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超过1.1亿亩,居世界第二,总产量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尽管油菜对我国农业及其他产业意义重大,但是近年来,由于机械化水平不高,劳动力成本增加,油菜产业的发展都遭遇了瓶颈期。现如今,多功能油菜(油、菜、花、绿肥
油菜行业市场如何?为提高油料产能和自给率,今年中央财政每亩补贴150元,开发冬闲田里推广水稻与冬油菜轮作模式,并安排产油大县奖励、绿色高质高效行动等项目资金30多亿元,专项支持油菜生产,有效调动了地方政府重农抓油和农民务农种油的积极性。
据了解,油菜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年种植面积超过1.1亿亩,居世界第二,总产量13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尽管油菜对我国农业及其他产业意义重大,但是近年来,由于机械化水平不高,劳动力成本增加,油菜产业的发展都遭遇了瓶颈期。现如今,多功能油菜(油、菜、花、绿肥、饲料等多方面应用)的研究和利用将是油菜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根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油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具有油菜行业体系统计我国年均种植面积约为1.1亿亩,年均总产量约118.5亿kg,平均每亩产110kg左右,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油菜产业每年可生产约450万吨菜籽油,占我国自产植物油总量41%以上,占国内植物油总消费量19.7%,在国内食用油市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此外,油菜产业还为饲料产业每年提供600多万吨的高蛋白饲用饼粕。
我国人口还在持续增长,城镇化建设将进一步推进,从而导致优良耕地的不断减少和膳食结构的不断升级。因而,我国对食用油的刚性需求还将持续增加。油菜单产现有增长水平不能与我国消费需求的增长速度持平。同时,油菜的多元化利用(工业、旅游、绿肥和饲料)需求也正在刚性发展。因此,如果我国油菜生产不能有突破性进展,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油菜消费和多元化发展仍不能满足需求。
菜籽油是国产食用植物油的第一大来源,占我国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7.2%,但长期以来,油菜的生产已经无法满足国内的消费需求,大量的缺口只能依靠从国外进口。据海关总署统计,2014年我国从国外进口油菜籽508万吨,是当年国产油菜籽的35%。而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4⁃2015年度我国食用油自给率仅为34.2%,相比上一年度的36.8%,下降了2.6个百分点,距《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保障我国食用植物油的自给率不低于40%的差距越来越大,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任务日益紧迫,所以发展油菜生产是效缓解我国食用油安全危机主要途径之一。
提高产量和含油量是满足我国食用油安全的根本保证。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我国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7.2%,并且食用油的刚性需求还在直线上升,因此,提高油菜产油量是解决我国食用油安全的根本保证。提高油菜品质是人民生活健康的根本需要。目前我国油菜生产上仍然有25%左右的非双低品种,优质双低品种与高硫甙高芥酸品种并存,商品菜籽品质需要提高,油酸等营养保健脂肪酸的含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提高油菜品质仍然是油菜育种的重要方向。
我国油菜生产的单产水平仍然较低,每亩产110千克左右,加拿大已达140千克/亩,欧洲平均水平206千克/亩,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品质上,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实现了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化,而我国目前生产上仍有25%左右的品种还是双高(高芥酸、高硫苷)的非优质油菜,就更谈不上专用型品种了,与优质化、专用型化的国际发展趋势不相称;在含油量上,近几年我国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但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相比,仍有3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
油菜的多元化利用是我国产业结构和供给侧调整的重大措施。油菜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还可以用来作绿肥作物,在轮作倒茬中起重大作用;油菜还可作饲料作物,在光热资源一季不足的区域可以作为补充的饲料作物;彩色油菜花可以点缀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业用油菜可以提高油菜的附加值。因此,油菜的多元化开发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是白菜型油菜和芥菜型油菜的起源中心,拥有丰富的种质资源,这为优良品种的形成及优良基因挖掘提供了重要的材料基础。因此,我国应大力开展油菜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构建我国特有原始资源的基因及表型库,分析油菜优异亲本的系谱特征及其遗传演变规律,为油菜育种发展奠定基础。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约1亿亩,每年可生产约450万吨菜籽油,占国内植物油总消费总量的19.7%。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油菜产业主要问题是产量低,品质差,年进口油菜籽约500万吨。油菜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极大地推动了油菜育种行业的科研工作。
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油菜生产相比,我国油菜生产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油菜生产地区间发展极不平衡,长江流域可大量利用的冬闲耕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产业技术研发滞后于生产发展,造成油菜品种、栽培技术、检测等不能很好地服务当前生产需求;油菜生产的机械化程度低,油菜生产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劳动力投入多,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持续扩大;由于我国双低和双高品种混种、混收、混销、混加工以及相关配套种植技术不到位,商品菜籽品质差,缺乏国际竞争力,产品质量与国外油菜主产国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缺乏必要的国家政策保障,油菜生产市场风险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稳定。
提高产量和含油量是满足我国食用油安全的根本保证。油菜是我国第一大油料作物,占我国油料作物产油量的57.2%,并且食用油的刚性需求还在直线上升,因此,提高油菜产油量是解决我国食用油安全的根本保证。
提高油菜品质是人民生活健康的根本需要。目前我国油菜生产上仍然有25%左右的非双低品种,优质双低品种与高硫甙高芥酸品种并存,商品菜籽品质需要提高,油酸等营养保健脂肪酸的含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因此,提高油菜品质仍然是油菜育种的重要方向。
油菜的多元化利用是我国产业结构和供给侧调整的重大措施。油菜作为主要的油料作物,还可以用来作绿肥作物,在轮作倒茬中起重大作用;油菜还可作饲料作物,在光热资源一季不足的区域可以作为补充的饲料作物;彩色油菜花可以点缀我们的生活环境,工业用油菜可以提高油菜的附加值。因此,油菜的多元化开发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我国油菜生产的单产水平仍然较低,每亩产110千克左右,加拿大已达140千克/亩,欧洲平均水平206千克/亩,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品质上,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初已实现了双低(低芥酸、低硫苷)优质化,而我国目前生产上仍有25%左右的品种还是双高(高芥酸、高硫苷)的非优质油菜,就更谈不上专用型品种了,与优质化、专用型化的国际发展趋势不相称;在含油量上,近几年我国虽有较大幅度地提高,但与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相比,仍有3个百分点左右的差距。
想了解更多新型储能行业研究具体分析,可点击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油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油菜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中研普华通过对油菜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油菜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油菜...
查看详情
近期,浙江中烟加热卷烟(HNB)新品在东南亚核心城市的主要店铺上架,深受当地渠道商的认可和消费者的喜爱,引领了一H...
立体车库是用来最大量存取储放车辆的机械或机械设备系统。针对专业车场管理公司提高停车场容量、提高收益、增加停车费...
我国工控机(IPC)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如何?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重点行业的关键任务将越来越依赖IPC,基于工控机的低...
随着大众健康意识持续增强,体育培训越来越受青睐,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态势。课程内容不断丰富,行业前景更加广阔。未...
今年五一假期可拼9天假《“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指出,我国将全面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4...
一、粮食加工行业市场概述粮油是我国城乡居民的主要膳食之一,作为农业大国,我国粮油行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粮...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