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2024中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

近几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从2017年673亿元增至2020年7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2021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达到75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将逼近800亿元。

中成药全国集采,将搅动3000亿元规模的中成药市场,降幅再次成为集采关注点,从此前的地方联盟中成药集采来看,中成药集采整体较为温和,不过仍有降幅较大的单品存在。

2023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降幅

110家企业出现在参会名单上。根据通知,联盟地区医药机构填报本次中成药联盟采购需求的药品所属企业可以派1名代表参会,包括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神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等上市公司,也包括葵花药业、哈药集团、吉林敖东、国药集团、天津同仁堂集团等知名药企的子公司。

此次全国中成药联盟集采可以追溯到2022年9月,当时发布的《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 (2022年第1号)》显示,此次集采由湖北牵头,包括湖北省、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等29个省市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近几年,药品集采不断扩围提速,覆盖品种已经不仅仅是最初的化药,中成药集采此前已在部分省市开展。尽管并未完全覆盖全国,但范围较之前中成药集采已大大提升,加上上述联盟省市区还委派代表组成全国中成药联合采购办公室,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此次集采为中成药领域的“国采”。

降幅再次成为集采关注点,从此前的地方联盟中成药集采来看,中成药集采整体较为温和,不过仍有降幅较大的单品存在。如湖北19省区联盟集采有111个中选产品,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幅82.63%;广东6省区联盟集采涉及53个大品种,平均降幅32.5%,最高降幅90.9%。

随着上游行业价格波动,中成药产品生产经营构成影响。下游主要为医药商业及医药流通行业,包括医疗终端和零售药店终端,终端消费群体为广大用药人群。该等医药流通市场的发展,消费渠道的多元化,有效降低了中成药行业的流通成本,使消费者能以更低廉的价格消费各类医药产品。近几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呈不断增长的趋势。数据显示,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从2017年673亿元增至2020年73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1%。2021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达到753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中医药制造市场规模将逼近800亿元。

中医药发展处在能力提升推进期、健康服务拓展期、参与医改攻坚期和政策机制完善期,还面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服务体系、模式和机制还不能完全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适应,改革的任务仍十分艰巨。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基层发展薄弱,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中医中药发展不协调。中医药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色优势淡化,学术发展缓慢。高层次人才不足,基层人员短缺,中医药人员中医思维和人文素养尚需加强。中药产业集中度低,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中医药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中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我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在区域发展上排名最前的为东部地区,其次为中部、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平均排名较2020版、2021版有所降低,年均下降一个名次,中部地区排名整体上升。其次,中医药强省政策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强省政策地区中医医疗服务排名较未提出强省政策地区更靠前。最后,与2020版、2021版结果对比,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评价排名前五的省(区、市)基本稳定,北京市连续三年排名第一,浙江省、广东省连续三年排名在前五。

报告认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具备一定区域特色,且三年结果具有稳健性,中医药强省有利于中医药事业发展。同时,报告从学术影响力、服务影响力和社会新闻影响力三个维度对中医药文化影响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全国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我国各省(区、市)中医药文化影响力排名前五分别为广东省、河南省、北京市、山东省和浙江省。另外,广东省是中药产业强省,连续三年的评价结果显示,广东省在中药产业排名方面均为首位。

《报告》指出,在中医医疗资源方面,当前我国中医医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医疗资源公平性逐步得到改善。但在人均医疗资源分配上,仍存在东、西部之间中医医疗分配差距明显,西部资源分配情况较东部好的情况。例如,东部地区的中医类医院数量和中医类医院床位数总量均位于三大区域第一,但是人均资源拥有量排名较低。

另外,我国中医医疗资源质量有很大上升空间,特别是中医全面参与疫情应急防治、顶尖中医人才培育、标杆中医院、中医科室建设及中医康复保健医疗资源总量等方面。

《报告》指出,在中医药医疗服务效率评价方面,四川省、广东省、河南省的医疗服务效率排在前三位。北京、上海等地区的排名有所降低。

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速

回顾历年政府工作报告,“依法支持中医药发展”“支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加强中西医结合”,一字一句,均映射出中医药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重要性。

国家层面和全国多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法规、政策和措施,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持续赋能提供更强的支撑。

政策利好,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速。谈及中医药现代化,Biotech创新药医学顾问曹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现代化是指将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科技相结合,应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发掘和传承中华传统医学。具体来说包括五大方面,比如制定适当的规范、推行系统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人才培养和推广中医药文化。”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认为,“中医现代化的标志和标准应包括科学化、规范化、信息化、产业化、国际化等要求,需要引进现代科技和管理方法,建立严谨的学术规范和质量标准,加强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形成产业集群体系,跨过语言和文化障碍,在国际广泛应用”。

传承创新是中药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近几年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的方向。过去一年,中药产业保持稳步发展,药企加码研发,投向中药创新的力度不断加大。

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4月11日,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25家中药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收2316.70亿元,同比增长6.05%;研发投入合计68.54亿元,同比增长17.24%,占营收的比例为2.96%。

综合来看,已披露年报的25家上市中药企业,去年整体实现业绩稳步增长。

2022年,上述25家中药上市企业合计实现营收2316.70亿元,其中,太极集团、同仁堂、华润三九、云南白药、白云山等老牌药企营收跻身百亿元阵营。除2家营收下滑外,其余23家均为正增长。

净利润方面,上述25家中药上市企业2022年合计实现净利润192.17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18家公司净利润同比正增长,7家净利润略有下滑,净利润增幅位列前二的分别为方盛制药、太极集团。

核心品种销量、毛利增长成为相关企业业绩增长的主要助力。如太极集团年报显示,2022年净利润增长主要因销售收入增长、产品毛利率提升。

太极集团主要从事中、西成药的生产和销售,去年,公司核心产品藿香正气口服液、注射用头孢唑肟钠(益保世灵)、急支糖浆等销售收入均实现大幅增长。

方盛制药同样表示,2022年制药板块业绩稳步增长,中药方面,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强力枇杷膏(蜜炼)/露等产品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170%。

展望未来,有观点认为,从行业分布看医药生物将是一个业绩大面积预喜的行业,从一些机构发布的行业研究报告看,中药等细分领域的业绩值得关注。

《2022-2026年中国中医药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由中研普华研究院撰写,本报告对该行业的供需状况、发展现状、行业发展变化等进行了分析,重点分析了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面对行业的发展挑战、行业的发展建议、行业竞争力,以及行业的投资分析和趋势预测等等。报告还综合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动态,对行业在产品方面提供了参考建议和具体解决办法。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4我国化工催化剂应用领域总需求量

催化剂在化学工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科研团队在煤基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直接转化为低碳烯烃领...

2023中国干散货船行业供需情况分析报告

截至2023年6月30日,沿海省际运输干散货船(万吨以上,不含重大件船、多用途船等普通货船,下同)共计2511艘、8278.60...

我国两轮电动车的保有量3.2亿辆 2024电动单车行业投资价值研究

我国是电动两轮车的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电动两轮车因其经济、环保、方便的特点深受消费者欢迎,已成为居民日常代步...

中国网络零售市场发展报告 电商新模式与实体经济加速融合

抖音电商“全域兴趣电商”为代表的电商新模式不断创新发展,对消费品行业创品牌、扩消费、稳增长发挥重要作用。同时,...

2024年电解铝价运行中枢预测 电解铝供需维持紧平衡格局

国内电解铝产能即将达峰,关注季节性供需错配下的交易机会。需求端光伏、新能源汽车等新兴领域消费增长将对地产需求下...

未来电竞椅市场及电竞椅企业发展分析 预计2029年我国电竞椅市场需求量分析

目前,国内一些电竞品牌正与传统家具制造商、电商平台开展合作,共同探索电竞家居行业发展的新路径。未来,企业还要继...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