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一般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主要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近年来,向线上拓展、向云端延伸的文博展览趋势,用新媒体新技术将数据资源转化为云端文化新供给,是多年来技术发展下的水到渠成,只不过疫情的到来使转变来得更为紧迫,也更为引人关注。数字化展览重新塑造了观众与展览之间的沟通模式,发挥“线上”这一形式的优势和特点,对主题、内容重新进行策划,在互联网上进行二次创造。
博物馆,一般是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它主要研究、收藏、保护、阐释和展示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可及性和包容性,促进多样性和可持续性。通过以符合道德且专业的方式进行运营和交流,并在社区的参与下,为教育、欣赏、深思和知识共享提供多种体验。博物馆是征集、典藏、陈列和研究代表自然和人类文化遗产的实物的场所,并对那些有科学性、历史性或者艺术价值的物品进行分类,为公众提供知识、教育和欣赏的文化教育的机构、建筑物、地点或者社会公共机构。
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和特性是收藏、展示和研究,就是通常说的“博物馆三性”或者三大功能。具体地说,首先要征集与博物馆主题、范围相关的文物、史料及艺术品,并妥善保管、科学管理、细致维护,因年久破损的要予以修复;其次博物馆还必须具备展示功能,向社会展示其次收藏的文物和文献,传播相关历史文化史和遗存;第三,博物馆必须具有开展研究的功能。研究包括两个方面:专业研究和博物馆学研究。专业研究是指与该博物馆内心相关的学术研究领域。博物馆学研究也是每个博物馆应该注重的学术研究。
目前我国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鼓励民营博物馆的发展,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博物馆体系中,国有博物馆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截至到2020年,我国包括文物和其他部门在内的国有博物馆3825家,占比69.11%;民办博物馆1710家,占比30.89%。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1年年末,博物馆3671个。2021年,中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95家,备案博物馆总数达6183家,排名全球前列,免费开放率91%。2022年5月18日,2022年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
博物馆的性质决定了博物馆具有公益性质的特点。很多博物馆管理者把公益性视为博物馆进入市场的包袱和束缚。其实博物馆公益性可以使博物馆具有良好的公众形象,获得更好的税收优惠,也使博物馆能够更容易进行公关宣传,能够更直接地和教育、环保、旅游等部门联系,开展合作。旅游业是一项靠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知度来吸引游客的特殊产业,只要善于利用,博物馆的公益形象就是博物馆长远发展的独特优势。博物馆在旅游运作过程中,应该更加珍惜自己的公益形象,把握商业化运作的尺度,避免负面消息,更不要利用负面消息炒作。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博物馆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博物馆旅游是以博物馆为载体的旅游活动方式;,博物馆是为社会发展服务、向大众开放、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博物馆旅游是近几十年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旅游”作为体验式文化教育与旅游跨界融合的新业态,是文旅市场的新蓝海。从融合发展的角度来看,“博物馆+旅游”以博物馆场所和博物馆内容为依托和载体,以文化为核心,将文化活动和游览观光有机结合,让普通的旅游观光上升为高品质的文化体验。
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我国有2000多座博物馆,它们是我国历史、文化的浓缩,成为吸引游客,特别是吸引异质文化游客的高品位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近年来我地质博物馆发展迅速,为公众了解地学知识创造了条件。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2年全国举办线下经贸展览降至2572场,展览总面积为4721万平方米,成为疫情三年以来的谷底;2022年中国国内旅游人次降至25.3亿人次,旅游总收入共计2.04万亿元,2023年上半年国内旅游总人次23.84亿,同比增长63.9%,国内旅游收入2.30万亿元,同比增长95.9%,疫情后时代,中国旅游业、展览业将迎来全面爆发。2023年5月18日,国家文物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新增备案博物馆382家,全国博物馆总数达6565家,排名全球前列。中国90%以上博物馆实现免费开放。
随着博物馆数量和参观人数的增加,2021年中国博物馆收入开始恢复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博物馆收入达399.65亿元,平均收入达692.39万元/家,其中,门票收入约占20.21%,博物馆财政补助及其他收入约占79.79%,疫情后时代,中国博物馆持续升温,市场重新恢复活力,2023年暑假期间中国博物馆“一票难求”。
专家表示,未来“博物馆+旅游”发展应以大众需求为导向,既要围绕优势展品、特色展览等核心资源,完善“博物馆+旅游”的发展思路,又要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强管理,强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为传播文化知识、提升旅游体验、繁荣文旅市场发挥更大作用。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博物馆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博物馆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中研普华通过对博物馆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博物馆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
查看详情
华润万家超市友谊路新业广场店销售经理高旭说:“今年,五芳斋月饼、桂顺斋月饼等传统月饼销售情况较好,尤其是经济实...
事实上,在工业供应链领域,链路长、环节多带来的高成本、难协同长期困扰着工业企业。据统计,目前中国工业品行业共计...
数字化转型是推动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从“中国建造“走向”中国智造”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过去的...
一、弹簧行业概况弹簧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
数字化前置带来餐企业务流程的再造,或将带来餐饮产业的重构。企业在顶层设计时应采取数字化思维,从而有助于实现对自...
数据显示,“新能源+”系列成果已纳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独立储能、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的6项政策文件。该公司5...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