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的各大影视公司虽然不缺乏话题度和流量的热IP,但是缺乏持久衍生和转化能力的长IP,因此,挖掘可持续性的文化IP是未来“影视+文旅”产业的核心。从“影视”方面,需要将影视作品品牌化,系列化,场景化,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多层次,连续性的IP创作,营造完整的故
影视IP的立体转化,潜在市场巨大,能在短时间内“引爆”相关的多个产业,形成经济与文艺并驾齐驱的良性循环。近年来,中国影视行业政策注重内容端的输出,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这也意味着影视作品将迎来规范化发展的时期。在这个背景下,影视IP产业链的变现能力有待充分挖掘。影视乐园、研学路线、游园会……影视IP+文旅的背后,有一片等待发掘的蓝海。
今年的国产片虽然是小制作,但类型非常新颖。如《孤注一掷》采用了反诈题材,而近两年反诈又是爆火的话题,缺少相应的电影去表现这样的主题。传媒行业是一个典型的供给创造需求的内容行业,其本质是价值观的认同、心灵的共鸣,此次的国产电影就做了一次完美的类型创新。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影视IP制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分析显示:
从目前暑期档的影片供给看,国产片已集齐沈腾、吴京、黄渤、王宝强等四大中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有利支撑观影需求,进口片储备有《闪电侠》《疯狂元素城》《碟中谍7》等影片,丰富了供给端的类型,两方面保障票房大盘稳步增长,预计暑期档票房将稳步恢复。23年暑期档已开启(6月1日-8月31日),随着前期积压的供给逐步释放,以及监管放松趋势的延续,23年6月暑期档定档的影片数量大幅恢复。根据目前储备释放的趋势,7月和8月仍有较大的供给增长空间。截至23年6月13日,今年暑期档已有82部影片确定上映日期。值得关注的是,暑期档一方面集齐国内四大最具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另一方面进口影片数量大幅增长。
据了解,23年暑期档已集齐沈腾、吴京、黄渤、王宝强等四大中国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主演的影片分别为沈腾主演的开心麻花喜剧《超能一家人》,黄渤主演的喜剧《学爸》以及和王一博共同主演的剧情片《热烈》,王宝强自导自演的现实题材影片《八角笼中》,吴京和杰森·斯坦森主演的《巨齿鲨2》。业界人士认为,进口影片上映数量的大幅恢复丰富了供给端的类型,而国内最具有票房号召力演员出演的影片上映,有力支撑需求端,保障今年暑期档票房大盘稳步恢复,影视IP价值有望重估。
影视的情感连接能为游客制造探索的惊喜,它是影响旅游者在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且有影响力的部分。所以好的影视作品完全可以打造一个好的旅游产品。影视作品是否能和旅游景区实现双向赋能,避免一夜爆火之后的现实难题,如何做好后续发展,如何延长生命周期并形成长尾的品牌效应更为重要。
目前国内的各大影视公司虽然不缺乏话题度和流量的热IP,但是缺乏持久衍生和转化能力的长IP,因此,挖掘可持续性的文化IP是未来“影视+文旅”产业的核心。从“影视”方面,需要将影视作品品牌化,系列化,场景化,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多层次,连续性的IP创作,营造完整的故事场景和丰满的故事内容。
影视行业经历过去几年内容监管、行业整顿、疫情影响,中小厂商出清,竞争格局优化,随着头部内容产能2023年开始进入释放期,业绩或持续反转;另一方面,MetaSAM为代表的图片分割模型及Gen-2为代表的视频生成模型或推动影视制作周期大幅缩短。同时,AI电影或通过多模态模型实现剧本创作、人物形象、剧情画面完全个性化,打开商业化想象空间。
《长安三万里》的热映再一次带火了西安,大唐不夜城摩肩接踵。与此同时,长春推出“西游夜行”活动。国产影视的火爆,让中国特色文旅产业进入大众视野。目前,内地成熟的大型文旅乐园,主要有上海迪士尼、北京环球影城两家,均为外资。观众需要经得起考验的国产新作,游客也期待着供给侧升级之后的优质文旅体验。
纵观全球影视乐园,奇幻和科幻主题最为吃香。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在中国潜力巨大的影视IP,除了奇幻与科幻题材之外,历史文化主题也是形势大好。国产影视作品衍生的线下体验,正是中国观众所期待的“新文旅”。成功的影视IP能够滋养文旅产业,形成产业闭环之后反哺影视,倒逼影视作品优化质量、扩大体量。
从股价表现来看,近三个月,上海电影、奥飞娱乐等拥有IP的公司的涨幅更靠前。这主要因为近期已有多款围绕AI+IP的产品落地,包括掌阅科技旗下围绕小说IP和历史人物的交互产品“阅爱聊AI”、小冰公司围绕网红和明星推出的虚拟社交类产品“XEva”。这些产品都在围绕AI+IP尝试不同场景的交互功能落地,并逐步尝试会员制、按次付费制等多种形式的商业化。而上海电影和奥飞娱乐拥有丰富的IP储备,各类AIGC产品的落地,有效拓宽了IP变现路径,并打开了商业化潜力。
因此,看好中长期AI在影视行业的落地,尤其是光线传媒已在动画制作流程中尝试使用AI技术,有望大幅缩短产品周期并实现降本增效;中国电影和博纳影业等在影片中大量使用特效的公司,也有望受益AI带来的提质增效。
影视IP制作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影视IP制作行业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影视IP制作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欲了解更多关于影视IP制作行业的市场数据及未来行业投资前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影视IP制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影视IP制作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本研究咨询报告由中研普华咨询公司领衔撰写,在大量周密的市场调研基础上,主要依据了国家统计局、国家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海关总署、全国商业信息...
查看详情
铝合金是轻金属材料之一,凭借其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延展性好、易加工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
政府管制程度高是航空行业的天然属性,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经 营许可规定》(2018),中国民用航空局负...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德生科技等机构联合发布了预付费管理产品“智安鑫”。据了解,该产品依托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推...
据媒体报道,走访北京多家车行了解到,今年摩托车消费市场遇冷,特别是休闲娱乐类的中大排量摩托车,销量更是一落千丈...
纳豆,起源于中国古代,自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以来开始制作,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K...
食品饮料是最贴近终端消费者的行业之一,产业链长,上游包含种植业、畜牧业、包装业等多个行业。近年来,年轻一代成为...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