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数据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数据 > 行业数据

2022天然化妆品行业供需趋势及前景分析报告

  • 2022年9月13日 LiuMingYue来源:百度百科 中研网 1490 99
  • 繁体

天然化妆品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目前中国天然化妆品行业市场的渗透率远远低于欧美、日本50%-60%的渗透率,药用化妆品产业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国天然化妆品行业利润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中药化妆品渗透率达到33%。

天然化妆品行业市场前景及现状如何?目前中国天然化妆品行业市场的渗透率远远低于欧美、日本50%-60%的渗透率,药用化妆品产业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国天然化妆品行业利润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中药化妆品渗透率达到33%。近年来,我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较为客观,天然化妆品市场增长速度在20%左右,中药化妆品为21%。

2022天然化妆品行业供需趋势及前景分析报告

从化妆品进出口市场来看,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口为47.38万吨,同比增长5%;进口额为249.25亿元,同比增长23.1%。我国美容化妆品及洗护用品出口量为96.84万吨,同比下降3.1%;出口额为48.52亿美元,同比增长14.3%。

目前中国天然化妆品行业市场的渗透率远远低于欧美、日本50%-60%的渗透率,药用化妆品产业潜力巨大。近几年我国天然化妆品行业利润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中药化妆品渗透率达到33%。近年来,我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较为客观,天然化妆品市场增长速度在20%左右,中药化妆品为21%。

天然化妆品市场规模

预计未来天然化妆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44亿3220万美元。天然化妆品也有两个级别:“天然”及“认证天然”,前者是专业机构(认证标准最高的是:美国的USDA和澳大利亚的OFC,通过这些认证的护肤品比较少)认可其原材料的培育过程符合天然要求;

后者更需经过专业组织严格测定其天然成分的百分比含量(各国的认证标准并未统一,天然化妆品最低的含10%,但是不是成为天然化妆品,还有要求天然成分至少在70%以上,最严格的要求是成品中95%都为天然成分)。“认证天然”是高级别的天然产品类别。

图表:中药化妆品行业各区域市场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中研普华

我国化妆品行业有效应对复杂环境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实现进出口两旺。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化妆品外贸总额297.9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其中,进口额249.3亿美元,同比增长23.2%;出口额48.5亿美元,同比增长14.4%。

目前,我国的化妆品出口仍以给品牌商供货为主,国产自有品牌出口凤毛麟角,附加值较低、技术壁垒不高的产品拥有更多市场份额。预计2022年,我国天然化妆品行业进口额增速将适当回调,为15%~20%;化妆品出口额增速将保持在10%~15%的水平。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天然化妆品行业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天然化妆品行业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更多天然化妆品市场调研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天然化妆品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投资策略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军工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军工产业链模式分析

军工工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基础,同时也代表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它不仅关系到国防安全,而且代表着科创实力、制造能...

中秋国庆双节 黄金卖场现“扫金热” 黄金投资价值分析2022

中秋国庆双节 黄金卖场现“扫金热”中秋节假期间,黄金卖场再现“扫金热”。据多家媒体报道,近期黄金销售火爆。其中...

理财产品行业分析 理财产品发展趋势预测

理财产品行业分析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7月共新发了2762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环比减少748款。发行数量的降低、业...

研究发现晚上多吃不一定会胖 减肥产业前景分析

研究发现晚上多吃不一定会胖晚上多吃不一定会胖是真的吗?所谓的晚上吃多不会发胖,不过是因为吃的不够多罢了。要想控7...

中国注射器市场调查 新冠疫情带动行业放量增长

医用注射穿刺器械安全性和可靠性持续增强。常规注射器在注射穿刺器械中占比最大,主要是目前各类疫苗接种、药剂注射已...

中央厨房行业市场规模分析2022

一、中央厨房概述中央厨房是负责集中完成食品的成品、半成品制作的产业,具有标准化作业、集约化管理、工业化生产等产...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