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2023

目前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未来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叠加园区发展趋势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园区智慧化建设需求预计将持续高速增长。

目前随着全球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轮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深入应用,园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已成为发展趋势。未来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叠加园区发展趋势的双重因素影响下,我国园区智慧化建设需求预计将持续高速增长。

智慧园区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2023

智慧园区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关技术水平也逐渐应用在智慧园区当中。在相关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支持下,智慧园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很大。

智慧园区是利用5G、物联网、BIM、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来感知、监测、分析、控制、整合园区各个关键环节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物、园区功能系统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自感知、自适应、自优化,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园区功能、商务活动等多种园区需求做出智能化响应的综合系统。

智慧园区平台主要包含三大模块:智能化应用系统、绿色节能管理和政务办公服务平台。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开发的智慧园区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的对象包括园区管理者、运营商、政府部门、企业和业主。

智慧园区产业集群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是相关产业和支撑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因而,智慧园区产业集群形成和产业集群效应得到发挥的第一条件是产业在地理上的聚集性。将汇聚新零售等业态,打造集工作、商业、生活、创业为一体的智慧产业集聚区。智慧园区的建设可带来的钟效应,就是园区运转高效有序、产业经济充满活力、环境绿色节能、生产品质高效、社区生活尽在掌握。

智慧园区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形态,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100个城市建设了智慧园区,涉及面积超过2000万平方米。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智慧园区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分析

中国智慧园区上游为智慧园区设计、信息基础设施、园区空间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中游为场景方案、数字平台、硬件终端、智慧园区运营、数据运维、跨专业服务;下游为资产持有方、运营管理方、服务收益方。

智慧园区的发展主要受到政策和经济环境的支持。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行动计划,以吸引企业建设智慧园区。同时,随着经济转型升级和数字化转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意识到智慧园区建设的重要性,并积极投入。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也更加注重智慧园区的建设与发展。在《“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全面深化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为引导产业园区加快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水平明确了方向。各省市为了推动本区域内园区及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也相继出台了规划和指导意见。

智慧园区作为产业升级转型的重要载体,产业稳步增长,市场规模由2019年的1191亿元增至2021年的1394亿元。

智慧园区基于我国智慧园区目前发展情况,未来将迎来以下主流趋势。从发展阶段来看,从以前的电话到现在的即时通讯,以前企业需要自己搭建服务器到现在的云服务,这样而言,未来整个园区的前景非常可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需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以数字化转型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因此,在国家战略指引下,国家各部委、各行业机构近年来也颁布了一系列与智慧园区相关的政策及指导意见,为园区的智慧化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引,以及良好的政策环境。

随着市政、企业园林绿化面积的不断扩大,绿化灌溉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对精细灌溉要求的逐步提高,实现灌溉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可视化已成为园林绿化工作的重点。

随着各地智慧园区建设风生水起,中国智慧园区建设已经在地域分布及建设模式上取得了一定的特色、从区域分布来看,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依托其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全国智慧园区建设的聚集区;中部沿江地区借助沿江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势头,大力开展智慧园区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东部沿海集聚、中部沿江联动、西部特色发展”的空间格局。

智慧园区的目光将逐步从信息化基础建设转向智慧建设与智慧产业的互动发展。一方面,智慧园区将会朝向创新化、生态化发展,融入高效、低碳管理理念,将新的技术和手段应用在园区创新管理。另一方面,智慧园区建设将与园区产业规划协调统一,更多引入新兴智慧产业,逐步形成“智慧制造”到“智慧服务”全链条的园区产业格局。

随着中国智慧园区的发展,产业向着产业政策引领,标准化管理运营、解决方案趋同,个性化定制增强,智慧意识缺乏,选择性接受信息方向发展,未来中国智慧园区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智慧园区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智慧园区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智慧园区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

欲了解更多关于智慧园区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智慧园区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数字乡村发展规划 数字乡村行业市场前瞻及投资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数字技术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更加有力支撑...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文化旅游行业发展态势如何?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对于旅游业而言,资源禀赋固然重要,但要吸引游客一...

2023-2028年我国生态塑料行业市场规模与潜在前景预测

未来生态塑料行业市场机会在哪?《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的国家标准实施,如果说这是国家推动环3...

2023-2028年我国透明聚丙烯行业市场规模与潜在需求预测

未来透明聚丙烯行业市场机会在哪?国家能源局通过发布相关产业促进政策,以及多次召开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相关的各项2...

2023聚丙烯(PP)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未来聚丙烯(PP)行业市场机会在哪?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用途非常广,它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P...

2023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业深度分析与发展前景预测

未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行业市场机会在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工程塑料中透光性最为优P...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