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深度分析

玩具销售旺季将至 玩具行业投资前景及行业全景调研

  • 2022年10月9日 WuYaNan来源:互联网 962 60
  • 繁体

我国自行生产的玩具大多以出口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水准。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玩具产量745.82万吨,出口达396.73万吨。

玩具销售旺季将至

每年11月到12月是全球玩具销售的黄金时期,对国内玩具厂商来说,眼下正是他们的出货旺季。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8月,出口美国玩具同比增长27.2%,出口墨西哥同比增长40%,出口日本同比增长32.3%,出口马来西亚和越南的增长都超过58%,中国玩具行业已经通过产业集群化的发展,形成了产业链的高度集中配套和高性价比的优势。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玩具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显示:

玩具行业投资前景及行业全景调研

我国玩具市场存在较好的发展空间和整合机会。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玩具行业产值为1493.4亿元,到2021年增长到了4656.1亿元。

我国玩具产业具有显著的区域分布特征,主要集中在广东、浙江、山东、江苏、湖南、江西、上海等地区,每一个玩具产业区域都形成了较为完整和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明显。在产品类型中,广东玩具企业以生产电动和塑料玩具为主;浙江玩具企业以生产木制玩具为主;江苏玩具企业以生产毛绒玩具、动物玩偶为主。从出口额来看,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江西是排名前五的省市。

我国自行生产的玩具大多以出口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中低档水准。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玩具产量745.82万吨,出口达396.73万吨。

随着品牌玩具企业的不断发展和扩张,中国玩具行业将走上内涵式增长的道路。从国外成熟玩具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玩具与动漫结合是玩具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一种创新盈利模式。该模式通过玩具与动漫结合,以动漫故事内容和形象提高产品附加值,并通过动漫形象的传播带动玩具销售,动漫衍生品玩具已成为IP价值链中重要的价值体现之一。

从细分产品来看,目前我国塑料玩具仍占据主导地位,2021年我国塑料玩具市场规模达778.77亿元,占比达51.05%;毛绒玩具市场规模148.28亿元,占比9.72%;电子玩具市场规模150.26亿元,占比9.85%。

中国玩具出口市场现状

自2016年以来,中国玩具出口已实现连续5年增长。2020年上半年,因疫情影响,中国玩具出口一度受阻,但随着企业复工复产顺利开展,自2020年下半年起,中国玩具出口再次进入持续增长轨道。

为了更好的对行业内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导向,今年5月17日,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发布了《2022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21年,中国玩具(不含游戏)出口额为46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8%,增速为近五年最高,出口表现靓丽。中国玩具第一出口目的地为美国,出口额为134.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7.3%,占中国玩具出口额的29.2%,占比比上年增长3.7个百分点。

想了解更多关于玩具行业专业数据分析,请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院出版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玩具行业市场全景调研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预测​市场规模将达到3314.80亿元 中国包装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全球环保可持续发展趋势也为包装行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环保绿色包装成为行业发展的共识。另外,随着全球经济...

白酒企业二季度普遍降速 中国白酒行业营销趋势分析

今年以来各地疫情反复,导致部分白酒消费场景缺失,在经过一季度春节传统旺季高增长后,白酒行业二季度业绩普遍承压,...

精密减速器市场分析 预计将突破60亿美元

一、精密减速器概述精密减速机,是一种动力传达机构,其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

2022年我国蔬菜的播种面积可达22356.35千公顷 蔬菜种植行业市场深度调研

我国是蔬菜大国,蔬菜产量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由于蔬菜种植能力和播种面积的不断提升,我国蔬菜产量从2017年的6....

中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中国二手车行业市场调研

近几年二手车呈现较快发展,从2014年的600万台一路上升到2021年的1759万台, 7年间增长了1100万台的规模,大幅增长的...

人工牛黄成为天然牛黄的主要替代品 人工牛黄市场需求及现状分析

人工牛黄,中药名。由牛胆粉、胆酸、猪去氧胆酸、牛磺酸、胆红素、胆固醇、微量元素等加工制成。为黄色疏松粉末。具有...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