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深度分析

皮肤科用药行业现状 皮肤科用药行业发展前景

  • 2022年2月23日 ZhouJiaLiang来源:互联网 728 43
  • 繁体

在药品销售增长整体放缓的市场大环境下,皮肤科用药总体仍然呈现出很强的市场需求。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皮肤科用药的销售额约85.44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同比下滑2.83%。

皮肤病是医学上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病情种类多,治疗时间长等特征。截止2014年,全世界有4.2亿左右人患有皮肤病,其中,中国就有近1.5亿人;病理性皮肤病患者数量还在逐年上升,且患者年龄日趋年轻化;特别是受生活环境影响,经济发展落后、贫困的地区,更是皮肤病多发区。由于治疗费用高,病情反复,病情拖延等,给健康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敲响了警钟。

按剂型划分,皮肤科用药分为软膏剂、外用液体、散剂、颗粒剂、凝胶剂、片剂、胶囊剂、溶液剂、气雾剂、喷雾剂与粉雾剂、贴膏剂、注射剂、其他液体剂型等。

皮肤科用药行业现状

在药品销售增长整体放缓的市场大环境下,皮肤科用药总体仍然呈现出很强的市场需求。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市场皮肤科用药的销售额约85.44亿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同比下滑2.83%。

2013至2019年我国公立医疗机构市场外用糖皮质激素的销售额从11.73亿元提升至20.47亿元,期间年复合增速为9.72%,2020年在疫情影响下下降至19.65亿元,同比减少4%。

国内主要的皮肤科用药有皮肤病用皮质激素制剂、创伤和溃疡治疗药物、皮肤科用抗生素和化疗药、抗菌剂和消毒剂、皮肤科用抗真菌药物,2020年的合计占比达到77.55%。

皮肤病患者对于皮肤病的治疗更偏向于自我诊疗及用药,因此OTC类药品在市场上占主要地位,2020年的占比高达65%,处方药占比相对较低,为35%。

皮肤科用药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但参与者较多,竞争激烈,新产品推出周期短,新产品上市后通常会对原有竞争格局产生较大的影响。皮肤科用药市场整体集中度较低,但是细分市场的集中度较高。

从皮肤科用药行业整体来看,市场集中度较低。根据米内网数据,从各厂家国内公立医疗终端市场份额来看,2019年排名前10位的厂家占整体市场的51.77%。从市场集中度看,2019年前四厂家合计市场份额CR4=30.82%,(CR4<35%)说明该市场属于低集中度市场;2019年前八厂家合计市场份额CR8=46.49%,(40%≤CR8<70%)说明该市场属于低集中寡占型。

皮肤科用药行业发展前景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恶化,皮肤病患者人数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市场对皮肤病药物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进而带动市场规模的扩大,未来我国皮肤病药物市场仍具有一定发展潜力。就目前我国市场上的皮肤病药物产品来看,抗真菌药、抗生素、皮质激素等类别的皮肤病药物占比较大,未来发展前景向好。

想要了解更多皮肤科用药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7年皮肤科用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规划咨询综合研究报告》

更多推荐报告

2022-2027年中国中药饮片加工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风险研究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澳媒称旅游业哭喊中国游客回归 旅游行业市场深度分析

澳媒称旅游业哭喊中国游客回归21日,边境管控近两年的澳大利亚首次重开国门,允许国际游客来澳。而就外界期盼澳大利亚...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什么是“中央一号文件”?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2月22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2...

百度智能云华南公司落户白云 2022年云计算市场份额将达815亿美元

百度智能云华南公司落户白云近日,百度智能云华南公司“AI+工业互联网”项目正式落地白云区,百度智能云(广州)科技...

2022年PCR扩增仪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

2022年PCR扩增仪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规模分析PCR扩增仪又称为PCR基因扩增仪、PCR核酸扩增仪、聚合酶链反应核酸扩增仪,...

亚洲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下线 2022年风电新增装机将达5000万千瓦

亚洲单机容量最大风电机组下线2月22日,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3兆瓦抗台风型1...

官方:现行“个人收款码”不停用 中国聚合支付收款码市场竞争情况及用户需求

官方:现行“个人收款码”不停用3月1日之后,个人收款码是否还能用于经营收款备受市场关注。22日晚,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