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代驾市场机遇深度分析2023

此前,e代驾也正式宣布和曹操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曹操出行App中接入代驾服务入口,并通过先后与首汽约车和曹操出行等平台的合作,扩大了其服务资源规模。1月26日,高德地图正式上线代驾业务。作为出行平台的后来者,T3出行至今没有高调推出代驾业务,但随着8月2日深

代驾就是当车主不能自行开车到达目的地时,由专业驾驶人员驾驶车主的车将其送至指定地点并收取一定费用的行为。普遍在餐饮行业使用较多,车主去饭店聚餐喝酒,酒后因为不能开车,由其他人代为开车。

但中国的代驾市场还远远没有饱和,正在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代驾行业订单总量和总产值都在逐年攀升,预计未来,中国代驾市场将迎来高达100倍的扩容,形成一个千亿级大市场,整个行业的未来将愈加值得期待。当代驾成为一种习惯,加上如此庞大的市场,未来开代驾公司创业将一片光明。

如果你想了解代驾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7年代驾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代驾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代驾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代驾,最开始成为一种职业,大概在2003年前后。当时,多是一些个人或者租车公司,跟酒店、KTV合作,广发名片传单。收费、服务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一般都是双方协定。中国代驾行业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2003-2010年为起步初创期;2011-2014年为快速发展期;2015-2017年为规范发展期;2018年至今未迭代成长期。

此前,e代驾也正式宣布和曹操出行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曹操出行App中接入代驾服务入口,并通过先后与首汽约车和曹操出行等平台的合作,扩大了其服务资源规模。1月26日,高德地图正式上线代驾业务。作为出行平台的后来者,T3出行至今没有高调推出代驾业务,但随着8月2日深圳领行智享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人们注意到,其经营范围就包括代驾服务。随着网约车平台纷纷加入,代驾市场的新一轮竞争将空前激烈。

随着市场的变革与发展,代驾行业标准的缺失、各家关于安全管理要求的不统一,将矛盾纠纷机制不健全、黑代驾乱收费等乱象暴露无遗。解决服务过程中的交通安全、治安安全以及公共卫生安全等有关民众生命财产问题,是保障代驾服务安全、高效实施的前提条件,建立汽车代驾服务安全标准成为指导行业安全服务工作的依据。

一般来说,酒后(除严重醉酒)并不丧失民事行为能力,合同是有效的。双方应在合同中明确代驾服务的车辆情况(包括车险情况)、出发地和目的地、收取金额等内容,约定发生事故等方面的相关责任等。按照《道路交通法》的规定,发生交通事故,承担责任的应该是驾驶员,因此,代驾司机应当承担责任。因为,消费者请人代驾的目的就是要对方将自己安全送达目的地,代驾司机在提供服务中发生交通事故,应视其违约,由此造成的损失应当由代驾司机以及代驾公司承担。

对于车内物品丢失,首先要考虑的是报案。双方在开始服务之前应该对车内物品共同确认一下,以免说不清楚。如果双方就车内物品的看管问题有事先约定,应当根据约定确定责任主体;如果没有约定,确定车内物品丢失的时间就十分重要了。车内物品如果是在代驾司机服务期间丢失的,应由代驾司机负责赔偿。

代驾行业只有一直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获得持久的生命力。但代驾行业毕竟是由数个平台、组织和企业构成,维护整个行业环境,主要还得靠各个主体的自律。今后提供规范、安全、高质量代驾服务的主体应该会是成熟的平台或正规的组织,代驾司机将被纳入统一的企业化管理。

长途代驾收费标准:单程:500公里以上每百公里/100元,以下每百公里120元。往返:500公里以上每百公里/80元,以下每百公里100元商旅代驾收费标准:日工作8小时内200元超工作时间8小时加收40元/小时。特殊商务代驾价格视具体情况而定。

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城市群的代驾需求量较高。虽然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仍是代驾服务需求量最高的城市,但是代驾市场呈现向三、四线小城市渗透的明显趋势。从代驾订单增长率来看,三、四线城市代驾订单同比增长率,远超一线、二线城市。有业内人士称,预计2021-2025年代驾市场仍会以27.6%的年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而且,国内代驾市场远未达到饱和,未来更将形成一个千亿级大市场。、

随着中国汽车保有量的增长,中国汽车代驾行业需求随着酒驾政策而上涨,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保有量从2015年的1.72亿辆上涨至2021年的3.02亿辆,带动着中国代驾行业快速发展。

从整个代驾市场格局上看,经过几年的高速发展,整个代驾行业已经从最初的百家争鸣来到了强者对决的阶段,行业影响力代表滴滴代驾、e代驾 、安代驾、新桔代驾正在角力市场。

随着中国醉驾政策,汽车代驾行业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根据数据显示,中国汽车代驾行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从2017年的155.84亿元上涨至2021年的254.25亿元,2020年受到疫情政策的影响,市场规模有所下降,同比2020年增长17.57%。

从代驾市场竞争环境上看,代驾行业经过初创期的资本狂欢之后,逐渐步入了稳定发展期,行业门槛已经提高,进入壁垒已然形成,靠纯粹烧资本抢代驾市场的日子正渐行渐远。

从代驾行业发展前景上看,存量市场已经较为稳固,增量空间正逐步释放,相关各方对整个行业的管束将愈加严厉,同行之间的竞争将愈加规范,整个行业的未来将愈加值得期待。

清华大学法学院公法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对外发布了《代驾行业发展白皮书》。这份白皮书显示,代驾服务需求和市场规模迅速增长。全国代驾行业的总订单已超过2.53亿单,总产值达154亿元。《代驾行业发展白皮书》分析认为,在“醉驾入刑”及酒文化盛行的背景下,酒后代驾仍是用户最大的使用场景,占比为97.8%;其次是工作劳累、商务接送、接送家人等代驾需求。据推算,代驾行业减少因醉酒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350万起,使83万人免受刑法制裁,减少财产损失462亿元。

从年龄结构来看,26-35岁是增长最快的消费群体,同比去年增长21%。36-45岁的车主是代驾消费最大的群体,占比达到46.3%,其次是26-35岁和46-55岁的群体,占比分别为24.5%和21.4%。

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02.1万辆和2686.4万辆,同比增长3.4%和2.1%,保持了恢复增长态势。

全国84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全国有84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同比增加5个城市,39个城市超200万辆,21个城市超300万辆,其中北京、成都、重庆、上海超过500万辆,苏州、郑州、西安、武汉超过400万辆,深圳、东莞、天津、杭州、青岛、广州、佛山、宁波、石家庄、临沂、长沙、济南、南京等13个城市超过300万辆。

上半年大热的“淄博烧烤”在持续吸引网友关注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的代驾需求。《报告》显示,今年淄博当地的代驾需求成几何式增长,其中6月至8月环比4月至6月增长160%。

……

代驾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在提升车主代驾体验的功能方面,极速接驾、下单必达以及优先派单,成为使用频次最高的三个功能,这也侧面印证了代驾需求的旺盛,车主希望酒后能尽早回家的心理。

随着经济复苏势头巩固、居民消费信心的提振,商务宴请、朋友聚会同比增长较多,代驾需求依旧旺盛。相关专家建议,为了保障代驾服务过程中的安全,请广大车主认准官方平台,从正规渠道叫代驾。

随着醉酒入刑法规实施近八年,人们酒后找代驾的消费习惯已经逐渐养成,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代驾市场需求将继续快速扩张。但2020年春节期间爆发了新冠肺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餐饮、娱乐行业处于暂停状态,人员聚集、餐饮娱乐、交通出行仍将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疫情防控对代驾行业的影响也持续了一段时间。伴随疫情形势平稳和变化,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不断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代驾行业也随之回暖,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代驾市场调研如何?更多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代驾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食品消费行业发展机遇市场调研分析2023

零浪费和循环利用食品。这种食品是指那些通过减少或避免产生浪费,或者通过再利用或回收利用浪费来制作出来的食品,比...

果冻行业市场机遇深度分析2023

果冻是一种西式甜食,半固态,由食用明胶加水、糖、果汁制成。又名凝胶,外观晶莹剔透,色泽鲜艳,口感软滑。近年来果...

胶原蛋白行业发展机遇分析2023

重组蛋白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原料、原辅料、包装材料、耗材及设备供应商,中游生物科研试剂生产商以及下游客户群体。其...

美容口服液行业市场发展深度分析2023

医药保健电商数据分析平台DSA的数据显示,口服美容(美容养颜)已成为中国营养保健市场的核心品类之一,2023年一季度2...

虚拟现实行业的经济环境市场机遇分析2023

2023世界VR产业大会将在江西南昌召开。已在南昌成功举办五届的世界VR产业大会,已成为全球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黄金行业市场机遇深度分析2023

上海期货交易所日间盘黄金期货合约区间震荡,成交活跃,持仓减少。国内黄金期货主力2312合约开盘报450.70元,截至日间...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