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红茶行业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022

  • 2022年11月28日 来源:互联网 百度百科 496 26
  • 繁体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

红茶属全发酵茶,是以适宜的茶树新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干燥等一系列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的茶。萎凋是红茶初制的重要工艺,红茶在初制时称为“乌茶”。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中国红茶品种主要有:日照红茶、祁红、昭平红、霍红、滇红、越红、泉城红、苏红、川红、英红、东江楚云仙红茶等。

红茶在加工过程中发生以茶多酚酶促氧化为中心的化学反应,鲜叶成分变化较大,茶多酚减少90%以上,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和香气物质,具有红茶、红汤、红叶、香甜味醇的特征。红茶品种以祁门红茶较为著名。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红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红茶的鼻祖在中国,世界上最早的红茶由中国明朝时期福建武夷山茶区的茶农发明,名为“正山小种”。武夷山市桐木村江氏家族是生产正山小种红茶的茶叶世家,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

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数据,2020年中国红茶产量达到40.43万吨,同比增长31.61%。红茶依然是我国茶叶产业的热点,在福建的金骏眉、坦洋工夫和河南的信阳红等红茶热的带动下,全国红茶出现快速发展,而且信阳红、遵义红等创制红茶在市场也得到快速发展。

红茶行业市场需求及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022

红茶随着人们对于“悦己经济”的快速发展,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垂青;同时,红茶作为新茶饮中时尚与品位的象征,对城市白领、新生代等具有巨大的吸引力。2020年消费量再次大幅增长,达到了31.48万吨,同比增长39.29%,就整体而言,目前国内内销主要为中低端产品,高端红茶仍依赖于自斯里兰卡等国进口。

从我国茶叶消费习惯的变化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内白领阶层逐渐地与国外交往日益增多,受欧美茶叶消费习惯影响,对于红茶的消费倾向性增加明显。再者在我国茶饮料方面,农夫山泉的东方树叶红茶饮料以及统一阿萨姆等调制奶茶等由于口感浓郁、气味鲜明,更能得到青少年人群的青睐,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的红茶市场增长。预计到2026年我国红茶消费量将增长到53万吨。

我国红茶来源主要是斯里兰卡、印度和肯尼亚等。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0年红茶进口来源前三分别是斯里兰卡(40.9%)、印度(28.4%)和肯尼亚(6.7%)。实际上我国红茶虽然产量庞大,然而就品质而言,相比较斯里兰卡和肯尼亚等仍有不小差距。而印度对于红茶需求量较少,其消费习惯主要是消费绿茶,所以红茶出口较大。

随着全球一体化的不断发展、饮食与消费结构的变化,国内茶叶消费市场已日趋多元化,“红茶热”悄然兴起。红茶因其特殊的加工工艺而产生的独特保健功效,得到越来越多追求健康的消费者的垂青;同时,作为时尚与品位的象征,红茶的品饮对城市白领、新生代等时尚一族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红茶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上半年卫龙总营收为22.6亿元 零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卫龙2019年至2021年业绩复合增长达19.1%的从容与强势,截至2022上半年,卫龙总营收为22.6亿元,同比下滑1.8%。同时2...

自动光学检测设备(AOI)行业发展现状 自动光学检测设备(AOI)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自动光学检测(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AOI)技术,也称为机器视觉检测(machine vision inspection, MV...

倒计时7天!点石成精创始人万雪2023跨年演讲:“洄游”

由点石成精品牌策划机构创始人万雪女士发起的万雪说跨年演讲:洄游,将于今年12月29日下午2-4点跟大家见面。万雪女士....

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模式 互联网金融行业投融资战略研究

随着宽带提速,移动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模...

空分设备市场发展现状调查及供需格局分析2022

空分设备的概念空分设备就是以空气为原料,通过压缩循环深度冷冻的方法把空气变成液态,再经过精馏而从液态空气中逐步...

地下管廊行业深度分析及国际城市地下管廊建设现状分析

地下管廊是什么?地下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2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