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带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术期刊的生产、传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术期刊生产、传播方式,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内容创作与审稿、宣传与营销模式以及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数字经济发展带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学术期刊的生产、传播过程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传统的学术期刊生产、传播方式,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内容创作与审稿、宣传与营销模式以及消费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
传统纸质学术期刊的出版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限制,出版周期较长,明显滞后于读者获取信息的需求。期刊数字化有效提升了传统纸质期刊出版效率和传播速度,逐渐演变为学术期刊出版和传播的主流形态,成为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数字出版作为重要的新兴文化业态,在国家大力推进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的背景下,在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内容编辑加工,并通过网络传播数字内容产品的一种新型出版方式,其主要特征为内容生产数字化、管理过程数字化、产品形态数字化和传播渠道网络化。数字出版产品形态主要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网络原创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动漫、网络游戏、数据库出版物、手机出版物(彩信、彩铃、手机报纸、手机期刊、手机小说、手机游戏)等。
数字出版产品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有线互联网、无线通讯网和卫星网络等。由于其海量存储、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已经成为新闻出版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出版业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数字出版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分析:
在全媒体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的当下,传统书报刊数字化业务的日渐式微,已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要求传统新闻出版单位积极适应信息化要求加大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力度、加快推进融合发展进程,探索产业新形态、研发新产品、开展新服务,提升产品质量与服务水平,增强传统书报刊企业在数字内容产业中的核心竞争力。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取得了较快进展。与此同时,由于存在投入成本高,盈利模式不成熟,相关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制约了数字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其生产力尚未得以充分释放。
1、数字出版产业整体规模全年达12762.64亿元
近年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蓬勃发展,2018年被列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2019年产业收入规模超过9800亿元,2021年,我国的数字出版产业在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的情况下,依然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实力。产业整体规模全年达12762.64亿元,比前一年增加8.33%,为“十四五”出版行业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在细分类别中,除互联网期刊、电子书等传统数字出版产业保持稳定增长之外,在线教育、互联网广告、数字音乐等产业呈迅猛发展之势。尤其是在线教育,2015年产值仅为180亿元,2021年产值已达2610亿元。
以网络文学为例,2021年该产业规模达358亿元,同比增长24.1%,读者规模则达到了5.02亿人,占全体网民的48.6%。不仅如此,网络文学IP全版权的运营影响了游戏、影视、动漫、音乐、音频等合计超过3000亿元的市场,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产业形态不断丰富,优质内容供给不断增强,已成为出版业发展的生力军和文化产业极具活力的领域。数字出版的蓬勃发展,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生动写照。
2、全国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数据,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2万亿元。在16个行业小类中,13个行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增长面达到81.3%。其中,数字出版、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和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30.3%、21.6%、18.6%、16.9%和10.2%。
这十年来,数字出版意识形态主阵地地位更加凸显。特别是自2018年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以来,党管出版的原则得以进一步确立,数字出版意识形态主导地位日益重要。
3、数字化阅读方式日益多样
数字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健全。数字化阅读方式日益多样,成为助力全民阅读工作的重要力量。2021年国民数字化接触率达到79.6%,三成以上的民众成为有声阅读的拥趸。有声读物不仅拓展了人们的阅读场景,也为老年人、视听障碍者阅读提供了极大便利。电子阅报栏(屏)等、有声读书墙等数字阅读终端出现在书店、商场、学校、企事业机关单位、医院等场所,为在全社会营造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浓厚氛围作出积极贡献。作为文化惠民工程的重要载体与抓手,数字农家书屋建设持续推进,智能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电子书报刊、有声读物等数字资源供给日益丰富,在培养农民阅读爱好,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助力共同富裕注入强劲动力。
4、数字出版“走出去”不断深入
数字出版“走出去”不断深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国家战略,依托丝路书香出版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等国家出版走出去重大工程项目,数字出版成为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和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走出去”迈出稳健步伐,电子书、数据库、网络文学、有声读物、游戏等一批优秀数字出版产品走出国门,并逐渐形成了产品走出去、版权走出去、品牌走出去、企业走出去、模式走出去的格局,海外传播力、影响力不断增强,实现了从作品、平台到产品、模式的全方位输出,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中表现突出。
未来,中国的数字出版产业有以下新趋势:一是数字内容精品化趋势日益明显;二是媒体融合迈向纵深发展;三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日益深化;四是5G将为出版融合创新提供广阔空间;五是知识付费将迎来发展拐点;六是数字内容产业将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七是业态复合化趋势渐显;八是电子竞技将成为产业融合新节点。
数字出版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数字出版行业的国内外发展概况、行业的发展环境、市场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组群、竞争因素等)、产品价格分析、用户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主导驱动因素、行业渠道分析、行业赢利能力、行业成长性、行业偿债能力、行业营运能力、数字出版行业重点企业分析、子行业分析、区域市场分析、行业风险分析、行业发展前景预测及相关的经营、投资建议等。报告研究框架全面、严谨,分析内容客观、公正、系统,真实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数字出版行业的市场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想要了解更多数字出版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数字出版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本报告为中研普华公司独家首创针对企业上市融资提供前期指导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企业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顺利上市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目前,中研普华公司已经成功协助国内数十家企业成功上市,其招股说明书均引用中研普华公司提供的权威市场数据,充分帮助企业明确市场定位、树立行业地位,为其上市融资起到了积极作用!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数字出版市场投资机会及企业IPO上市环境综合评估报告
中小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金融去杠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我国金融体系以间接融资为主,中小企业规模小,缺乏有效的抵押和担保,经营风险高,难以获得银行贷款支持。金融机构对...
查看详情
我国电容器行业自从上世纪80年代发展以来,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容器市场,占全球市场比重超过七成。中国电容器行...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品健康逐渐成为居民关注重点,龟苓膏营养丰富,备受国内居民...
5G行业市场多大?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5G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主流网络,5G技术正在由研发转向大规模部署,5G发展5...
特色旅游行业市场投资机会在哪?特色旅游除了与观光旅游、度假旅游都具有为旅游者提供食、住、行、游服务的共性之外,,...
大蒜行业发展现状如何?大蒜,为百合科葱属植物的地下鳞茎。大蒜整棵植株具有强烈辛辣的蒜臭味,蒜头、蒜叶(青蒜或蒜...
水电大省云南再度传出限电消息。这也是继2022年9月的两轮限电之后,云南地区第三轮大规模限电。一公司在云南的部分生6...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