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中秋网购订单增多 海参行业迎来传统销售旺季

  • 2022年9月9日 ChenWeiMei来源:互联网 1075 68
  • 繁体

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中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

海参,属海参纲(Holothuroidea),是生活在海边至8000米的海洋棘皮动物,距今已有六亿多年的历史,海参以海底藻类和浮游生物为食。 海参全身长满肉刺,广布于世界各海洋中。中国南海沿岸种类较多,约有二十余种海参可供食用。

海参同人参、燕窝、鱼翅齐名,是世界八大珍品之一。海参不仅是珍贵的食品,也是名贵的药材。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海参具有提高记忆力、延缓性腺衰老,防止动脉硬化以及抗肿瘤等作用。随着海参价值知识的普及,海参逐渐进入百姓餐桌。生活环境决定海参品质。

中秋网购订单增多,海参行业迎来传统销售旺季

网购整合庞大的生态资源,利用多渠道多场景的供应链服务能力,将“最好的产品”以“最适合的价格”带给“最对口的人群”。2022年中秋临近,各平台网购订单开始增多,海参行业也迎来了传统的销售旺季。

线上线下齐力合作,宫品海参门店配送力争312极速达

为确保线上购买的同城服务商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消费者手中,实现高效批量发货,有效避免库存不足或爆仓现象,助力客户灵活应对订单高峰期。宫品海参启动312极速达服务,同城门店配送最快可做到2小时送达,同城最晚不超过12小时海参免费送货到家。宫品海参的这种矩阵式营销,多方联动燃爆2022中秋。

海参行业发展趋势

海参养殖要求、产品加工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

由于全球气温上升,池塘养殖等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大的海参养殖方式将受到外界气温大幅上升影响,需要依靠抽水机等设备人工监测海参生长环境,海参养殖要求提高。具备海参产品加工技术的企业在行业中更具竞争力,意味着海参产品加工技术成为行业竞争要求之一,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强、消费要求提升,海参产品加工技术要求将进一步提高。

行业竞争加强,将进一步向头部企业集中

目前中国海参行业上游苗种价格上涨、海参销售成本上升,海参中小养殖户由于养殖方式使得其养殖风险较高,且养殖成本较高、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养殖户获利不高。行业内代表企业盈利能力虽有下降,可大部分龙头企业盈利能力依旧较,在市场需求扩大,行业养殖户减少的情况下,行业头部企业的专业养殖设备将成为主要竞争力,企业海参产品加工技术将让企业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提升,行业将进一步向行业头部企业集中。

21世纪以来,中国居民经济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居民保健意识逐年增强,对各类保健、养生产品消费逐年提升。海参等海水类产品因丰富的营养价值开始成为中国居民养生、保健的首选产品。未来随着中国经济逐步发展,中国居民对海参产品的需求必将进一步增加,海参行业发展前景可观。

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海参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中国家纺行业市场调研2022

中国家纺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出现产业集群,截至2007年,家纺行业共有以床品、布艺、绣品、毛巾、植绒、毯类等为特色产品...

奶酪 乳品中的“黄金” 奶酪行业市场调研2022

奶酪(cheese),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

后疫情时代下 中药保健品行业发展如何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2021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占总人口的比重从2...

中国乙丙橡胶行业市场调研及发展趋势分析

从近年国内乙丙橡胶产能变化来看,产能相对平稳,2017-2018年,国内乙丙橡胶产能整体维持在37万t/a。2019年延安能化3...

被钓鱼俘获的年轻人成为渔具行业生力军 中国渔具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022

渔具是直接用于捕捞和采收水域中经济动物的各种工具的总称。为提高捕捞效率而为渔具配置的仪器、仪表等辅助设备以及渔...

电解液行业市场调研:未来仍将有望持续受益于下游需求的长期增长

近年来,随着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和锂电池行业快速发展,国内在电解液材料方面已具备一定的产能和技术优势,未来仍将...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