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资讯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资讯 > 行业经济

中国注射器出口数量情况 注射器生产企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 2022年5月31日 zengyan来源:互联网 1312 86
  • 繁体

注射器出口数量情况、中国未来一次性注射器的巨大发展机遇如何?中国为制造大国之一,注射器出口数量多于进口数量。2020年中国注射器出口数量为1555843.8万个,同比增长5.6%;注射器进口数量为110775万个,同比下降7%。

中国注射器出口数量情况

注射器出口数量情况、中国未来一次性注射器的巨大发展机遇如何?中国为制造大国之一,注射器出口数量多于进口数量。2020年中国注射器出口数量为1555843.8万个,同比增长5.6%;注射器进口数量为110775万个,同比下降7%。2020年中国注射器出口数量最多地区为墨西哥308618954个,其次注射器出口至美国地区为265147951个;中国进口注射器数量最多地区为美国2132573952个;其次是从俄罗斯联邦进口注射器数量为744757052个。

与其他医疗器械产品相比,一次性注射器行业进入技术门槛较低,我国一次性注射器生产企业数量较多,全国绝大部分省市均有分布,江苏、浙江、上海、广东、山东等地是我国一次性注射器企业的主要集中地。我国生产的一次性注射器出口到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北美、西欧、俄罗斯、南美是主要出口地。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注射器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我国医疗部门年消耗一次性注射器的150亿支,输液器130亿支。一次性注射器采用高分子聚丙烯材料制成的,其结构为芯杆、活塞、外套三件及注射针组成。针头注射器是经环氧乙烷进行灭菌,无菌、无热源,是最常用的医疗器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器械市场,我国对一次性活塞注射器的需求十分巨大。

我国医疗生产行业起步较晚,但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老龄化加剧,人民健康意识增强,推动了我国一次性注射器市场的快速发展。此类医疗器械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之一。

中国未来注射器发展分析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医疗体系完善空间大,医疗投资增长,医疗消费结构调整,医疗体系完善等都在加速一次性注射器市场的发展,因此潜在市场仍然非常广阔,这将成为中国未来一次性注射器的巨大发展机遇。

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早在15世纪,意大利人卡蒂内尔就提出注射器的原理。主要用针头抽取或者注入气体或者液体。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

注射器生产企业上市公司有哪些

康德莱

天华超净

楚天科技

山东药玻

5月26日注射器概念板块跌幅达2%

5月26日9点53分,注射器概念板块指数报1120.09点,跌幅达2%,成交3.62亿元,换手率0.29%。板块个股中,跌幅最大的前5个股为:东富龙报31.01元,跌3.40%;迈得医疗报19.70元,跌3.29%;康德莱报15.62元,跌3.16%;万邦德报8.51元,跌2.41%;阳普医疗报6.67元,跌2.34%。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注射器市场投资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上升至49.6% 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上升至49.6%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今天(31日)联合发布5月份...

管理培训行业市场需求与市场规模分析

管理培训主要是指各种以提高企业及政府机构管理者组织管理技能为目的的教育活动。以提高管理技能、提高生产运作效率为...

少了榜一大哥 主播还能年入百万吗?未来网络直播需求与市场预测2022

少了榜一大哥 主播还能年入百万吗?5月7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规范网络直播打赏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其中规1...

2022年剧本杀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剧本杀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2021实体剧本杀消费洞察报告》显示,预估到2021年中国实体剧本杀市场规模将达15...

2022年轻食代餐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轻食代餐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进入中国十几年,“舶来品”轻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熟知并选择。零糖零脂概...

2022年首店经济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首店经济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首店”是指在行业里有代表性的品牌或新的潮牌在某一区域开的第一家店,如全球...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