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专家建议年轻人应提早规划养老投资 养老市场分析2022

  • 2022年8月24日 GuoMeng来源:互联网 971 61
  • 繁体

个人养老投资大时代正在来临,专家建议年轻人应提早规划养老投资。个人养老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积累资金的长期保值增值,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大众广泛参与。

专家建议年轻人应提早规划养老投资

个人养老投资大时代正在来临,专家建议年轻人应提早规划养老投资。个人养老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满足不同投资者偏好,通过市场化运营实现积累资金的长期保值增值,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大众广泛参与。多位专家呼吁,年轻人应提前进行养老资金的规划,养成健康的消费和储蓄习惯。养老投资是一项系统化工程,代表资管公司全面的实力。为了备战第三支柱,各大资管机构也磨刀霍霍。

202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正式出炉。但对普通民众而言,个人养老金概念仍相对较新。

养老市场分析2022

在中国,老龄事业是由政府主办的、以老年人为对象的公共服务事业,是非赢利性的。本报告中的“养老产业”是以高龄者为对象,以满足高层次生活、文化需求为目标,向老年人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相关民间营利事业活动的总称。

人口老龄化,简单理解就是老年人口增加了,而劳动人口、出生人口不足,从而引发整个社会负担加重,发展动力不足,其中60岁以上人口占比、老年人口抚养比和养老替代率等指标,则是衡量人口老龄化的主要表征。而从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来看,若维持现状不变,未来国内养老问题不容乐观。

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养老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传统的养老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老龄群体的需求,在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老龄人口比重越来越大的背景下,智慧养老、医养康养相结合以及养老地产将是未来养老行业市场的发展趋势。

在智慧养老需求方面,国外主要是对信息化的需求态度和信息化养老服务的满意度进行调研和评价,国内对智慧养老的需求调研则更加注重具体的服务类型。对于智慧养老服务体系的构建,国外会结合理论创新和实践应用对服务信息进行整合与利用,而国内缺少对此类信息的分析和运用,从而没有达到更为高效和人性化的服务。

虽然我国智慧养老研究经验较外国少,但近几年来众多学者投入到了智慧养老的学术领域中,发展迅速,积极推动了智慧养老更为深入、细致化、创新性的研究。国内的智慧养老发展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能力,对信息进行科学的挖掘与分析,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结合实践,提供给老年人一个更为人性化、便捷、高质量的智慧养老环境。

未来,随着监管政策的明确,向投资者提供投顾服务将是金融机构积极发展个人养老金业务的重点领域和方向。养老问题一直都是社会性难题,牵一发而动全身。随着养老金政策的加速落地,有望开启一个万亿级规模的蓝海市场,公募基金或将从中获益。

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养老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中国人工牛黄行业发展趋势分析2022

人工牛黄,中药名。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加工制成。为黄色疏松粉末。具有...

2022医药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行业现状分析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医药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有发展的需求,...

“双减”碰上“内卷” 教辅行业市场分析及教辅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这几天的微博热搜,“人教社”,霸榜许久,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人对教育事业的关注度。教辅行业市场分析及教辅产品发...

无印良品在中国9年降价11次 2022年中国日用品行业市场格局分析

日用品”顾名思义是日常使用的物品,或者可以引申为可以每天用的物品。日用品行业包括的范围很广,美容、美发、护肤、...

疫情催化健身需求 2022年中国跑步机市场需求分析

如今全民健身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居民们为了获得高质量生活,开启自己的锻炼之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健身器材产品...

2022高强度钢企业竞争格局与面临的问题分析

钢铁是工业的基础之一,也是工业转型的支柱。近年来一直备受瞩目的高强度钢就是新能源汽车的重点研究方向。在电动汽车...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