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中国认证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23

当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必须加快密码理论和技术创新,转变密码技术和服务供给模式,不断完善电子认证2.0“构建信任,传递信任”的发展模式,为数字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指出2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带动了数字技术强势崛起,促进了产业深度融合,引领了服务经济蓬勃发展。服务认证与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耦合共生、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服务认证在制造业质量提升和高技术服务业改革创新中的催化剂作用。数字建筑、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数字版权管理等服务认证项目,就是服务认证跨界融合发展的良好实践。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产业发展,传统的服务业和制造业纷纷步入数字化转型之路,很多服务认证机构敏锐地抓住发展机遇,积极探索、主动作为,不断优化服务认证制度供给,涌现出了包括数字建筑服务、公共机构绿色数据中心节能服务、数字版权保护服务、航空运输服务等一批新型服务认证项目,为实现服务认证与先进制造业、高技术服务业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认证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显示:

质量认证是第三方认证机构所开展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等符合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一种评价活动,有典型的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特征,也就是国际上通行的质量管理手段和贸易便利化工具,也被誉为质量管理的“体检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和国际贸易的“通行证”,质量认证工作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全球范围内,在无线电频谱内运行的设备数量猛增,监管机构的任务是确保适当的制衡措施到位。电子认证是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中的核心环节,可确保网上传递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确保网络应用的安全。这一趋势带动了电子认证服务业务在医疗信息化、互联网彩票、电子发票、网上证券、网上保险等领域中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文化、制造等产业得到了有机的结合。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互联网金融业务,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财富正在从现实世界向数字世界迅速转化且势不可挡。

“十四五”时期,服务认证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在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下,服务业经济规模和质量的提升为服务认证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市场,服务消费升级助推服务认证进一步加速发展。在产业实力方面,我国认证认可行业的产业规模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居世界第一。早在2017年我国颁发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就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统计的全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数量的一半,且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是名副其实的认证大国。目前,世界各国普遍建立了认证认可制度,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作为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市场效率、便利贸易交往、促进产业升级等的基础手段。

中国认证服务行业市场现状分析2023

认证是一项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认证机构是作出认证决定、出具认证证明的第三方组织,认证的依据是相关技术规范、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认证对象包括产品、管理体系和服务。根据国务院2018年3号文件的规定,凡是已经建立国家统一认证制度的,不再设立类似的评价项目。比如我们正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对原有的节能、环保、循环、低碳、再生等产品的评价项目进行整合,建立了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和标识体系,并且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目前,国家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制度已经覆盖到建材、快递包装、电子电器等领域,累计颁发的认证证书已经超过了1万多张。

当下,数字化转型已成为企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面向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新需求,必须加快密码理论和技术创新,转变密码技术和服务供给模式,不断完善电子认证2.0“构建信任,传递信任”的发展模式,为数字经济的腾飞奠定基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指出,市场监管总局在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上持续发力,牵头推进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同时加快建设企业电子证照库,将在2022年底前全面实现涉企证照电子化。

在国家政策背景下,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已是互联网时代大势所趋,而电子认证作为重要的一环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电子认证2.0时代的到来,网络身份已经成为互联网的重要战略资源,电子认证服务模式和认证方式也在发生巨大变化,云技术的普及无疑会推动电子认证服务的巨大变革。

更多行业详情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认证服务行业市场现状调查及投资策略咨询报告》。本报告由中研普华的资深专家和研究人员通过长期周密的市场调研,参考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并对多位业内资深专家进行深入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与国际同步的市场研究工具、理论和模型撰写而成。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认证服务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中国电子体温计行业市场深度调研2023

随着技术的发展,电子体温计也在不断更新,除了具有体温测量功能外,还具有记录功能,可以记录患者体温的24小时变化,...

眼科医疗器械行业前景预测 我国眼科医疗器械行业现状分析2023

国内眼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增长快,国外产品占比较高。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眼科高值医用耗材主要包括人工晶状...

“智慧物流”时代 智慧物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2023

智慧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随着世界经济走向智慧时代,物流行业也开始跟随世界经济脚步进行转变。智慧物流1...

美容行业是市场调研 生活美容行业市场深度分析与发展趋势2023

生活美容行业市场前景怎么样?从街头巷尾的美甲小铺,到商场楼宇中的标准化连锁美容店,美业已成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2...

玉米行业调研 鲜食玉米行业市场分析及鲜食玉米行业发展前景分析2023

鲜食玉米行业市场到底多大?鲜食玉米是指具有特殊风味和品质的幼嫩玉米,也称水果玉米。和普通玉米相比它具有甜、糯、N...

消毒灭菌设备行业调研 2023消毒灭菌设备行业前景及现状分析

灭菌消毒设备行业市场前景怎么样?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通常用化学的方法来达到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