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市场点评

中国光学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 2022年7月25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1170 75
  • 繁体

光学检测使用机器视觉做为检测标准技术,大量应用于LCD/TFT、晶体管与PCB工业制程上,在民生用途则可延伸至保全系统。自动光学检测是工业制程中常见的代表性手法,利用光学方式取得成品的表面状态,以影像处理来检出异物或图案异常等瑕疵。

中国光学检测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规模分析

在对物体的检测过程中, 光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常见光源有: 白炽灯、卤钨灯、气体放电灯、钠灯、金属卤化物灯、氙灯、脉冲灯、 LED 光源, 激光等。

光学检测使用机器视觉做为检测标准技术,大量应用于LCD/TFT、晶体管与PCB工业制程上,在民生用途则可延伸至保全系统。自动光学检测是工业制程中常见的代表性手法,利用光学方式取得成品的表面状态,以影像处理来检出异物或图案异常等瑕疵。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5年中国光学检测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AOI自动光学检测设备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取代以前SMT炉前、炉后的人工目检作业,而且可以比人眼更精确的判断出SMT的打件组装缺点。但就如同人眼一般,AOI基本上也仅能执行物件的表面检查,所以只要是物件表面上可以看得到的形状,它都可以正确无误的检查出来,但对于藏在零件底下或是零件边缘的焊点可能能力有限,当然现在有许多的AOI已经可以作到多角度的摄影来增加其对IC脚翘的检出能力,并增加某些被遮蔽元件的摄影角度,以提供更多的检出率。

根据成像方法的不同,AOI又可分为三维(3D)AOI和二维(2D)AOI,三维AOI 主要用于物体外形几何参数的测量、零件分组、定位、识别、机器人引导等场合; 二维AOI主要用于产品外观(色彩、缺陷等)检测、不同物体或外观分类、良疵品检测与分类等场合。

在产业界用得最多的AOI系统是由相机、镜头、光源、计算机等通用器件集成的简单光学成像与处理系统。

对于大幅面或复杂结构物体的视觉检测,由于受到视场和分辨率(或精度)的相互制约,或生产节拍对检测速度有特殊的要求,单相机组成的AOI系统有时难以胜任,因此可能需要有多个基本单元集成在一起,协同工作,共同完成高难度检测任务。

随着集成电路和PCB印制电路板行业的发展,外加我国人工成本越来越高,电子制造企业出于对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的需求,加速了AOI检测设备替代人工的进程。在这种环境下,全球及中国自动光学检测设备得到快速发展。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AOI检测服务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2.3亿元。

2021年1-9月,全球AOI检测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数量分别为175项和22项,授权比重为12.57%。截止2021年9月14日,全球AOI检测行业专利申请数量为3480项。

目前,全球AOI检测大多数专利处于“审中”和“有效”状态,两者AOI检测专利总量分别为1144项和2305项,占全球AOI检测专利总量的33%和66%。PCT制定期内的AOI检测专利数量仅有42项,占全球AOI检测专利总量的1%左右。

本报告对光学检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是光学检测企业、学术科研单位、投资企业准确了解行业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市场机会,正确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必备参考工具。

了解更多产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5年中国光学检测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QK仁心康纳豆凝胶糖果:揭秘纳豆那些事儿!

进入三伏天以来,全国各地频频爆发高温预警。三伏天作为一年中气温最高、又潮湿、又闷热的日子,在这样的高温天气下,...

校服行业市场调研 校服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分析

校服作为学校规定的统一样式学生服装,其产品质量关系到每一位学生的身体健康,一直以来都是服装行业及社会大众关注的...

中国锡基合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中国锡基合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电子锡焊料被广泛应用在电子信息产业中,如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信、智能家居、...

2022全国电力交易市场规模与比重分析

电力现货市场,即在短时间内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实物交割。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建设稳步有序推进,多元竞争主体格局初...

2022中国物联网项目运行情况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物联网概念加快与产业应用融合,成为智慧城市和信息化整体方案的主导性技术思维。当前,物联网已由概念炒作、碎片化应...

2022年有机颜料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分析

有机颜料行业发展状况、有机颜料行业前景如何?随着我国有机颜料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国家对环保和安全的重视,未来我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