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5G将带动经济总产出1.45万亿元 2023年5G技术和商用前景分析

中国开启5G商用至今已三年有余。目前,5G进入了下半场的高速发展期,在前期技术积淀和应用基础上,5G的技术和商用都在继续加速跨越。

1月11日,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23年要抓好十三个方面重点任务,其中提到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启动“宽带边疆”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完善工业互联网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应用体系,推进5G行业虚拟专网建设。

中国信通院发布了《中国5G发展和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2022年)》。报告指出,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预计2022年5G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45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929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12%、31%,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3.49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1.27万亿元。

2023年5G技术和商用前景分析

报告指出,5G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释放创新活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推动经济社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和坚强支撑。

中国开启5G商用至今已三年有余。目前,5G进入了下半场的高速发展期,在前期技术积淀和应用基础上,5G的技术和商用都在继续加速跨越。

《5G应用“扬帆”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到2023年要实现5G在大型工业企业渗透率达到35%、每个重点行业5G示范应用标杆数达到100个、5G物联网终端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达到200%三大指标。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在未来三年,即2023年到2025年,是业态创新的一个高发期”。

中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230万个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2022年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超过230万个,预计全年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

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出台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5G和千兆光网建设,启动“宽带边疆”建设,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国务院2021年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文中提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我国5G用户渗透率超30%

5G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带动作用持续增强。预计2022年5G将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1.45万亿元,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3929亿元,分别比2021年增长12%、31%,间接带动总产出约3.49万亿元,间接带动经济增加值约1.27万亿元。

另外,我国5G网络基本完成城乡室外连续覆盖,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累计开通5G基站总数达228.7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以上。我国5G个人用户规模持续扩大、用户渗透率突破三成,截至2022年11月底,我国5G用户渗透率达32.2%,较2021年末提升10.6个百分点,5G移动电话用户达5.42亿户。我国5G行业应用向纵深发展,5G与不同行业应用呈梯次渗透特征。

白皮书指出,5G推动运营企业信息服务业务持续增长,2022年1-11月份,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完成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5882亿元,同比增长0.5%,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为40.6%,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0.2个百分点。5G带动网络设备营收增长、消费级终端设备迭代升级,稳住制造企业营收基本盘,同时推动制造企业构建端到端5G应用解决方案供给能力,向产业数字化转型方案商转型。

最后,信通院表示,5G激发产业数字化活力。5G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相结合,不断探索在工业、农业、商业、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以及文化娱乐等领域的新应用场景,助力激发产业数字化潜力。未来3-5年是我国5G商用和应用规模化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发展攻坚期,应遵循产业发展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集合产业各方力量,不断完善网络供给能力,加强技术标准持续演进,增强技术产业供给与需求匹配能力,推动个人和行业应用创新发展,构建共生共长、完备稳健的融合生态系统。

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目标

各地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明确了今年以及未来数字经济发展的目标。对于2023年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云南省提出2023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增长20%以上;福建省提出2023年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2.9万亿元以上。

对于今后五年数字经济的发展目标,浙江省提出到2027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超过1.6万亿元;江西省提出数字经济规模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目标达45%以上;上海市提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18%。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中可以看出,数字经济相关领域成为各地引领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引擎,元宇宙等未来产业也将成为地方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发力方向。例如,上海市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四大新赛道,在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材料五大领域加速布局;武汉市提出推动元宇宙、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产业加速成长,争创未来产业先导区。

元宇宙带来“数字孪生+”,一方面是智能社会数字化治理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元宇宙为数字经济赋能,为数字经济的情景体验式发展带来契机。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5G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显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创新活跃,经济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传统产业加速向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升级,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数字经济正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为此全球主要国家都在加紧布局数字经济发展,制定战略规划、加大研发投入,力图打造未来竞争新优势。

中国数字经济规模稳步提升

当前,数字经济正在成长为中国宏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调研显示,2012年以来,我国数字经济增速显著高于同期GDP增速,过去10年我国数字经济占GDP的比重已由20.9%提升到41%。期间,数字化投入对我国经济贡献度持续提升。根据该机构预计,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将提升至50万亿元左右,同比增长10%左右;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到2032年将超过100万亿元,10年间增长将超过50万亿元。不仅如此,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推动下,我国中西部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鸿沟正在逐渐缩小,东部地区数字经济规模占比6年间下降了1.4%,而中西部地区提升了1.4%,数字鸿沟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有了很大的弥补。而从整体效率来看,2002年我国数字经济的整体效率大约是0.9%左右,到2022年这一数字已提升到3.0左右,约有200%的增长。

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中国持续上升的技术创新能力。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显示,中国数字技术创新能力快速提升。2021年,信息领域专利合作条约国际专利申请数量超过3万件,全球占比超过三分之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量子信息等新兴技术跻身全球第一梯队。5G技术全面领先,高性能计算保持优势,全球超算500强中上榜数量持续蝉联第一。可以看到,我国自主研发了大量先进技术装备和系统,科技实力已经从跟跑转变为跟跑和并跑并行,甚至在部分领域实现领跑。同时,还有来自国家层面的大量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先后印发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各项部署,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任务。

展望未来,一方面,要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进程中,创造和拥抱新模式、新业态,将数字经济真正打造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另一方面,要注重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这个新引擎能够持续输出强劲动力,发挥好驱动作用。

《2023-2028年中国5G行业深度分析与投资战略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物流联盟市场态势 2023物流联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分析

物流联盟行业投资前景如何?我国物流企业面临跨国物流公司的竞争压力,通过物流联盟形式来应对。中国将很快加入WTO,这...

车载电源行业市场分析 车载电源行业市场规模预测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兴产业,市场规模和市场渗透率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整车和核心零部件的创新升级也在持续发展。车载...

2023漆器工艺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空间分析

漆器工艺品行业投资前景如何?由于生漆及漆器制品行业独特,一二三产业融合性强;种植离不开采割,采割离不开加工,加2...

多省份数字经济增加值超万亿元 2023数字经济产业增加值发展目标

近期,各地纷纷交出优异的2022年数字经济发展成绩单,充分体现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多省份数字经济增加值超万亿...

2023CAD软件行业现状与市场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2023CAD软件行业现状与市场发展前景趋势分析CAD软件行业现状,CAD软件行业前景如何?从中国CAD市场竞争格局来看,中国C...

2023生物柴油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

2023生物柴油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分析生物柴油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如何?随着全球对于环保要求的日益提升,以生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2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