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目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体系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需要 生态环境行业市场分析

面向美丽中国远景建设目标,《“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了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指标,明确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提升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重点任务,部署了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水生态环


面向美丽中国远景建设目标,《“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提出了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环境风险防控、生态保护四个方面的指标,明确了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大气环境、提升水生态环境等方面重点任务,部署了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水生态环境提升、重点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领域的重点工程。

中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雾霾天气多发、城市河道水体黑臭、“垃圾围城”、土壤污染、危废处置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等问题突出,污染治理任重道远。环保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央环保督察的推动下,各省相继关停了很多排放不达标、严重污染环境的“小、散、乱、污”企业。

石化、钢铁、有色、化工、煤炭、水泥等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污染治理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政府投入、居民的宜居环境需求、社会关注度越来越高,由于对大气污染防治、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及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的投资需求巨大,环保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生态环境产业现状分析


2022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营业收入约2.22万亿元,比10年前增长约372.3%,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5.1%,基本形成了领域齐全、链条延伸、结构优化、分工精细的产业体系。

截至2022年底,我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2.15亿立方米/日,较2012年增长83.2%;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109.2万吨/日,比10年前增长144.8%。这些环境治理能力变化的背后,都离不开生态环保产业的支撑和保障。

据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介绍,目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体系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需要。该协会的调研发现,目前,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不平衡,多要素集成治理和跨区域、跨行业的系统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全过程污染防治、全产业链配套协同尚未形成合力。以市场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不足,一些核心关键部件依赖进口,高新技术与产业融合不充分。

此外,生态环保产业标准化水平不高,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标准供应不足,先进标准应用和采信不够。市场主体培育不充分,具备科技创新、资源整合、全过程服务能力,引领行业发展的龙头企业较少。市场竞争不规范,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机制和市场环境有待改善。统计调查制度不完善,生态环保产业底数不清,对政策制定支撑不足,扶持政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多位院士和业内专家表示,生态环保产业应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强化温室气体减排和绿色技术服务,提升生态环保产业减污降碳支撑服务能力和自身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在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围绕颗粒物、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协同减排,聚焦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开展超低排放改造和污染物协同治理,推进工业园区、涉气产业集群、移动源综合整治,实现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解决群众投诉集中的餐饮油烟、恶臭异味问题。

在水污染防治领域,围绕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三水”统筹,聚焦城乡黑臭水体治理和长江、黄河、重点海域等的水环境治理与保护,提升城镇、农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效能,加强管网建设维护和资源能源综合利用。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生态环境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生态环保产业应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围绕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的前沿引领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先进技术装备研发,推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应用。精准实施一批技术创新项目,解决一批技术瓶颈问题。加快推动新一代材料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与生态环保产业融合发展,鼓励探索颠覆性生态环境技术。

目前,生态环保行业诚信自律机制也亟待加强。近期,个别环保企业财务造假被曝光。生态环境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日前联合挂牌督办两起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案件。今年以来,各地生态环境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也查处一批典型案件,切实打出了遏制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的“组合拳”。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去年印发的《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明确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诚信自律机制,推行行业自律规约,推动企业依法披露环境信息,加强行业自我监督。开展“我是环境守法者”承诺活动,促进企业自觉守法诚信经营。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企业信用评价制度,扩大信用信息应用范围,推动建立行业信用联合激励惩戒机制。

生态环境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生态环境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生态环境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预测未来生态环境业务的市场前景,以帮助客户拨开政策迷雾,寻找生态环境行业的投资商机。报告在大量的分析、预测的基础上,研究了生态环境行业今后的发展与投资策略,为生态环境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经营策略,为战略投资者选择恰当的投资时机和公司领导层做战略规划提供了准确的市场情报信息及科学的决策依据。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生态环境产业现状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生态环境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植入器械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机遇深度调研2024

植入式器械是指借助手术全部或者部分进入人体内或腔道(口)中,或者用于替代人体上皮表面或眼表面,并且在手术过程结...

汽车制造行业调研:1-11月汽车制造业营业收入保持增长 利润同比增长2.9%

据“中汽协会数据”2023年12月27日消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汽车制造业完成营...

2024基建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向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介绍,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及其他经济社会重大项目建设,大1...

2024年网络安全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从网络安全的传统定义(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网络安全的定义为:可用于保护网络环境、机构组织以及用户资产的政策、2...

五部门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算力基础设施投资价值凸显

数字时代,算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是火爆出圈的ChatGPT,还是融入国民经济45个大类的工业互联网,火爆的数字技术2...

近日猪肉板块震荡上涨 我国生鲜猪肉产业现状分析

我国猪肉产业现状分析12月27日,猪肉板块震荡上涨,截至发稿,神农集团涨超8%,天邦食品、华统股份、东瑞股份等多股4...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