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2022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发布 工信部近期将发布实施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名单。从科研创新看,百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由上一年度的2.8%进一步提高到2.82%。

2022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发布

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上发布了2022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名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轻工企业2022年度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营业收入利润率、税收占利税比重、研发投入及营业收入增速六项指标进行统计,最终评选出2022年度中国轻工业百强企业,分布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涉及家电、食品制造、酿酒、造纸等41个轻工行业,其中8家企业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从营收和利润看,2022年,轻工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达3.6万亿元,占整个轻工业的14.8%;利润总额3436亿元,占轻工业的22.5%。轻工百强企业利润率达到9.5%。从科研创新看,百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由上一年度的2.8%进一步提高到2.82%。

7月20日,在以“迈向世界一流企业,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为主题的轻工业百强企业高峰论坛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表示,轻工业市场化进程早、国际化程度高、国际竞争优势显著。轻工百强企业要争创世界一流指标体系、世界一流创新能力、世界一流智造能力、世界一流价值能力、世界一流管理能力,领航轻工企业发展,迈向世界一流企业。

张崇和表示,世界一流轻工企业应该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市场规模领先,能够全球化配置生产要素和市场资源;二是品牌价值突出,具有全球化认可度和核心溢价能力;三是创新驱动强劲,能够引领行业前进方向和构建先进科技策源地;四是社会责任担当,在绿色低碳和社会公益方面赢得社会认可和公众赞誉。这些特征,可以通过企业的营收利润、品牌价值、研发强度、专利数量、进出口总额、碳排放核算、慈善捐赠等指标进行科学量化。轻工百强要领航轻工企业,探索建立适应消费品行业特征、能够进行国际化比较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指标体系,为轻工优势企业迈向世界一流提供指标指南。

同时,他表示,轻工百强企业要领航轻工企业,还要跟踪世界最新技术,倍增研发投入,全球选用人才,打造先进科技策源地,努力争创世界一流的创新能力;采用仿真模拟、新型传感、人工智能、机器人、3D打印等数字技术,生产智慧轻工产品,推动消费品创新升级。要抓住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实现弯道超车,建设世界一流的智能制造能力;加强工业设计,强化文化赋能,提升产品品质,扩大在线传播。要落实“双碳”目标,热心社会公益,努力提高企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培育世界品牌,争创世界一流的价值能力;向世界先进企业学习,借鉴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现代治理能力,做优存量,做大增量,科学运营,有效监管。要发挥好企业家作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文明办企,现代治理,共创世界一流管理。

轻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作为重要的消费品工业,十年来,不断涌现的消费新热点进一步带动轻工业扩大消费,提振出口,加快发展。绿色消费、体育消费、健康消费、数字消费……新时代、新理念、新市场、新机遇,我国轻工业正在市场建设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不断发挥着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作用。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轻工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轻工行业是制造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生产消费品,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服装、家居用品、化妆品等日常消费品。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所生产的产品大多数体积较小,重量较轻,生产流程也较简单,工艺要求通常不高,生产效率相对较高。

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轻工业与重工业相对,也互有交叉。轻工业与人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根据新版《轻工行业分类目录》,轻工行业共分为18个大类行业。代表为服装工业、家具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和食品工业等。

轻工业是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的主要来源,按其所使用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和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产业集群有集聚效应、关联效应和扩散效应,能提高区域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运输成本,促进区域创新,带动上下游关联产业发展,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品牌竞争力和优化产业结构,并增强集聚体整体竞争力。

轻工业的特点是消费频次较高,生产数量大,市场需求量大,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性和生产效益,对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工信部等5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产业链、品牌竞争力、科技创新力等多个维度助力轻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绿色智能家电消费的若干措施》;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高质量供给促进品质消费。

工信部发布《关于加快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5年,现代轻工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重点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较2020年增长10%。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年均新增100项左右升级和创新消费品。

根据征求意见稿,到2025年,行业经济稳定运行,工业增加值增速稳定在全国工业水平之上,利润年均增长5%左右,重点行业利润率保持在6%以上,主要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保持基本稳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

同时,品牌竞争力大幅提升,培育一批消费引领能力强、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轻工产品品牌。百亿元以上品牌价值企业超过100家,重点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轻工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轻工业同样在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市场品牌等方面取得了极大的进展。

当前全球经济愈加全球化和数字化,轻工业的发展方向趋向于绿色、环保、高科技、高附加值和高品质。

工信部近期将发布实施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

在7月19日国新办举行的2023年上半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上半年,消费品工业整体呈现企稳回升态势,电动自行车、冰箱、空调等产品产量呈两位数增长。近期工信部将发布实施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稳住家居用品、塑料制品、皮革、食品等重点行业,充分激发内需潜力,积极促进出口优势,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消费品工业是我国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满足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陶青介绍,今年上半年,随着扩内需促消费政策的深入实施,国内消费场景逐步恢复,物流水平快速回升,“大健康”“可持续”等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消费市场正在逐步复苏。

据悉,工信部将进一步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夯实扩大内需战略供给基础。其中,将于近期发布实施轻工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稳住家居用品、塑料制品、皮革、食品等重点行业。巩固消费品传统产业的优势地位,前瞻布局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积极培育行业新的增长点。

陶青同时表示,工信部将全力以赴保民生,多措并举扩消费。其中,将持续开展疫苗、药物等重点医疗物资生产调度,保障常态化的物资需求。加快小品种药集中生产基地建设,开展短缺药品生产供应监测,保障市场有序稳定供应。组织研究机构、行业协会和有关地方开展好2023年“三品”全国行活动,发布推广百项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持续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促消费活动。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3-2028年中国轻工市场深度全景调研及投资前景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蚂蚁集团:外国人在中国已可用支付宝支付 阿里巴巴2023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

蚂蚁集团:外国人在中国已可用支付宝支付7月21下午消息,随着成都大运会、杭州亚运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境外游客来到中...

迎峰度夏步入关键期 多方加大电力保供 1-6月份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分析

迎峰度夏步入关键期 多方加大电力保供当前,迎峰度夏步入关键期,国内电力供应保障有力,全国统调电厂存煤达到1.99亿...

2023上半年硅片价格基本腰斩 光伏硅片企业二季度利润环比暴跌

近期,多家光伏行业上市公司披露了202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上游硅料、硅片企业选择了大面积“沉默”,而下游电池、组件...

我国家族信托业务加快扩容 一季度信托业实现利润总额217亿元

我国家族信托业务加快扩容据报道称,我国家族信托业务正在加快扩容。根据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推动生命科学行业创新发展 生命科学行业发展前景投资分析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研究层次涉及分子、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群体及部落和生态系统。既探究生命起源、进化等...

助力苗木产业数字化转型 苗木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工程已成为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绿化苗木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绿化苗木被广...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