系的建立,推进跨省跨区资源市场化配置,提高绿色电力交易规模,形成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鼓励新能源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将得到进一步优化配置。

(二)电力市场供需情况

2021年,国内电力消费实现两位数增长,装机结构延续绿色低碳发展态势。受电煤供应紧张等因素影响,9、10月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偏紧,国家高度重视并出台一系列电力保供措施。

2021年,全社会用电量8.31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3%,用电量快速增长主要受国内经济持续恢复发展、2020年同期低基数、外贸出口快速增长等因素拉动。

截至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长13.4%,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47.0%。

想要了解更多行业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水利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日本首次引入地沟油制成的航空燃料 2030年将替换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日本首次引入地沟油制成的航空燃料在全球航空业界被称为可持续航空燃料的环保新能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本周五,...

新能源汽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 2022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未来增长态势

近日,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和绿色低碳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

中国广告行业市场分析 未来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广告,顾名思义,就是广而告之,向社会广大公众告知某件事物。广告就其含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非经济广告是指不...

行业分析 2022呼吸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呼吸机概述呼吸机是一种能够起到预防和治疗呼吸衰竭,减少并发症,挽救及延长病人生命的至关重要的医疗设备。在现...

2022行业分析 人参行业市场现状调研分析报告

一、人参概述人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的肉质根为强壮滋补药,适用于调整血压、恢复心脏功能、神经衰...

机构:苹果华为新品有望提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 消费电子行业发展前景2022

机构:苹果华为新品有望提振消费电子市场需求目前,由于疫情以及供应链等问题,全球消费电子领域的活跃度有所下降,智...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