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铁路建设行业情况分析 铁路进入5G时代

  • 2022年9月1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1245 81
  • 繁体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其所取得的成就甚是耀眼,智能高铁复兴号、“八纵八横”铁路网建设、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等成就为可持续交通发展注入了活力。

铁路建设行业情况分析

铁路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其所取得的成就甚是耀眼,智能高铁复兴号、“八纵八横”铁路网建设、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等成就为可持续交通发展注入了活力。

这十年,路网规模质量大幅提升。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超过了7万亿元,增产里程5.2万公里。到2021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15万公里,其中高铁4万公里。铁路已经覆盖了全国81%的县,高铁通达93%的50万人口以上城市。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层次分明、安全高效的铁路网络。

随着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必然带动全社会人员、物资加速流动,客货运输需求潜力巨大、质量要求日益提高。加快建设高速铁路,提高铁路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对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满足日益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具有重要作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2022-2027年中国铁路建设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分析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铁路事业改革突破提供了有效推动作用,我国铁路事业发展中掌握的核心技术不断增多,铁路行业加快向现代化变革,无论是复兴号还是和谐号等都实现了更大范围的覆盖,整体的运行速度较以往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铁路的科学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高铁更是成为了国家的形象名片融入到了国际市场。

高铁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依赖科技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智能化趋势。我国立足于智能铁路总体框架布局,利用BIM、大数据、5G通信等新兴技术,打造了智能京张、智能京雄等精品工程,实现了运行故障自诊断、自动驾驶、智能引导、生物特征自动识别等功能。在全球互联网、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世界主要国家将利用新技术赋能高速铁路基础设施发展,实现信息化与建设管理、装备制造、运营监测深度融合,加强既有铁路基础设施提质升级,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持续推进高速铁路智能化向纵深发展。

展望到2035年,中国铁路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总体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成为全球铁路科技的创新高地、引领先锋和重要人才中心,有力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

铁路进入5G时代

作为落实国家5G新基建战略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铁路5G专网的建设以业务和应用创新为驱动力,实现人-人通信、人-机通信和机器之间的通信,在车地之间建立面向全场景、全业务、全链接,支持高速移动、高速率、高可靠、高实时、高安全的通信链路。构建铁路5G智能联接,才能确保实现智能铁路各要素的全面感知、泛在互联和融合处理。

在智能铁路技术体系中,5G将成为最重要的信息交换枢纽和基础支撑条件。5G可为智能高铁大脑平台、智能建造、智能装备、智能运营提供铁路多专业、多场景智能联接平台。铁路作为最大的传统基础设施行业,采用5G技术是铁路行业从传统基建向“新基建”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

想要了解更多铁路建设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中国铁路建设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中国铁路建设行业发展深度分析报告

铁路建设行业情况、铁路建设发展中心如何?展望到2035年,中国铁路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增强,总体技术水平、科技创新能力2...

北京住房租赁条例今起施行 中国住房租赁行业市场调研

北京住房租赁条例今起施行 ,租金明显上涨时政府可干预。9月1日起,《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

2022年中国连锁药店行业市场规模及发展趋势分析

医药连锁是将有着共同经营理念,服务规范和完整质量管理体系的单体药店,在一个连锁总部的统一管理下以统一进货或授权...

伊利股份:千亿乳企业绩创纪录 纯牛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千亿乳企业绩创纪录近日,伊利股份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632.13亿元,同比增长12.3%;归...

应急指挥通信系统及子行业应急指挥车行业分析​2022 应急指挥通信系统行业趋势预测

应急指挥通信系统,是在平时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社会事件或战时遭遇空袭时,普通的指挥通信系统无法满足紧急运作要...

果汁行业报告:中国果汁饮料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一、果汁概述果汁饮料是指以水果为原料经过物理方法如压榨、离心、萃取等得到的汁液产品,经加工制成的饮品。果汁中保...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