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市场点评

休闲食品市场销售模式 休闲食品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 2022年11月22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1332 87
  • 繁体

休闲食品行业多以鱼肉制品、禽肉制品以及大豆、蔬菜等农副产品为原材料,同时覆盖机械制造、包装运输、批发零售、服务等行业,涉及到的产业链内容较广,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较高。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休闲食品行业的产业结构将持续调整,资源配置将持续优化,

休闲食品其实也是快速消费品的一类,是在人们闲暇、休息时所吃的食品。最贴切的解释是吃得玩的食品,主要分类有:干果,膨化食品,糖果,肉制食品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食品一直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食品。

休闲食品市场销售模式 休闲食品产业链发展现状分析

休闲食品行业多以鱼肉制品、禽肉制品以及大豆、蔬菜等农副产品为原材料,同时覆盖机械制造、包装运输、批发零售、服务等行业,涉及到的产业链内容较广,在产业链中的地位较高。近年来,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下,休闲食品行业的产业结构将持续调整,资源配置将持续优化,相关企业技术水平将持续升级。国家产业政策的支持,有助于行业内细分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休闲食品按照口味划分,又可分为辣味休闲食品和非辣味休闲食品两大类。辣味休闲食品是指原材料包含一种或多种辣味调料的休闲食品;非辣味休闲食品是指原材料中不含辣味调料的休闲食品。

从销售渠道分布结构来看,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销售渠道呈现出多元化和融合化的特点,全渠道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

随着网络电商的不断发展,传统销售渠道逐渐向现代销售渠道改变,未来休闲食品在电商平台的销售额将不断增长。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休闲食品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显示:

休闲食品行业产业链包括上游的种植和养殖,中游的食品加工,以及下游的终端消费。从上游来看,分为种植和养殖,主要产出休闲食品所需的原材料包括坚果、水果、肉类、水产和五谷等。从中游来看,通过休闲食品加工厂的加工,生产出可以直接食用的烘焙食品、糖果、饼干、膨化食品和坚果炒货等。从下游来看,主要经过四个渠道包括个体零售、商超卖场、连锁店铺和电商平台,休闲食品最终流通到终端消费者手中。

目前,中国领先辣味休闲食品生产商持续推出新口味的产品,且已经开发了多种辣味口味的产品,以满足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随着消费者需求变得多样化,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在休闲食品行业中的占比逐年增加。2020年我国辣味休闲食品行业销售额为1570亿元,占休闲食品行业整体销售额的比重上升到20.3%。

我国休闲食品行业产品品类不断增多,从产品品类来看,我国休闲食品主要包括糖果、巧克力及蜜饯,种子及坚果炒货、香脆休闲食品、面包、蛋糕与糕点等。从我国休闲食品市场来看,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在我国休闲食品市场中所占比重最大,2020所占比重为24.2%。

本报告在总结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本报告是休闲食品行业生产、经营、科研企业及相关研究单位极具参考价值的专业报告。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休闲食品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直播卫星行业态势分析及直播卫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直播卫星的定义直播卫星(直接广播卫星-Direct Broadcasting Satellite,DBS,以下简称)是利用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实,...

哈密瓜种植行业 哈密瓜种植行业市场现状

哈密瓜主产于吐哈盆地(即吐鲁番盆地和哈密盆地的统称),它形态各异,风味独特,瓜肉肥厚,清脆爽口。哈密瓜营养丰富...

2023分子诊断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市场供需分析

分子诊断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分子诊断的主要技术包括PCR(qPCR和dPCR)、荧光原位杂交(FISH)、基因芯片和高通量...

原料药行业深度分析 2022化学原料药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原料药、化学原料药概念解析原料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份,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

氯化钾市场分析 氯化钾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22

为保障国内市场氯化钾及氯化钾产品供给,我国需对外大量进口氯化钾产品。2021年,由于疫情影响导致边贸到船数量减少,...

水泥行业还能发展多久 水泥行业市场分析

第一章 水泥行业概况第二章 水泥行业市场分析一、市场分析根据中国企业数据库企查猫,目前中国水泥制造企业主要分布...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