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2024年海洋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海洋能​面临的形势​分析

2024年海洋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海洋能面临的形势分析

海洋能是指蕴藏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温差能、盐差能等。这些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的特点,对地球的气候调节、物质循环和生态系统起着重要作用。

海洋能行业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交互作用而形成,包括海洋能发电、海水淡化与盐湖资源、海洋石油与天然气勘探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开发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

海洋能作为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形式,将在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全球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长,海洋能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形式,将成为国际能源合作与交流的重要领域。

未来海洋能行业将继续进行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提高能源转换效率,降低成本,拓展应用领域,以满足市场需求。

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8年版海洋能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咨询报告分析

第一章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 国内海洋能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内海洋能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海洋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数量众多的海岛,推进海洋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我国能源转型有着重大影响。

(一)海上风电

图表:2021-2023年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量(单位:万千瓦)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量为3650万千瓦,同比增长19.8%,占全国风力发电总装机量的8.5%;2023年,新增海上风电装机量为604万千瓦,超过除2021年外的其他历史年份。2023年,我国海上风电建设节奏前慢后快,多省市推进项目竞争性配置,呈现从近海向深远海、从单体项目向大基地转变的趋势。

预计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超过1000万千瓦,其中,广东、山东、浙江、福建的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将排名前列,辽宁、广西建设节奏增快,海上风电大基地建设逐步成型。

(二)潮汐能

我国潮汐能资源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福建和浙江为主,其次是长江口北支(属上海和江苏)和辽宁、广东,其他省区则较少。经过50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我国已经建成了70多座潮汐电站,在规划设计、装备制造、施工运营等各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具有发展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的技术条件。2010年开始,在国家海洋能专项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完成了多个万千瓦级潮汐电站的可行性研究,实现了潮汐发电设备的优化和开发,并在江夏潮汐电站扩建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同时针对新的潮汐能技术展开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三)潮流能

潮流能资源浙江最多,约占全国的二分之一以上,其次是台湾、福建、辽宁等省份,约占全国总量的42%。目前,我国有30多个潮流设备正在研制中,其中10多个已经通过了海上试验。国内潮流能技术研发主要集中在提高转换效率、降低发电成本、提高可靠性和维护能力等方面。

(四)波浪能

我国波浪能密度分布,浙江中部、台湾、福建省海坛岛以北、渤海海峡密度最高,其次是西沙、浙江的北部和南部,福建南部和山东半岛南岸等能源密度也较高,资源也较丰富。经过多年的发展,波浪能技术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开发了40多种不同的波浪能装置,达到了百千瓦级的装机容量,如国家海洋技术中心的摆式波浪能装置,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的鸭式、鹰形波浪能设备等,并在波浪能的核心技术研究上取得重要突破。目前我国的波浪能技术正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发展,但从海上试验的结果来看,在发电功率等方面仍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二、国内海洋能产业发展趋势

据估算,每年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为17.8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500-1000亿度,但因其分布很分散,能利用的甚微。地热能资源指陆地下5000米深度内的岩石和水体的总含热量。其中全球陆地部分3公里深度内、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能资源为140万吨标准煤,一些国家已着手商业开发利用。世界风能的潜力约3500亿千瓦,因风力断续分散,难以经济地利用,今后输能储能技术如有重大改进,风力利用将会增加。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等,理论储量十分可观。限于技术水平,现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当前由于新能源的利用技术尚不成熟,故只占世界所需总能量的很小部分,今后有很大发展前途。

海上风电紧邻负荷中心,海上风电逐渐走向深远海,新建输电设施成本较高,而利用现成的天然气管道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同时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海上油气、海水淡化,氢能、储能多种能源综合开发利用融合发展,有助于提升海域利用效率,推进海上风电制氢等综合应用,是海上风电的重要发展方向。

《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撑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动海上风电项目开发与海洋牧场、海上制氢、观光旅游、海洋综合试验场等相结合,力争到2025年底累计建成投产装机容量达到1800万千瓦。浙江省在《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探索海上风电基地发展新模式”,集约化打造海上风电+海洋能+储能+制氢+海洋牧场+陆上产业基地的示范项目。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将加快开发漳州外海浅滩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布局海上风电制氢等氢能产业基地,发展氢燃料水陆智能运输装备,构建形成“制氢—加氢—储氢”的产业链。

三、国内海洋能产业面临的形势

近年来,我国海洋可再生能源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主要原因如下:

(1)我国海洋能源总量巨大,但分布分散、不均,能流密度低,能量变化大,利用效率不高;

(2)海洋能利用技术是海洋、蓄能、土工、水利、机械、材料、发电、输电、可靠性等技术的集成,目前尚不成熟,致使一次性投资大,与常规能源利用相比,经济性不好,影响海洋能利用的推广;

(3)开发政策不明确,类似江厦潮汐电站的试验性电站较少,科技创新投资力度小;

(4)科研人员的人才结构不合理,科技队伍高龄化,学科带头人少。

海洋能源发电在世界各国宏观政策的支持和外部环境的推动及资金的扶持下,经过多年的科研与试验、开发与利用,已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生产基础,但仍存在着投资大、规小,获益能力低等问题,还不具备市场竞争能力。根据海洋能源的发展现状,为促进我国海洋能的产业化开发,未来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一)海洋新能源开发应统筹规划

应该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明确海洋新能源的长期发展规划,确定发展重点。我国潮汐能电站目前技术比较成熟,但是面临海岸线紧缺、潮差不够大等先天资源不足以及与港口、交通运输和海洋渔业的矛盾突出、社会综合效益不足等难题,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因素限制了我国潮汐能电站的规模化发展前景。

(二)海洋油气业安全应急需跟上

中国深海油气业在与外资合作开发国能海洋油气资源的同时,也主动与别国开采国外的石油资源,但是总体来说,中国深海资源开发方面的国际程度仍然较低。未形成大规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趋势。

(三)海洋能源开发需海洋权益安全保障

海洋能源开发离不开海洋政策、海洋管理、海洋法律体系、海洋权益等多方面的保障。在国家层面,海洋发展的趋势是促进跨部门、跨行业、跨学科的海洋和海岸带综合管理机制,以整合各行业、各部门的涉海规划和活动。专家认为,尤其要重视海洋权益安全对海洋能源开发的保障作用。

(四)海洋能源科研体制亟待创新

家医药管理数海洋新能源的利用方式尚处于基础研究阶段,我国海洋能开发研究机制还不适合海洋能开发的客观现实,存在宏观政策不稳定、国家投资强度不够、研究队伍水平不高、评价机制不科学等问题。

欲知更多关于海洋能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投资前景规划,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4-2028年版海洋能产业政府战略管理与区域发展研究咨询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4年中国医疗DR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中国医疗DR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医疗DR,即数字化X射线(Digital Radiography),是医学影像领域中X...

2024年中国医疗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

2024年中国医疗医药行业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分析医疗医药行业是指从事药品、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

中国绿色蔬菜行业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之一,可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也...

3000亿白酒股市值单日蒸发近40亿元 中国汾酒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减持计划抛出后,山西汾酒5月21日股价开盘下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3%,截至收盘,其股价为261.33元/股,单日跌幅为1....

国内车险欺诈呈现四大趋势 车险行业市场现状及前景趋势分析

保险欺诈手段复杂隐蔽且不断变化,如伪基站、打码平台、积分墙等让保险公司难以防范,且欺诈方式灵活多变、迭代迅速。...

中国智能坐便器行业市场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产品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其中,智能坐便器以其独特的舒适...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