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储能技术是指新兴的储能技术,这是指利用电能保存有害物质和能量,或用来作为可替代的代替汽油和燃料能源。它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和热能,以供日后使用。它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替代传统汽油和燃料能源,改善能源的利用率,降
新型储能技术是指新兴的储能技术,这是指利用电能保存有害物质和能量,或用来作为可替代的代替汽油和燃料能源。它可以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力能和热能,以供日后使用。它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替代传统汽油和燃料能源,改善能源的利用率,降低环境污染水平,减少能源的分布不均性,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以及实现区域能源互联。
我国储能产业现状分析
1月3日,从南方电网储能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我国首个多技术路线锂电池储能站——宝塘电网侧独立电池储能站(以下简称“宝塘储能站”)在广东佛山正式投运。这是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的储能电站,装机规模为300兆瓦/600兆瓦时,占粤港澳大湾区新型储能总量的五分之一,也是我国一次性建成的最大电网侧独立储能电站。
截至2023年9月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2123万千瓦,位居全球前列,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其中,以锂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在新型储能中占比超过90%,处于绝对主导地位。
宝塘储能站项目于2022年底启动建设。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规模达到100兆瓦即为大型储能电站。“如何把300兆瓦的规模用好,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除了为电网提供调节服务外,我们还希望项目能促进储能行业技术发展。为此,我们决定建一座多技术路线的锂电池储能站。”南网储能科技公司董事长汪志强说。
电芯性能、热管理、结构连接是直接影响锂电池储能运行性能的3大技术要素。在热管理方面,宝塘储能站运用了风冷、一般液冷和浸没式液冷三种热管理技术。在结构连接方面,宝塘储能站的连接方式多达5种,包括组串式、双极式、单极式、低压级联、高压级联。
值得一提的是,高压级联技术通过模块级联的方式,将储能系统电压直接升至10千伏,在大幅减少储能系统数量的情况下实现同等效率,省去变压器的储能系统可灵活移动,解决了传统储能应用场景受限的问题。该技术是南方电网首批“揭榜挂帅”制科研项目的技术攻关成果,已应用到在河北保定投运的我国首个高压移动式储能站上。
近日,我国公示了56个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旨在推动新型储能多元化发展。宝塘储能站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多条锂电池储能技术路线的“一站集成”,将有力提升新型储能产业的技术精益化水平,为我国新型储能的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提供重要实证参考。
全球储能产业处于快速增长期。2022年,新增规模超过3000万干瓦,比2021年翻了一番。2023年上半年,新型储能项目数量(含规划、建设中和运行项目)高达850个,是2022年同期的2倍多。安全是储能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固态电池从本质上解决了液态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风险,已具备产业化条件。固态电池示范应用效果好,安全性能是突出优势。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成为储能发展核心推动力。作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储能的发展有利于新能源快速增长和全球电气化程度持续提升。
储能作为当今世界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已经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支撑。《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报告(2023)》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3.22亿千瓦,历史性超过煤电。随着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快速增长,电力系统对各类调节性电源需求迅速增长,新型储能项目加速落地。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超过1733万千瓦。今年上半年新投运装机约863万千瓦,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容量总和。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储能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分析:
储能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一级巡视员苗长兴表示,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储能产业创新发展,储能产业技术水平快速提高。具体来看,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不断迭代,锂离子电池、压缩空气储能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锂离子电池循环次数超过12000次,全钒液流电池进入商业化初期,钠离子电池加快量产步伐。
新型储能是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新型储能电站主要是指功率等级较大、综合性能优越的非抽水蓄能储能电站,对推动能源转型、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储能系统结构复杂,通常由多种设备集成,多种设备之间相互影响。然而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系统运营商通常不是同一主体,设备运行数据也并不互通,难以通过实际工程应用情况反向推动各环节技术研发与突破。
作为新型储能企业数量最多的省份,广东提出“抢占新型储能产业制高点”。根据《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广东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装机规模达到300万千瓦。到2027年,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
这背后与广东大力发展新能源密切相关。当前,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正为中国能源转型和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新动能。但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等问题也随之而来。而具有相对稳定、安全的新型储能技术,被业界视为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上报的数据,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
分省域来看。截至2022年底,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份分别为:山东155万千瓦、宁夏90万千瓦、广东71万千瓦、湖南63万千瓦、内蒙古59万千瓦。2022年新增装机规模排名前5名的省份分别为:宁夏89万千瓦,山东89万千瓦,湖北53万千瓦,湖南50万千瓦,内蒙古33万千瓦。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底,我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达2123万千瓦,位居全球前列,我国储能产业生态已基本形成。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及投资者能否做出适时有效的市场决策是制胜的关键。新型储能行业研究报告就是为了解行情、分析环境提供依据,是企业了解市场和把握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是辅助企业决策的重要工具。报告根据新型储能行业监测统计数据指标体系,研究一定时期内中国新型储能行业现状、变化及趋势。新型储能报告有助于企业及投资者洞察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市场供需行为,评估中国新型储能行业投资价值,为相关企业提供第三方的决策支持。报告内容有助于新型储能行业企业、投资者了解市场供需情况,并可以为企业市场推广计划的制定提供第三方决策支持。该报告第一时间为客户提供中国新型储能行业年度供求数据分析,报告具有内容翔实、模型准确、分析方法科学等特点。
想要了解更多储能产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4-2029年储能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4-2029年储能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按方法分按方法粉主要可分为电池储能、电感器储能、电容器储能几大类,此外,还有其它的储能方式:比如机械储能等。1、电池储能大功率场合一般采用铅酸蓄电池,主要用于应急电源、电瓶车、电厂2...
查看详情
总投资15亿元,现代牧业旗下一家3万头规模牧场日前正式投产。梳理发现,眼下尽管行业整体面临一定的困难,但多家大型2...
今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联合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林业局和药监局发布《广西道地药材目录》(第一批),浦7...
茶,这一深受人们喜爱的饮品,主要来源于茶树,由其叶子和嫩芽精心制作而成。它的成分丰富,包括儿茶素、胆甾烯酮、咖...
近年来,在中国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支持下,节能服务市场整体发展比较良好,经过近20年的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在中国已经发...
氯丁橡胶是一种合成橡胶,由氯丁二烯为主要原料通过α-聚合而生产。这种橡胶在外观上呈现乳白色、米黄色或浅棕色的片1...
2023年年初以来,伴随GPT等海外应用的鲇鱼效应,国内大模型也按下加速键。目前国内大模型总数已经突破200个,呈现“百...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