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加显现,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加显现,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十三五”期间,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与日益加速的国内经济发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绿色低碳引领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工厂与绿色园区建设升级;绿色制造融合多产业共同发展,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产业集聚效应将不断增强,部分中小企业将实现突围;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保障节能环保产业有序发展。
从全球发展的大趋势看,世界能源正在全面加快转型,推动能源和工业体系形成新格局,绿色低碳发展提速,能源产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升,能源生产逐步向集中式与分散式并重转变,全球能源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低碳化、智能化、多元化、多极化趋势。我国要加快构建的,就是顺应世界大趋势、大方向的“现代能源体系”,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八个字,就是现代能源体系的核心内涵,同时也是对能源系统如何实现现代化的总体要求。
节能环保产业链
节能环保产业产业链上游主要是包括钢铁、电子、有色金属、塑料等在内的原材料供应商,这些行业为节能环保产品的生产及工程实施提供原材料,其价格波动直接影响节能环保产业的成本,进而对细分行业的利润产生影响。
节能环保产业产业链下游主要包括电力、钢铁、建筑、化工、机械制造、市政建设行业。工业部门和政府部门是节能环保的重要需求方。
近年来,纳米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不断创新和突破,为我国节能环保行业的技术创新发展带来诸多机遇。纳米新材料可以改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减少原材料施用,显著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应用在污染处理方面,提高污染物去除效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更是催生了智慧环保等新业态,解决了环境污染信息全面感知、环保数据高速传输,以及应急事件智能决策等传统环保工作痛点,使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创新。
节能环保行业迎来发展风口。根据《“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目前,各方瞄准绿色低碳转型新赛道,大型绿色产业集团也有望加速涌现。
节能环保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节能环保产业涉及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和服务等,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
随着节能环保产业战略地位的提高,节能标准日趋严格,用能单位“一体化”“一站式”“多领域”的服务需求,推动节能服务公司从技术研发、生产制造、设备配套、工程承包、咨询服务等全产业链进行整合,实现由传统单一要素向“一体化“一站式”的综合性服务转变。
目前提效节能相关的政策持续推出,行业内企业会大力持续投入技术研发、不断改进生产工艺,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之后,具有先发优势、技术优势的企业将继续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良好的口碑形象,加剧行业进行洗牌、横向整合加快,从而提高行业集中度。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6年中国节能环保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节能环保产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受国家经济发展、节能环保政策导向、行业技术创新等因素影响,我国节能服务行业整体发展迅速。根据中国节能协会数据,我国节能服务业总产值为5916亿元,同比增长13.3%,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1万亿元。
随着国家及地方政策的不断推进,节能服务产业不断发育,产业总产值不断增长,呈逐年上涨趋势。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达5222亿元,比“十二五”末期增长67.00%,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产业的企业总数达6547家,比“十二五”末期增长20.66%。2021年我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可达6385亿元,企业数量可达7108家。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节能服务行业总产值贡献率分别为59.2%、26.7%、14.1%,区域发展依旧不均衡,差距明显。根据节能服务业务开展的区域来看,节能服务公司业务分布表现很集中。“东多西少”的特点十分显著,北京、广东和山东的节能服务企业数量最多;而西藏、宁夏、青海、甘肃等省则相对较少。其中华东地区占比最大约为25%;其次为华南地区,占比为22%;华北地区,占比为19%。
2022年1月份发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提出,“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绿色发展是《中国制造2025》指导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中国制造2025》指出,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推广应用,我国将利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与装备,组织实施传统制造业能效提升、清洁生产、节水治污、循环利用等专项技术改造,开展重大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再制造、低碳技术产业化示范,必将大幅提高节能环保产业的渗透力。
未来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快速扩大,大气、水污染防治领域的传统市场将继续增长,土壤、固废等节能环保细分领域的市场空间正在加速释放,一些新兴领域治理需求带来的市场尚未得到充分开发。
“双碳”利好政策不断出台,节能环保行业再迎大利好,可重点关注可降解塑料、再生资源加工、节能设备、环境监测设备、污水处理、垃圾焚烧、VOCs治理等概念板块。
十四五”时期,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与日益加速的国内经济发展,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呈现出五大趋势:绿色低碳引领发展,能源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制造水平不断提升,绿色工厂与绿色园区建设升级;绿色制造融合多产业共同发展,新兴业态将不断涌现;产业集聚效应将不断增强,部分中小企业将实现突围;政策体系逐步完善,保障节能环保产业有序发展。
想要了解更多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前景,请查阅《2022-2026年中国节能环保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对我国节能环保市场的发展状况、供需状况、竞争格局、赢利水平、发展趋势等进行了分析。报告重点分析了节能环保前十大企业的研发、产销、战略、经营状况等。报告还对节能环保市场风险进行了预测,为节能环保生产厂家、流通企业以及零售商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和可借鉴的操作模式,对欲在节能环保行业从事资本运作的经济实体等单位准确了解目前中国节能环保行业发展动态,把握企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6年中国节能环保行业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愈加显现,国家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也不断加深。“十三五”期间,我国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节...
查看详情
一、农业信息化概述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生产、市场、消费以及农村经济...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生活意识的不断提升,女性消费者对卫生巾在功能、舒适、安全、健康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
近十几年,由于国际社会对节约能源、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迅速提高,生产高效电机已成为全球工业电机的发展...
互联网餐厅行业市场前景如何?目前,我国餐饮商户数量众多,其中个体商户居多,可见我国餐饮行业商户的连锁化和集中化8...
我国心电图仪心产业发展前景如何?电图仪能将心脏活动时心肌激动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心电信号)自动记录下来,为临床诊...
硅钢产业市场发展趋势怎么样?随着“十四五”规划的实施,预测未来五年取向硅钢表观需求量约1100万吨-1200万吨,增幅10...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