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显微镜市场分析 我国显微镜需求高端化趋势加快

  • 2022年8月24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965 60
  • 繁体

随着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重要光学器件生产基地,光学器件在市场上的供应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81.6亿元发展到2019年达到45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9%,行业发展持续向好,这也为国内显微镜制造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显微镜市场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逐渐发展成为全球重要光学器件生产基地,光学器件在市场上的供应量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181.6亿元发展到2019年达到45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5.9%,行业发展持续向好,这也为国内显微镜制造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荧光显微镜成像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常见的荧光显微镜大致可分为普通荧光显微镜、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超分辨率显微镜和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2020年中国显微镜市场规模为24亿元,同比下降4%。

2020年中国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除外)出口数量为59869台,同比增长43.4%;中国显微镜(光学显微镜除外)进口数量为2494台,同比下降12%。

从产业链来看,其中上游主要是光学玻璃、光学塑料、光学元器件、电子元器件等等配件,下游主要是显微镜应用市场,包括生物科学医疗制药、化工材料分析及教学科研等多个领域。

目前,国内具备生产高端显微镜能力的企业主要是舜字光学科技、麦克奥迪、永新光学等企业,而高端显微镜中如系统显微镜、共聚焦扫描和超分辨显微镜等主要集中在徕卡显微系统、蔡司、尼康、奥林巴斯等国外企业。据统计,2020年,在国内品牌中,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是麦克奥迪、舜宇光学科技和永新光学。此外,广州晶华光学在光学仪器领域的占有率也较高,2019年公司光学仪器收入达5.25亿元。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显微镜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分析

显微镜在教学、生命科学、纳米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加深,新兴技术的发展与融入为显微镜制造行业提出了新的技术要求,加快了显微镜产业的创新。得益于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的发展,车载摄影市场发展空间可观,也将直接带动光学显微镜市场的增长。

目前,我国三甲医院所使用的显微镜几乎被徕卡显微系统、蔡司、尼康和奥林巴斯垄断。显微镜行业概况及现状分析概括,目前国内有能力开始生产高端显微镜的企业较少,如永新光学、麦克奥迪、舜宇光学等。若国内能够制造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高端光学显微镜,无疑是会面临极大的市场机遇。

我国显微镜需求高端化趋势加快

未来,全球显微镜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我国显微镜需求高端化趋势加快。随着我国教育及科研支出的不断加大,我国显微镜市场前景广阔。但我国显微镜行业研发技术水平相较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面对广阔的市场前景,我国显微镜行业技术水平亟待提升。

想要了解更多显微镜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显微镜行业市场全面分析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我国医用口罩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2022

口罩是一种医疗防护用纺织品,一般是指医疗救助中佩戴的专业防护口罩,多采用一层或者多层非织造布复合制作而成,主要...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带火零部件市场 中国新能源汽车后市场调研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带火零部件市场,上市公司投资热情高涨!多家公司抢占电动化新机遇!8月23日,东山精密发布公告称,T...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高涨 动力电池产业呈现大幅增长趋势

终端产销两旺拉动上游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景气高涨!根据中汽协的统计,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约为2...

截至六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6.4亿户 中国物联网行业市场调研

据调查,截至6月底,我国移动物联网终端用户达16.4亿户,比上年末净增2.4亿户。作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之...

工业之“眼”,如日方升——梅卡曼德工业3D相机亮相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

8月18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 共商共赢”为主题,由北京市人A...

2021年云南花卉产值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大关​ 花卉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

2021年云南花卉产值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大关从24日召开的“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高原特色农业专场发布会上获悉,20...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