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油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原因是市场担心美国库存上升,以及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也对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持谨慎态度,数据显示制造业、汽车和住宅销售持续疲软。
中国经济提振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
国际能源署(IEA)署长比罗尔(Fatih Birol)周日表示,中国经济可能会出现强于预期的反弹,从而提振对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有一些来自中国的“初步迹象”显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将快于此前的预期,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加近200万桶,而中国的需求预计将达到这一预期的一半左右。
比罗尔进一步解释称,中国的航空燃油消费已经“非常非常强劲”,如果继续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可能会增加整体石油需求。
他还称,中国需求的增长也将对液化天然气产生重大影响,因为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目前进入市场的液化天然气数量是历史上最低的。
1月份油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原因是市场担心美国库存上升,以及需求的不确定性。市场也对中国经济复苏的速度持谨慎态度,数据显示制造业、汽车和住宅销售持续疲软。
中国石油今冬供气已超570亿立方米
中国石油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充分发挥能源保供“顶梁柱”作用,开足马力加大天然气生产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祥和过年。截至1月15日,中国石油本轮冬供已累计向市场供应天然气超570亿立方米,占全国供气量六成以上,最高日供气量达到8.36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
中国石油智能运营中心大厅灯火通明,在天然气保供大屏上,天然气管网上载量、LNG气化量、储气库采气量等大量数据实时变动;调度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紧盯产业链动态,优化调度运行。同一时间,涩北气田的温度降至零下20摄氏度,青海油田采气一厂生产运行中心刘永彬紧了紧衣领,走上夜巡的路途。像他一样,天然气产供储销全产业链上的广大干部员工克服气候多变、持续低温等冬季生产不利因素,为人民群众温暖过年保驾护航。
中国石油全力推动天然气增产增供,日产气量达4.56亿立方米。长庆油田以“开局即冲刺”的干劲挖掘天然气生产潜力,截至1月12日,日产气量保持在1.58亿立方米高位满负荷运行。塔里木油田推动博孜-大北气区增储上产,克拉-克深气区高效稳产,日产气量始终保持在1亿立方米以上高位运行。在西南油气田川西北气矿,“石油红”的身影坚守在海拔1100多米的九龙山顶,在狭窄湿滑、积雪覆盖的道路上仔细巡查。目前,西南油气田日产气量维持在1.1亿立方米以上,进一步夯实了冬季天然气保供资源基础。
储气库和LNG接收站充分发挥“调节阀”作用,储气库单日采气量达1.56亿立方米。辽河油田实现建库速度与调峰保供能力“双突破”,双台子储气库群采气二区、三区主体工程完工,对东北及京津冀地区的调峰保供作用更加凸显。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积极开展采气期生产动态监测,第九采气期采气量已超10亿立方米。中国第一座海上储气库——冀东油田南堡1-29储气库正式进入首轮采气期。1月9日,LNG运输船“达夫那”驶入唐山LNG接收站码头,零下162摄氏度的LNG稳定地流向储罐。面对冬季寒潮与复杂海况的影响,唐山LNG接收站全力保障LNG进得来、输得出、供得稳,已连续一个月保持日最大外输量——4200万立方米运行。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显示:
随着乌克兰危机升级,欧盟同美国一道对俄罗斯施加制裁,但反噬效应导致欧洲能源供应紧张,美国能源企业则趁机向欧洲出售高价天然气和石油。
欧洲一直高度依赖世界主要产油国俄罗斯的原油出口。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同美国一起对俄施加严厉制裁,试图打击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但制裁的反噬效应也导致欧洲能源供应紧张、物价飞涨,欧洲民众苦不堪言。
美国能源企业则借机向欧洲大量出售高价天然气和原油。英国能源新闻网站“石油价格”2月2日披露,美国2022年出口到欧盟市场的原油较2021年增加了70%。
英国能源新闻网站“石油价格”援引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数据报道,受去年年底欧盟对俄罗斯海运出口原油的价格限制令影响,俄罗斯最近几月对欧洲的原油出口逐渐走低。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公司数据显示,去年11月和12月,俄罗斯向欧盟、挪威和英国的海运石油出口量减少80%,从俄乌冲突前的每天171万桶减少至约每天35万桶。
与此同时,同样是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大国,并且在欧洲市场一直与俄罗斯有竞争关系的美国,原油出口量最近几个月却不断增加。
国际能源署2022年11月报告指出,俄罗斯当月对欧洲原油出口约为每天140万桶。美国能源信息署数据则显示,2022年10月美国向欧洲出口原油还仅为每天86.5万桶。11月份,对欧原油出口量则超过俄罗斯,达到了每天155万桶的水平。
作为全球最主要的国际油气企业之一,BP在《展望》里假设了三种可能的情景,这些情景的区别是在减少碳排放的速度上有所不同。不过从本质上来看,其假设都认为,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增长和交通电气化,未来几十年石油和天然气的需求将下降,只是变化的速度尚不确定。
也是因此,相比2022年版的世界能源展望,bp进一步下调了各个主要油气消费国的需求前景,尽管达到消费峰值的时间并未修正,但峰值消费量和下降的速率均有变动。
从石油需求来看,在未来10年左右的时间里,全球石油需求将进入平稳期,之后将出现下降。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公路运输对石油的依赖下降。
这种需求的下降一方面来自于车辆效率的不断提高,另一方面则来自于替代能源如新能源、氢能等的发展。《展望》预计,到2040年,这两种影响大致相当,到2050年,以新能源汽车为主导的替代能源转向对石油需求的影响,是提高效率的影响的两倍多。
因此,预计到2035年,全球石油消费量将在7000万至8000万桶/日之间;之后,石油需求的下降会加速,到2050年将达到4000万桶/天左右,在净零状态下将达到2000万桶/天左右。和2022年约1亿桶/日的需求相比,至2035年的降幅或将达到30%,至2050年的降幅则超过60%。
而天然气的前景预期,则与石油不同,取决于两个完全相反的力量之间的博弈:一方是新兴经济体的发展,对天然气需求的增加;另一方则是发达国家转向低碳能源,带来的天然气需求的下降。
这种对冲同样会体现在液化天然气(LNG)的全球贸易市场,特别是在2030年后的不确定性将会增大。而美国和中东国家已经将自己确立为全球LNG出口的主要供应中心,俄罗斯LNG的出口前景则会受到俄乌冲突的影响。
不过,虽然不确定性增强、需求预期下降,bp仍认为对油气上游资源的投资是有意义的。由于油气在未来15-20年内仍将继续在全球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油气生产亦会出现自然下降,意味着在未来30年仍需继续对石油和天然气上游进行投资。
《2022-2027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石油天然气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中研普华通过对石油天然气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石油天然气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
查看详情
汽车座椅受车型的适配性影响,我国汽车座椅生产商受下游汽车主机厂需求的影响较大。汽车主机厂主要是通过招标的方式确...
25城平均月薪8203.56元春节假期刚过,一场场"抢人大战"已在全国各地悄然打响,开启各种线上线下招聘活5...
机械制造行业投资前景如何?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业大国。2021年1-12月,机械1...
人脸识别系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
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是2023年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
工业软件按不同的应用环节,可分为运营管理类、研发设计类、生产调度和过程控制类,其中企业资源管理计划类、计算机辅...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