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生物育种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生物育种
生物育种是一种生物学技术,具体指通过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等原理培育生物新品种的过程,在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和基因调控的基础之上,进行有遗传改良目标的现代生物育种体系,包括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细胞工程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定位于打造全区生物育种创新引领型新高地、全国种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种业生物育种“硅谷”,将重点围绕玉米、大豆、水稻、饲草、菌类等主要农作物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和产业化发展,针对优质、高产、高抗等重要性状,加快实现基因转化与选择突破,根据不同作物和生产实际,探索生物育种多元化开发机制和成果转化模式,建设生物育种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示范基地,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如果你想了解生物育种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3-2028年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生物育种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生物育种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近期,兴安盟创建的“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成功获批,这是全国首个生物育种领域技术创新中心,也是兴安盟获批的首个自治区级技术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是科技领域的重大平台载体,目前,全区仅有9家自治区级创新中心,包括本次兴安盟获批的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
内蒙古自治区生物育种技术创新中心的成立,将进一步促进兴安盟创新主体与科技兴蒙“4+8+N”合作主体的协同创新,强化与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生物育种领域专家的合作,将生物育种领域的技术、人才、成果等各类优势资源集聚兴安盟。
从市场分布区域来看以美国和中国为主,其中美国的种子市场占比在35%以上,其次是中国的市场占比约为23%,相比之下其他国家的种子市场份额占比较小。在全球种子行业的主要企业方面来看,大规模的企业数量约为10家左右,平均市场销售收入大于5亿美元,其总体市场占比超过50%,位于二线的企业数量约在40家,销售收入维持在1到5亿美元,在第三梯队的种子企业数量最多,但是大多数的企业年销售收入低于1亿美元,整个全球生物育种市场呈现龙头企业主导市场的局面。
此外,转基因生物育种的落地对于种业来说是一次彻底的产业变革。同时,要进一步巩固粮食安全,应关注拥有优质土地资源类上市公司。此外,扎实从事农业技术服务类企业有望充分获益乡村振兴浪潮。
2023年是我国种业振兴行动正式开展的第三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多位种业专家及行业人士认为,2023年,在种业振兴政策和行业周期景气度的加持下,随着转基因商业化的有序推进,种业龙头企业凭借强大的科研和资金实力,通过内生性增长和外延式扩张,有望进一步做大做强。
随着全球各国对植物蛋白质、蔬菜和杂交小麦的需求量持续增加,预计未来全球生物育种的市场渗透率将持续提高,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加的态势。
2022年全球植物蛋白质市场规模约为220亿美元,预计2023年底将达到250亿美元;全球蔬菜种子市场规模约为104亿美元,预计2023年底将达到120亿美元;全球杂交小麦种子市场规模约为12亿美元,预计2023年底将达到15亿美元。
根据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种业企业数量为8700家。不过,种企的数量从2017年开始反弹,截至2020年底,我国持证种企数量在6000家左右。在农作物种类上看,国内经营玉米的种企数量占比最大,占比约28%;其次是小麦,种企数量占比约21%。经营水稻的种企包括杂交和常规水稻,合计占比约18%。
农业领域三笔重磅投资相继落地:通用型生物育种平台“博瑞迪生物”融资近亿元,可食用微生物合成蛋白研发商“昌进生物”斩获1.4亿人民币融资,农作物智能种植决策服务提供商“爱科农”融资1亿人民币。
生物育种产业链上游为育种研发机构,中游为种子繁育(生产)、加工、包装机构,下游为推广和销售机构。大型育种公司凭借雄厚的科研和资金实力,以市场为导向,形成的集科研、生产、推广、销售于一体的模式,即“育繁推”一体化模式,这是育种产业链发展的趋势。
国内种子企业来看,先正达和隆平高科均排名全球前十,成为中国跻身全球一线的种子企业。二线企业中国较多,收入规模差距较小,北大荒垦丰、江苏大华、荃银高科、中种集团及登海种业入围二线。
中央“1号文件”,进一步对种业进行了全面部署,包括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加快推进育种创新等。我国种子市场品类结构来看,玉米、水稻、小麦占据主要地位。2020年,玉米、水稻、小麦、马铃薯、大豆种子市值占比分别为22.9%、18.1%、13.3%、11.8%、3.5%,合计约 69.6%。2021年,我国农作物商品种子使用量达到955万吨,保持连续增长的态势,其中小麦、水稻、玉米是最主要的商品种子单一需求来源。
预计全球种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速为2.6%。根据Kynetec统计数据,全球种业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435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46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预计2025年整体市场规模将增至527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目前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较分散,与海外种业龙头还存在规模差距。
我国种业市场规模达1180亿元,体量庞大,排名全球第二。但行业集中度较低,前五大公司市占率仅11%。目前,国家将“种子保卫战”提上行动日程,已经对我国的生物育种开始战略性布局。
生物育种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国家政策支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生物育种行业的发展,如《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粮食安全规划》《国家中长期农业农村发展规划》《国家中长期种业发展规划》等,为生物育种行业提供了政策导向和资金支持。
市场需求旺盛。随着中国人口的增长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对粮食、蔬菜、水果、畜禽等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品质、安全、营养等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为生物育种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改《种子法》的决定,全面强化了品种权的保护力度,我国正式迈进种子市场化阶段。
国内产业发展不平衡。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技术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发展差距,如东部地区的生物育种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水稻、玉米等作物的生物育种水平明显高于小麦、油菜等作物,基因工程等高端技术的应用明显低于杂交育种等常规技术,这限制了中国生物育种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更多生物育种市场调查消息,请点击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生物育种行业发展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生物育种行业研究报告主要分析了生物育种行业的市场规模、生物育种市场供需求状况、生物育种市场竞争状况和生物育种主要企业经营情况,同时对生物育种行业的未来发展做出科学的预测。中研普华凭...
查看详情
厨房设备,就是指放置于厨房或是供烹制使用的设备、工具的使用通称。厨房设备一般包含烹制加温设备,如炉灶类:燃气炉...
盐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也是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广泛应用于化工、轻工、纺织印染、冶金、食品加工等国民经济的...
为响应双碳目标,同时风光发电成本的下降推动了绿氢的发展,绿氢对灰氢/ 蓝氢的替代是未来势在必行的方向。化工领域...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羊绒生产国和出口国,羊绒产量和世界贸易量均占全世界的70%以上,而且质量上亦优于其他国家。羊绒...
水玻璃行业概述水玻璃,俗称“泡花碱”,又称可溶性玻璃,是由碱金属氧化物和二氧化硅组合而成的一种能溶于水的金属硅...
一个或多个承租人为了满足居住、用于商业用途或商住两用的意愿而租用一个单间或整套房间行为称为租房。通常有:政策性...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