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国内扫地机器人的市场份额 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

根据国际数据分析机构捷孚凯(GfK)报道,截止2022年底,国产扫地机器人已占据50%以上的海外市场份额,其中,在东南亚和欧洲的市场,国内扫地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更是分别达到了68%和55%。

作为服务机器人的典型代表之一,扫地机器人出海早已不新鲜。早在2018年前后,以石头科技、科沃斯、追觅科技等企业,通过扫地机器人逐步布局海外市场,引领了服务机器人企业出海“1.0时代”。当时不少企业都是初探海外市场,但在短短五年后,海外的扫地机器人市场,就已被中国企业攻下半壁江山。

根据国际数据分析机构捷孚凯(GfK)报道,截止2022年底,国产扫地机器人已占据50%以上的海外市场份额,其中,在东南亚和欧洲的市场,国内扫地机器人的市场份额更是分别达到了68%和55%。

如果说扫地机器人出海“1.0时代”只是几家国内企业的热闹,那么,在2.0时代,机器人出海或许是一场全行业的“狂欢”。这一轮出海的机器人企业,不再局限于扫地机器人品类,也不再局限于头部玩家。相关人士透露,据不完全统计,今年至少有三分之二的服务机器人玩家们都开展了海外项目,各方动作不断。

像是海外市场的老玩家石头科技为了帮助海外业务扩张,投入了4.6亿元在惠州打造石头智造工厂,目前该工厂今年3月开始逐步投产,月产能最高能达30万台;科沃斯则走出舒适圈,开拓新的海外市场,于今年11月20日首次揭牌 新加坡 的办公室;深兰科技则在展会上和挪威经销商签订了机器人产品海外代理协议,进一步拓宽海外市场边界。

不仅如此,像是极智嘉、海柔创新,未来机器人、炬星科技等服务机器人企业,其海外订单占比都已接近甚至超过50%。广阔的海外市场,已然成为各大服务机器人企业眼中的“风水宝地”。

服务机器人产业未来重要发展方向

2023年开年,全球最火热的 AI 技术应用莫过于ChatGPT了。诞生不到3个月,全球已经至少有1亿人见过它,今年1月,它平均每天跟1300万人聊天,月访问量达到6.72亿次,并引发全球科技巨头开展新一轮“军备竞赛”。

作为一个具备问答、文章撰写等多重能力的对话式语言模型应用,ChatGPT强大“超能力”背后,大模型(数据)、高算力、无监督学习算法等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北京时间3月2日凌晨,OpenAI 公布了 ChatGPT API,价格为1k tokens/0.002美元,相当于每输出100万个单词2.7美元(约合人民币18元),比现有的GPT-3.5模型便宜10倍。

这意味着,ChatGPT不仅是一款产品,而且未来将开启一个新的生成式 AI(AIGC)技术行业与生态。

与此同时,由于ChatGPT与 AIGC 在应用层面可以处理音频、视频等不同类型数据,市场认为这将利好机器人行业,加速人型机器人应用时代的到来,有望实现人类梦想中具有人类语言、逻辑、沟通能力的“白马王子”——不仅可以当保姆、秘书,还可以成为最好的知心朋友。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显示:

机器人行业迎来智能大模型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去年12月发布的《2022世界机器人行业报告》显示,由于近几年大规模投资,使得中国大陆工业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位居世界前列。

报告显示,2021年,平均每1万个工人就有322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密度首次超过美国,而且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8倍。机器人密度反映了制造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线的灵活度,是非常重要的国力指标。

同时该报告还显示,中国机器人市场已经远超日本和美国。2021年,中国机器人出货量达26.82万台,同比增长51%,位居亚洲第一,运营库存突破100万台,同比增长27%。

这意味着,中国机器人市场已经远超日本、美国,实现快速增长。

在各个领域劳动力短缺以及企业“降本增效”趋势下,餐馆、机场、养老院以及手工业等场景中,智能机器人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生产、生活效率,提高数字化城市建设,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中国数字经济,从而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根据2022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加快增长,全国软件业务收入从2012年2.5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9.6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6.1%。截至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并成为全球增速最快的云计算市场之一,2012年以来年均增速超过30%。

以养老场景为例,2025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1亿,2035年将达到3.1亿,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需要照顾。在未来30年,全球将需要100亿人形智能机器人来提供服务,全球智能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到30多万亿美元。

受益于数字化、云计算、5G网络和 AI 技术创新,云端智能机器人已经成为机器人领域客户的首选,而且是重要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截至2022年7月底,“5G+工业互联网”建设项目超过3100个,形成一系列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全国具备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重点平台工业设备连接数超过7900万台套,服务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机器人所在的工业物联网领域已显著帮助制造业降本增效。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表示,过去十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成果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式发展,数字产业创新能力加快提升,产业数字化转型提档加速,加快推动工业互联网、数字商务、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全方位、全链条转型升级。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取得显著成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中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展望2035年,数字经济迈向繁荣成熟期,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

人形智能机器人将成赛道“新路标”

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在“人工智能与关键技术助力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主题下,多位院士专家展开探讨。

“机器人越来越多地代替人在危险、恶劣环境中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长期从事隧道与地下工程突水突泥等灾害防控研究,他认为,人口红利逐步消失,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作业模式逐渐向少人化方向发展,机器代人成为地下工程智能建造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邓宗全讲述了“月球、火星探测机器人”。他表示:“机器人服务于太空,助力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通信与导航等领域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在论坛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山东产研院、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中兵智能创新研究院研发人员,以及多家机器人领军企业负责人作了技术交流。

从工业机器人到服务机器人,再到人形机器人,智能机器人随着AI、5G、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得到快速突破。

《2023-2028年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趋势及发展策略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中国是全球锂电池及固态电池领域主要技术来源国之一 2024锂电池产业现状分析

在2023年12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电动汽车方面,我国新能源汽...

11月经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为51部 动画片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发布关于2023年11月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通知指出,2023年11月,经备案公示的...

元宇宙未来发展预测报告:到2030年全球元宇宙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美元

今年以来,随着一批示范场景应用“揭榜挂帅”,产业联盟相继成立,上海元宇宙技术创新能级正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

新一代信息技术行业市场发展研究分析及战略前景

新一代信息技术一般指的是国家重点支持和扶持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中国制造2025”的十大重点领域之一。新...

永磁电机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中国电机企业具备天然的成本优势

目前,中国是全球稀土永磁最大的生产国。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稀土永磁产量约为21.33万吨。据研究E...

AR眼镜行业发展前景研究:加速推动轻量化AR眼镜走向千家万户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兴的AR智能眼镜产品和解决方案在市场上的影响力正在迅速扩大,以及消费者对技术的接受度也在提...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