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折合1683.4亿美元,增长17.4%。其中,韩国对华投资额同比翻了一番以上,德国对华投资额同比增幅也高达95.8%。
商务部1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898.6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4.4%,折合1683.4亿美元,增长17.4%。其中,韩国对华投资额同比翻了一番以上,德国对华投资额同比增幅也高达95.8%。
上海,成为进博会溢出效应的“第一受益人”。上海市发改委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上海实际使用外资163亿美元,同比增长8.4%。同期,上海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增长20.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占比达八成。今年前三季度,上海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6家、外资研发中心17家,累计分别达877家和523家,总部经济加快集聚。
上半年,全球局势复杂动荡。尽管境内外新冠肺炎疫情仍未消散,全球投资增长放缓、承压下行,但中国“稳”住了。
商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1-6月,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3516.7亿元,同比增长0.8%。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吕越表示,总体来看,上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萎缩的背景下,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凸显韧性,整体继续保持平稳发展。
根据商务部统计数据,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00.3亿美元,同比增长4.7%,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的18.5%,比去年同期上升0.7个百分点。
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外商投资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分析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外贸总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质量稳步提升。面对超出预期的复杂外部环境,我国外贸表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展现出长期向好发展的雄厚基础。2021年,我国进出口快速增长,占国际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充分体现了我国不仅向全球市场提供丰富商品,也为各国提供了更广阔的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2013—2021年,我国累计货物贸易进出口262.3万亿元,年均增长5.4%。其中出口144.7万亿元,年均增长5.9%;进口117.6万亿元,年均增长4.7%。2013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规模首次达到4万亿美元后,2021年又连续跨过5万亿、6万亿美元两大台阶,达到了历史高点。
我国货物进出口占国际市场份额从2012年的10.4%提升到2021年的13.5%,2017—2021年连续五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吸引外资更加注重结构优化,不断引导投资更多向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倾斜。
2017—2020年,连续4年缩减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分别由93项、122项减至33项、30项,进一步放宽金融服务、高端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外资准入条件。
2021年,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9065亿元,占当年利用外资总额的78.9%,比2012年提高30.7个百分点。
2022年下半年,外部不稳定因素依然较多,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涉外经济将保持稳健运行;同时,金融市场开放稳步推进,跨境投融资渠道不断拓宽,国际收支调节机制持续完善。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的内在基础依然稳固,经常账户将保持合理顺差,跨境双向投资的稳定性有望逐步提升。
欲了解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外商投资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外商投资行业市场投资策略及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外商投资,是指外国的公司、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私人直接投资。外商投资的投资主体是“外商”,又称为“外国投资者”,这里强调...
查看详情
央行: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中国人民银行16日晚间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总体来看,稳...
作为我国食品安全的代表性产业之一,乳制品行业在过去数十年间历经跌宕起伏。随着工业化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居民消费的持...
受海外禽流感影响,国内祖代白羽肉鸡引种受限,鸡苗价格持续上行。年内低点至今,累计涨幅超3倍。最新数据显示,11月1...
智能材料的定义概念智能材料(Intelligent material),是一种能感知外部刺激,能够判断并适当处理且本身可执行的新2...
据央广网报道,近日欧洲议会首次高票通过了电子游戏产业发展决议,呼吁欧洲重视发展电子游戏产业,并制定长期发展战略...
“水是生命之源”,从古至今,围绕“水”的各种商业现象不断涌现。随着瓶装水产品的不断迭代升级,高端包装饮用水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