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档音乐剧全产业链文化推广节目,《爱乐之都》的全部录制日前已经完成,“爱乐之都欢唱巡演季”全国巡演也将启动。“团队的短期目标,是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这些‘宝藏’音乐剧演员,带动线下音乐剧的市场和票房;中期目标是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
音乐剧行业现状,音乐剧行业前景如何?近年来,国内音乐剧市场随着产业各链条的发展,推动票房、观众人次的上升,热门国产原创演出作品的数量也有所增加,让从业者们看到了音乐剧的想象空间。预计未来中国音乐剧进口量将会呈继续增加趋势,但增幅不会太大,第一,因为国外文化差异的原因和一定的语言障碍,国内观众接受国外的音乐剧需要一定的时间,第二,随着文化产业的推广,国内本土音乐剧的产量将会越来越多,甚至会出口至国外。
国内音乐剧市场若想根扎得深、扎得稳,仅靠海外引进的音乐剧难以持续,关键还在于推出优质的国产原创作品,同时围绕产业链条进行布局,才能让市场真正坐得稳。现阶段,这已愈发引起国内从业者的重视。
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音乐剧行业运营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作为国内首档音乐剧全产业链文化推广节目,《爱乐之都》的全部录制日前已经完成,“爱乐之都欢唱巡演季”全国巡演也将启动。“团队的短期目标,是让观众在最短的时间里认识这些‘宝藏’音乐剧演员,带动线下音乐剧的市场和票房;中期目标是让更多的人才加入到这个行业,形成一种集体的效应;长期目标则是推动产业发展,让上海这座‘爱乐之都’真正成为‘东方的百老汇’。”东方卫视副总监、节目组总制作人施嘉宁,期待着节目7月15日播出总决赛后所产生的长尾效应。
从2021年开始筹备到录制完成历时大约300天,节目见证了大半个中国音乐剧行业的共同助力。在上海音乐学院院长、歌唱家廖昌永看来,在荧屏上用通俗易懂的方式科普音乐剧知识,这有助于让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要珍惜这样一个平台,珍惜这样一个机遇,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为音乐剧在中国、在世界的发展作出贡献”。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国家一级导演、剧目导演何念则表示,创作需要土壤,正因为上海有着浓厚的音乐剧文化、成熟的音乐剧市场,所以这档聚焦音乐剧的节目才会在上海生成,也为城市文化发展、音乐剧产业链条发展起到更多助推作用。
音乐剧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虽然音乐剧和歌剧、舞剧、话剧等舞台表演形式有相似之处,但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歌曲、对白、肢体动作、表演等等因素给予同样的重视。音乐剧在全世界各地都有上演,但演出最频密的地方是美国纽约市的百老汇和英国的伦敦西区。
音乐剧是20世纪出现的一门新兴的综合舞台艺术,集歌、舞、剧为一体,广泛地采用了高科技的舞美技术,不断追求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的完美结合。同时,西方的音乐剧在百年多的商业表演经验中总结出了一套成功的市场运作手段,并且创作出一系列老少皆宜的优秀剧目,使这一艺术形式突破年龄、阶层等客观因素的局限,广受观众的喜爱。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西区故事》、《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猫》、《歌剧魅影》、《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Q大道》等等。
利用"一带一路"战略契机,加快文化产业"走出去"步伐,探索培育共享型、出口型文化,促进多元文化交流互通,共同发展,打造文化共同体,是历史必然选择,也是提高国家软实力、振兴文化产业的必然选择。
当音乐剧演员在荧屏上实力闪耀,他们如何看待这个充满挑战的平台?被誉为上海音乐剧市场“票房担当”的演员叶麒圣表示,在电视上展现音乐剧内容,对自己而言是一种学习和成长,能在舞台上讲好音乐剧的故事也是身为演员的责任。资深演员夏振凯透露,节目中短短五六分钟的表演,往往需要十几天、二十几天甚至一个月的排练。“我们花这么多时间去做这件事,很珍惜,也觉得很幸福。”
从荧屏上种下种子,到线下演出持续吸引观众,上海音乐学院音乐戏剧系系主任安栋教授对后续长尾效应同样充满期待。他透露,在担任节目音乐总监的过程中,自己对音乐剧人才培养、行业发展,以及音乐剧的国际化标准有了更多的思考。“今年底,上海音乐学院也将举办首届上音国际音乐剧节,联合国内各大高校,和演艺集团、SMG等等通力合作,完善包含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一条龙全产业的多元布局。”
2021年被很多人视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爆发年。由于国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国外引进音乐剧受到影响,国内原创音乐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原创音乐剧这两年不断创新和突破,越来越多的机构开始孵化音乐剧,如《重生》的出品方之一就是腾讯影业。包括主旋律项目在内,原创音乐剧有了更多机会,“黑马”频现。
音乐剧作为外来文化,国内还未形成滋养非本土艺术的土壤,对音乐剧的理解尚停留在歌舞剧的认知上,创作者在音乐剧制作上容易生搬硬套以前歌舞剧的“老一套”,仅仅将歌曲和舞蹈凑在一起,但并没有让二者有机结合,产生新的闪光点。欧美国家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创作、制作、演出、推广音乐剧已有近百年或数十年的历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演出模式,而我国的原创音乐剧近些年才起步,产业体系还在探索之中。从短期来看,明星效应的确带领音乐剧走出了圈层,但也只是在圈层边缘试探,粉丝目光始终聚焦在明星身上而并非产业,这对于整个音乐剧行业来说并非健康的发展方式,音乐剧演员的专业度仍需进一步提升。
现今上演的许多优秀音乐剧中,IP改编剧占到了相当大的比重。优质IP剧能发挥产业链的孵化作用,开拓市场空间的可能性也更大。一些机构已经摸索出了一套相对成熟的经验。例如根据网红游戏IP开发的音乐剧《阴阳师》,根据东野圭吾畅销悬疑小说开发创作的中文音乐剧《白夜行》,根据著名歌手李宗盛、周杰伦歌曲开发创作的音乐剧《当爱已成往事》《不能说的秘密》等,根据热门影视剧改编创作的音乐剧《灵魂摆渡之永生》等,都是市场成功的案例。
2021年音乐剧市场全年票房收入为10.02亿元,高于音乐会、舞蹈等传统品类票房收入。对比明显的是,音乐剧在早些年被归类到戏剧这一大范围中,并没有单独统计。沉浸式、环境式演出也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演出品类。这类演出打破舞台的界限,演员和观众近距离相处,剧目就在观众身边上演。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资本机构也相继入局,内地在演音乐剧机构已达到约80家,其中在北京注册的音乐剧演出机构就有33个。但国内音乐剧市场若要实现发展,人才困局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且现阶段音乐剧市场不仅缺乏表演人才,其他环节的专业人才同样匮乏,需要完善整个培育体系。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演出市场消费主力是18至39岁的年轻人,在购票用户中占比高达76%,年轻群体对演出行业的影响力瞩目且可观。《北京市夜消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七成居民在夜间选择美食餐饮行业,餐饮与电影和演出类活动成为支撑北京夜经济的主要内容。时间剧场以莎翁经典戏剧为蓝本,用当下最贴近年轻人的表现形式,来呈现一版洋溢青春气息的《威尼斯商人》,将音乐剧做为载体,在美妙歌声中回溯百年前的威尼斯,又以沉浸式酒吧设计,让观众在观剧的同时能够享受美食,全方位调动观众感官。在故事结束后,观众仍然可以留在剧场内,品美酒,论剧情,将刻板印象中只是匆匆停留的剧场真正变成人与人交流的空间,有温度,有情愫,有欢笑,有品质。无论什么样的演出形式,都是对时间的塑形。不仅仅是音乐剧,时间剧场未来也会尝试其他舞台演绎形式,比如戏剧,或是民谣,亦或爵士乐。
近年来,音乐剧市场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大批优秀音乐剧作品吸引着观众们走进剧场,感受独属于音乐剧的魅力。随着对音乐剧形式的逐渐熟悉,单纯作为“第四堵墙”外的看客显然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要,沉浸式小剧场便应运而生。
《2021中国音乐剧指南》显示,中国音乐剧演出市场2019年共演出2655场,同比增长5.4%。观众数量达到213万人次,同比增加29.5,票房收入突破六亿元,同比增长37.1%,国内音乐剧的市场发展逐步向好。“但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发展仍然存在市场占有率低、专业场馆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我们的原创能力薄弱、市场认可度不够、与原版引进的音乐剧相比缺少竞争力等”。张利谈到,2018年,引进音乐剧演出584场,票房收入达到2.68元,引进音乐剧收入占当年音乐剧票房收入的62.62%,而同年中国原创音乐剧演出票房收入仅为0.55亿元,占比13%。
可以说,高质量的引进音乐剧和层出不穷的中文版音乐剧,在对中国原创音乐剧市场造成冲击的同时,也倒逼中国原创音乐剧创新求变。中国音乐剧的未来之路究竟在哪里?张利谈认为,中国音乐剧发展最为关键的突破口还是要增强原创创作的实力,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流行时期,受国际文化线下交流不畅的影响,音乐剧引进暂处于停滞状态。客观上,这时候也是中国原创音乐剧非常好的发展时期。
随着音乐剧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剧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分析研究,特别是对当前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领市场,取得先发优势。正因为如此,一大批优秀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行业中的翘楚。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音乐剧行业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本报告利用中研普华长期对音乐剧行业市场跟踪搜集的一手市场数据,同时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行业协会、中国行业研究网、全国及海外专业研究机构提供的大量权威资料,采用与国际同步的科学分析模型,全面而准确地为您从行业的整体高度来架构分析体系。让您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音乐剧行业的市场走向和发展趋势。
未来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和投资机会在哪?欲了解更多关于行业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报告《2022-2027年中国音乐剧行业运营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报告对行业相关各种因素进行具体调查、研究、分析,洞察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行业竞争格局的演变趋势以及技术标准、市场规模、潜在问题与行业发展的症结所在,评估行业投资价值、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为行业投资决策者和企业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音乐剧行业运营格局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音乐剧(英语:Musical theater,简称 Musicals),早期译称为歌舞剧,是一种舞台艺术形式,结合了歌唱、对白、表演、舞蹈。通过歌曲、台词、音乐、肢体动作等的紧密结合,把故事情节以及其中...
查看详情
电影行业市场前景怎么样?截至6月30日,2023年电影总票房为262.71亿元,相较2022年上半年171.81亿元的票房成绩,增长52...
为了提高对稀土行业的控制能力,提高市场集中度,政府大力支持稀土行业兼并重组。目前,中国稀土新材料行业已发展建设...
“十四五”期间石材产业将以产业基础双轨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推动石材业高端化、产业发展绿色低碳化为指导思路。以坚...
红酒的成分相当简单,是经自然发酵酿造出来的果酒,含有最多的是葡萄汁,占80%以上,其次是经葡萄里面的糖份自然发酵...
我国花卉业自发展之初就具有非常强的市场化、国际化特征;产业覆盖全国,涉及花卉的所有品类,与此同时,还具有国内消...
受“减负”、“奥数杯赛叫停”、“幼小衔接班叫停”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科类产品开始向素质类产品迭代,素质教育迎来...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