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博物馆+旅游成为新需求趋势 2023博物馆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博物馆,一般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主要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的文博展览趋势,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云端文化新供给,是多年来技术发展下的水到渠成,只不过疫情的到来使转变来得更为紧迫,也更为引人关注。数字化展览重新塑造了观众与展览之间的沟通模式,发挥“线上”这一形式的优势和特点,对主题、内容重新进行策划,在互联网上进行二次创造。

博物馆,一般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主要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和特性是收藏、展示和研究,就是通常说的“博物馆三性”或者三大功能。具体地说,首先要征集与博物馆主题、范围相关的文物、史料及艺术品,并妥善保管、科学管理、细致维护,因年久破损的要予以修复;其次博物馆还必须具备展示功能,向社会展示其次收藏的文物和文献,传播相关历史文化史和遗存;第三,博物馆必须具有开展研究的功能。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专业研究和博物馆学研究。专业研究是指与该博物馆内心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博物馆学研究也是每个博物馆应该注重的学术研究。

博物馆行业全面深度分析调研

目前我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民营博物馆的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博物馆体系中,国有博物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我国包括文物和其他部门在内的国有博物馆3825家,占比69.11%;民办博物馆1710家,占比30.8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博物馆3671个。2021年,中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免费开放率91%。2022年5月18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

博物馆的性质决定了博物馆具有公益性质的特点。很多博物馆管理者把公益性视为博物馆进入市场的包袱和束缚。其实博物馆公益性可以使博物馆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更好的税收优惠,也使博物馆能够更容易进行公关宣传,能够更直接地和教育、环保、旅游等部门联系,开展合作。旅游业是一项靠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知度来吸引游客的特殊产业,只要善于利用,博物馆的公益形象就是博物馆长远发展的独特优势。博物馆在旅游运作过程中,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公益形象,把握商业化运作的尺度,避免负面消息,更不要利用负面消息炒作。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博物馆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博物馆旅游是以博物馆为载体的旅游活动方式;,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博物馆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旅游”作为体验式文化教育与旅游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是文旅市场的新蓝海。从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旅游”以博物馆场所和博物馆内容为依托和载体,以文化为核心,将文化活动和游览观光有机结合,让普通的旅游观光上升为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我国有2000多座博物馆,它们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浓缩,成为吸引游客,特别是吸引异质文化游客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近年来我地质博物馆发展迅速,为公众了解地学知识创造了条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全国举办线下经贸展览降至2572场,展览总面积为4721万平方米,成为疫情三年以来的谷底;202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降至25.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共计2.04万亿元,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2.30万亿元,同比增长95.9%,疫情后时代,中国旅游业、展览业将迎来全面爆发。2023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中国90%以上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随着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的增加,2021年中国博物馆收入开始恢复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博物馆收入达399.65亿元,平均收入达692.39万元/家,其中,门票收入约占20.21%,博物馆财政补助及其他收入约占79.79%,疫情后时代,中国博物馆持续升温,市场重新恢复活力,2023年暑假期间中国博物馆“一票难求”。

博物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专家表示,未来“博物馆+旅游”发展应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既要围绕优势展品、特色展览等核心资源,完善“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思路,又要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强管理,强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为传播文化知识、提升旅游体验、繁荣文旅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博物馆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月饼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月饼轻装上市 平价更受欢迎

华润万家超市友谊路新业广场店销售经理高旭说:“今年,五芳斋月饼、桂顺斋月饼等传统月饼销售情况较好,尤其是经济实...

2023年中国工业品行业市场发展潜力调研分析

事实上,在工业供应链领域,链路长、环节多带来的高成本、难协同长期困扰着工业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工业品行业共计...

建筑机器人行业相关政策梳理 建筑机器人未来发展潜力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过去的...

弹簧行业发展状况及进出口市场分析2023

一、弹簧行业概况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

2023点餐系统行业市场竞争及前景趋势分析

数字化前置带来餐企业务流程的再造,或将带来餐饮产业的重构。企业在顶层设计时应采取数字化思维,从而有助于实现对自...

中国新能源技术创新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趋势

数据显示,“新能源+”系列成果已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独立储能、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6项政策文件。该公司5...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