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市场点评

即烹类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 即烹类预制菜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分析

  • 2022年9月26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363 16
  • 繁体

与格力电器侧重预制菜的运销服务领域不同,格兰仕则是从老本行微波炉出发加入预制菜赛道。9月15日,格兰仕对外发布了全球首台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发售当日,在淘宝格兰仕旗舰店看到,此款家用预制菜微波炉已上线。据介绍,预制菜微波炉特点在于针对预制菜烹饪需求开发

预制菜源于传统的文化饮食,按照食用方式来划分,有即食食品、即热食品、即烹食品、即配食品。

即烹类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 即烹类预制菜行业市场发展空间分析

从预制菜规模来看。近年来,由于疫情影响以及冷链技术水平逐步完善,预制菜行业在餐饮和居家消费的推动下,迎来了行业风口。

早在9月7日,董明珠在一场探讨珠海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的座谈会上透露,格力电器将结合企业自身优势,成立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预制菜装备制造公司将注重研发、生产和运销服务,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与格力电器侧重预制菜的运销服务领域不同,格兰仕则是从老本行微波炉出发加入预制菜赛道。

9月15日,格兰仕对外发布了全球首台预制菜智能烹饪设备。发售当日,在淘宝格兰仕旗舰店看到,此款家用预制菜微波炉已上线。据介绍,预制菜微波炉特点在于针对预制菜烹饪需求开发电子变频器,使烹饪提速、菜品营养鲜美,解决预制菜烹饪痛点。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全球与中国即烹类预制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显示:

预制菜的走红,首先归因于其自身的独特属性。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是民生之根本,但日常生活中,不是每个人都有一手好厨艺。此外,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下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尤其在一二线城市,大多数人行色匆匆,甚至连吃饭都是忙里抽闲。既省时又省力,在这样的环境之下,“热一热,几分钟就能搞定一个菜”,预制菜的火,有其一定道理。

据统计,2021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达3136亿元,预计2022年我国预制菜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达到4151亿元,未来3-5年有望成为万亿级产业。即食、即烹、即热、即配的预制菜,成为了热词,预制菜行业站到了时代发展的“风口”。

疫情催化下预制菜行业供需两旺,市场渗透率有望加速提升,未来能够兼顾产品广度与深度的企业或迎来发展机遇。从长远看,预制菜想要实现“真香”,不仅需要尽快走出圈地自萌的怪圈,还需要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规范和加持。 2021年全国市场规模为3469亿元,预计2023年将突破5100亿元,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

目前国内预制菜渗透率仅为10%~15%,预计至2030年该数字将达到15%~20%,渗透率增长空间依旧较大。

本报告对于即烹类预制菜产品生产企业、经销商、行业管理部门以及拟进入该行业的投资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我国即烹类预制菜行业发展规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有学术和实践的双重意义。

了解更多行业数据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全球与中国即烹类预制菜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啤酒消费人群数据分析 啤酒消费需求及啤酒厂商发展现状分析

啤酒消费人群数据分析《天猫啤酒趋势白皮书》显示,18-24岁的Z世代为啤酒消费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男性和女性的同比增...

新疆优质强筋春小麦刷新全国高产纪录 核春115实现亩产724.14公斤

新疆优质强筋春小麦刷新全国高产纪录 核春115实现亩产724.14公斤9月24日,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

2022牛肉行业市场消费需求 牛肉市场前景分析报告

一、牛肉概述牛肉属于肉类食品,是世界第三大肉类消耗品,是指从牛身上获得的肉。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

2022中国智慧医院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随着2019年3月和2021年3月,智慧服务和智慧管理相关分级评估标准体系的发布,智慧医院构建的三大标准都已经落地,整体...

智慧社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智慧社区的市场规模将持续扩大

我国智慧社区管理领域的知名企业家、智慧社区科研专家徐长亮认为,运用“互联网+”技术,使传统行业与现代技术有机结...

即配类预制菜行业市场现状 即配类预制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预制菜指的是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类辅料,用现代化标准集中生产,经过分切、搅拌、腌制、成型、调味等...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