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第一批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授牌仪式当日在沪举行。此次获上海市政府授牌的40家企业都在上海以外拥有两家以上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在沪总部兼具管理、结算、研发等复合功能,大多企业实现了全球布局。
上海认定第一批40家创新型企业总部
从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获悉,第一批上海市创新型企业总部授牌仪式当日在沪举行。此次获上海市政府授牌的40家企业都在上海以外拥有两家以上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在沪总部兼具管理、结算、研发等复合功能,大多企业实现了全球布局。
创新型企业是上海持续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建设“五个中心”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力量。近年来,上海创新型企业加快发展壮大,对产业带动作用明显。
2022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0641.19亿元,同比增长8.6%,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8%;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为4.44%左右;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比重超过四分之一,生物医药产业科创板上市企业数量占全国总数四分之一,人工智能产业重点企业超过1100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3.5%。在集成电路装备和材料、高端医疗影像设备、原创新药、机器人、数据产业等领域涌现出一大批重大成果和原创产品。
此次上海共认定40家创新型企业总部,涵盖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领域。这是上海首次对创新型企业总部进行单独认定,为加快推动上海创新型经济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提供支撑。
科技创新是指工业企业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具体活动。包括用于企业研究与发展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一切支出。
当前世界科技创新格局呈现美、亚、欧三分天下的局面,欧洲、北美、东亚三大区域占全球研发支出比例近95%。
据中研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科技创新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分析:
近年来,创新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日益凸显,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显著上升,世界创新核心区也呈现东移趋势。亚洲创新地位迅速提升,清华大学联合自然科研(Nature Research)发布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中,全球领先的50个国际科创中心,有23个在亚洲,有9个在中国。亚洲成为全球高端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转移的重要目的地,特别是东亚成为全球研发和创新密集区。
中国科技部门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初步形成了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为核心的协同创新格局。与此同时,包括天津、山东、江苏等6省市的纵向沿海"创新带"和四川、重庆、湖北等横向长江"创新带"的"T"字型布局日渐成型。
从科技创新的视角看,现代化产业体系就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推动形成基础设施、金融资本、人力资源等各类生产要素和创新要素有效配置、协同联动的有机系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现代化产业发展水平的强弱,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关键依靠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深度改变产业发展模式、催生新的产业形态。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赢得主动,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立国家创新体系,走创新型国家发展之路,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发生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2022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首次突破3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5%,成功进入创新国家行列。
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一系列鼓励研发和创新的政策,研发经费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12年突破1万亿元,2019年突破2万亿元。2022年突破3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研发经费投入经济体,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近年来我国通过支持企业优先申报科技计划项目、推动科学仪器设备共享等措施,有效调动了企业研发积极性。
公报显示,2022年,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1128.4亿元,比上年增加361.7亿元,增长3.4%。
“财政科技支出保持稳定增长,有力保障了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等资金需求。”张启龙说,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方式更加多元,2022年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和高新技术企业减免税政策优惠的规上企业分别比上年增长16.3%和11.7%,有效激励了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公报显示,在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中,中央财政科技支出3803.4亿元,占比为34.2%;地方财政科技支出7325.0亿元,占比为65.8%。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技术预测与统计分析研究所所长玄兆辉认为,这说明地方政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资助科技计划项目、加大财政奖补、建设重大创新平台、设立政府引导基金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支持科技创新,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加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部署,统筹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各地区进一步加大资源汇聚力度,加快建设区域创新高地。
在未来的几年中,这个行业将会面临哪些新的挑战和机遇?报告在总结中国科技创新行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新时期的各方面因素,对中国科技创新行业的发展趋势给予了细致和审慎的预测论证。报告资料详实,图表丰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观的比较,为科技创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洞察先机,能准确及时的针对自身环境调整经营策略。
想要了解更多科技创新行业详情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3-2028年中国科技创新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科技创新行业竞争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科技创新是指工业企业用于科技创新和技术开发方面的具体活动。包括用于企业研究与发展课题活动的直接支出,以及间接用于研究与发展活动的一切支出。当前世界科技创新格局呈现美、亚、欧三分天下...
查看详情
截至11月17日24时,今年共享单车骑行量突破10亿人次,创历史新高,日均骑行量已达311.57万人次,同比2022年增长9.04%...
不锈钢橱柜是一种厨房家具,通常用不锈钢材料制成,以提供耐用、坚固和卫生的厨房存储解决方案。不锈钢橱柜通常用于商...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发展进程,有色金属应用由充当结构材料的大宗常用金属扩展到了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具有特殊...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料,在工业上使用广泛,它是一种重要的溶剂,可用于制造油漆、涂料、清洁剂和粘合剂等产品。同...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物流行业面临更高发展要求,而智慧物流作为物流行业提质、降本、增效、节能的重要源泉以及助推...
保温材料保温材料一般是指热系数小于或等于0.12的材料。保温材料发展很快,在工业和建筑中采用良好的保温技术与材料,...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