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付卡,是以先付费后消费为支付模式,以盈利为目的而发行的,可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有预付价值的卡,包括磁条、芯片等卡片形式。预付卡与银行卡相比,它不与持卡人的银行账户直接关联。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预付卡主要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单用途预付卡;另一类是多用途预付卡
5月25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2022年度支付清算行业总量指标。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非银行支付机构预付卡发行业务规模为218.10亿元,同比减少16.11%;交易业务规模为474.98亿元,同比减少13.43%;特约商户数量为7.79万家,同比减少10.14%。
受网络支付替代,多用途预付卡需求日渐萎缩。近年来,随着金融科技与支付的进一步融合,网络支付以更加贴近用户需求的优势迅猛发展,“云闪付”、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已成为主流,网络支付在应用场景及功能方面已涵盖并优于多用途预付卡,多用途预付卡正在被快速替代。
预付卡,是以先付费后消费为支付模式,以盈利为目的而发行的,可购买商品或服务的有预付价值的卡,包括磁条、芯片等卡片形式。预付卡与银行卡相比,它不与持卡人的银行账户直接关联。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预付卡主要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单用途预付卡;另一类是多用途预付卡。
应用场景方面,网络支付已经从线上电商领域,向线下各类支付场景快速扩展。支付场景从超市、餐饮、药店等传统行业,逐步延伸到医院、交通等场景,涵盖人们生活中各种支付需求。而我国现行监管制度规定,多用途预付卡只能用于实体特约商户以及限定情形下的网络支付渠道,受客户范围束缚,拓展空间受到限制。
在功能方面,支付账户可以消费、转账、购买理财产品、提现,涵盖多用途预付卡,多用途预付卡市场需求萎缩。近年来网络支付业务整体发展态势良好,其中互联网支付趋于平稳,移动支付呈井喷式上升,2019年移动支付业务笔数达7066.07亿笔,是2016年交易量的17.73倍,是同期预付卡交易量的55倍。2017年移动支付占网络支付总业务金额的比重73.1%,与2016年的48.4%相比,移动支付业务的比重大幅提升,移动支付业务对互联网支付业务替代效应显著;2018-2019年,网络支付尤其是移动支付对预付卡业务的替代效应进一步加大,预付卡发行业务量在2017年达到最高点后,便开始持续下跌。
如果你想了解预付卡行业的内外部环境、行业发展现状、产业链发展状况、市场供需、竞争格局、标杆企业、发展趋势、机会风险、发展策略与投资建议等进行了分析……我们研究院撰写的《2022-2026年中国预付卡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重点分析了我国预付卡行业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预付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前景作出审慎分析与预测。
预付卡的产业链已初具雏形,依据各专业化分工的情况,将预付卡产业链分为发卡企业、售卡渠道、系统处理、受理服务四个主要环节。
2021年我国预付卡发卡规模和发卡金额均呈增长态势,行业分化特征较为显著。106家预付卡发卡机构合计发卡2.89亿张,金额680.18亿元。
从具体特点来看:一是预付卡市场集中度持续上升。发卡数量、发卡金额和交易金额排名前10位的预付卡机构在全国的占比分别为81.46%、69.24%和68.33%,分别较上年增长2.85、3.23和4.84个百分点。
我们的报告《2022-2026年中国预付卡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包含大量的数据、深入分析、专业方法和价值洞察,可以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行业的趋势、风险和机遇。在未来的竞争中拥有正确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获得领先优势。
预付卡消费模式已成为企业重要的营销手段之一,特别是在娱乐、餐饮、美容美发、健身、教育、洗车等消费领域,预付式消费早已成为行业惯例。
随着商业竞争程度的进一步加剧,越来越多的发卡企业考虑加强预付卡营销力度,并从组织架构层面进行规划和梳理,或营销策略属地化,或缩减审批流程为预付卡的营销提供保障。从营销本身来说,发卡企业结合各种营销手段(如摇一摇、红包、分享、会员返利)层面营销和推广预付卡;从渠道合作方面实体店与电商的合作方式拓展了预付卡的销售渠道和范围。
8月10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下称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3》(下称《年报》)披露,2022 年,全国银行共办理非现金支付业务4626.49 亿笔,金额 4805.77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27%和 8.84%,业务金额增速较上年放缓 1.19 个百分点;非银行支付机构(下称支付机构)共完成网络支付业务1.13万亿笔,同比增长 2.42%,金额 364.21 万亿元,同比下降 1.79%。
不过,交易量增长的背后却是行业洗牌加剧。《报告》显示,截至 2022 年底,我国从事支付清算结算服务的各类持牌机构 4775 家。其中支付机构法人201家,较上一年减少23家。其中,从事预付卡业务的支付机构最为明显。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21张从事“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支付公司退出市场。同时2023年至今,央行已累计注销10家开展“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业务的支付牌照。也即,从2022年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预付卡行业已经有31家公司退出市场。
发卡企业除了在重新构建其商品的经营能力、客户的经营能力以及供应链的经营能力,在此过程中基于预付卡支付体系成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预付卡成为其经营的引流入口,结合流量导入平台、移动端、促销平台的各种资源投入,将客户引进来,留下来,进而通过各种服务手段将顾客变为自己的忠实客户。
从我国拥有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企业所开展的业务来看,企业所运营的预付卡业务大多有区域性限制,行业部分企业才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预付卡业务。从区域性企业发展态势来看,其对区域内重点城市的开发不遗余力,而经济相对较薄弱的二三线城市发展则较为迟缓,预计二三线城市将成为发卡企业未来市场拓展的主要方向。
近年来,利用优惠吸引消费者办卡充值的预付式消费受到欢迎,但预付卡市场存在一些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乱象。为此,有关部门曾推出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预付资金管理产品,以期探索预付式消费资金管理新路径。如今使用预付卡的消费者对数字人民币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预付卡行业市场机遇分析
中国支付清算协会6月25日发布的《2023年预付卡用户习惯调查报告》显示,1221份有效问卷当中,60%的用户已注册数字人民币钱包,超70%的用户接受数字人民币预付卡进行消费。随着数字人民币的逐步推广,未来基于数字人民币支持的预付卡,将更加便捷、安全和智能化。
预付卡业务一脉的困境不仅体现在发卡金额骤降,更体现在交易规模。2022年共发生预付卡交易49.37 亿笔,交易金额 495.99 亿元,同比分别下降 33.91%、14.77%。
分析师认为,移动支付的兴起和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改变是导致预付卡行业急需转型的最主要原因。目前来看,多用途预付卡的网点和使用场景限制仍然没有解除的迹象。因此,预计预付款行业交易规模仍然会继续下降,预付款牌照持有者可能会继续退出市场,预付卡市场仍然会持续优胜劣汰的趋势。
随着监管趋严,以及相关法律完善,预计预付卡行业将掀起一轮洗牌,一些经营不规范、业绩不好的企业会被淘汰出局。届时,行业市场环境转好,盈利能力随之提升。综上所述,在外部环境压力及行业内在发展需求推动下,预付卡行业逐渐进入深度调整转型期。未来,预付卡需进一步了解客户差异化需求,不断推出业务和服务创新,才能令行业重回增长。
想要了解更多预付卡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6年中国预付卡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6年中国预付卡市场深度调查研究报告
预付卡研究报告对预付卡行业研究的内容和方法进行全面的阐述和论证,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取的预付卡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通过图表、统计结果及文献资料,或以纵向的发展过程,或横向类别...
查看详情
近日,通化东宝和甘李药业先后发布半年报。2023年上半年,通化东宝实现营业收入13.66亿元,同比下降1.53%,扣非净利4...
肉制品是指以鲜、冻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选料、修整、腌制、调味、成型、熟化(或不熟化)和包装等工艺制成的肉类加工...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互联网+物流”为特征的智慧物流建设正加速推进,铺就产业发展的“快车道”。智慧物流...
清洁能源行业深度分析发展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国的一大战略,如今更是已经上升到了生态环保的高度上。再者,此前制约清...
从免疫细胞存储角度看,其作为细胞治疗产业链中发展最为成熟的环节,仍存在监管规则需要完善等问题,未来将向建立高标...
欲了解更多中国文物保护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2-2027年中国文物保护工程行业2...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