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报1月15日报道,据券商草根调研,2023年国内电解槽招标约1.8GW,同比继续翻倍,单个项目体量较大的主要有中国能建制氢设备集中采购招标565MW、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245MW等。
上证报1月15日报道,据券商草根调研,2023年国内电解槽招标约1.8GW,同比继续翻倍,单个项目体量较大的主要有中国能建制氢设备集中采购招标565MW、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245MW等。
天风证券认为,氢能赛道中重点看好制氢环节。需求端方面,2023年国内电解槽招标量再度翻倍,绿电制氢一体化项目的模式逐步开始成熟,中东、欧洲等地区出口需求旺盛。供给端方面,2024年跑马圈地过程将进一步加速,技术实力强劲的上市公司有较大机会提升份额。
公司方面,据上证报表示,雪人股份:公司开展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其核心零部件的研发与制造,致力于研发世界领先的大功率金属极板燃料电池产。雄韬股份:公司已实现制氢、膜电极、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整车运营等关键环节的卡位布局。
制氢,制取氢气的工艺过程。氢能是一种二次能源,从长远看,以水制氢是最有前途的方法,原料取之不尽,而且氢燃烧放出能量后又生成水,不造成环境污染。
常用的制氢方法有:各种矿物燃料制氢、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其他合氢物质制氢、各种化工过程副产氢气的回收等。各种矿物燃料制氢是最主要的制氢方法,但其储量有限,且制氢过程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2023年12月26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新能源科学论坛2023上表示,随着风电光伏装机大幅增加,2023年上网波谷电价降低到0.15元/KWh,使电解水制备绿氢的成本接近煤制氢成本,比预期提前5年进入经济性成本空间。
制氢是氢能产业链的最前端环节,当前技术路线多元化不存在单一最优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所在地资源禀赋、经济条件等客观环境的制氢手段。
制备氢气的方法已较为成熟,从多种来源中都可以制备氢气,每种技术的成本及环保属性都不相同,主要分为四种技术路线:工业尾气副产氢、电解水制氢、化工原料制氢、化石燃料制氢等。
利用化石燃料制氢是目前工业制氢的主要途径。在石化、钢铁、焦化工业领域,氢气一般以副产品的形式出现,在循环经济模式下被当作这些企业的重要化工原料或燃料。
21世纪,我国和美国、日本、加拿大、欧盟等都制定了氢能发展规划,并且目前我国已在氢能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在不久的将来有望成为氢能技术和应用领先的国家之一,也被国际公认为最有可能率先实现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产业化的国家。在此背景下,氢气产量持续增长。
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内氢能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氢气生产国。近年来,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快速上升,但煤炭和石油等化石能源占比仍高达77%左右,传统工业、能源行业面临巨大的减碳压力。
中国氢能技术标准体系的总体框架包含8个标准子体系,37个具体领或截至2020年6月,我国已发布氢能技术相关国家标准(现行)95项。
其中,氢能基础与管理方面的标准4项、氢质量方面的标准5项、氢安全方面的标准13项、氢工程建设方面的标准2项、氢制备与提纯方面的标准吕项、氢储运加注方面的标准11项、氢能应用方面的标准16项、氢相关检测方面的标准29项顶,氢脆方面的标准7项。氢应用及氢相关检测标准主要为氢燃料电池相关标准。
随着新能源、新材料和环保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氢气的应用领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2014年以来,中国氢气产量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氢气产量2050万吨,同比增长1.49%。
2019年化石能源制氢占63.54%,工业副产氢占21.18%,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占1.52%,生物制氢等其他技术占13.76%;2020年化石能源制氢占67%,工业副产氢占30%,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占3%;预计2030年化石能源制氢占60%%,工业副产氢占23%%,可再生能源电解制氢占15%,生物制氢等其他技术占2%。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8年中国制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显示:
国内外车企也都纷纷加快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布局。近年来,中国氢能相关企业注册量呈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氢能相关企业相关企业新注册477家,同比增长34%。
2021年一季度中国新注册氢能相关企业新增139家,其中,1月份注册量为45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18家;2月份注册量30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21家;3月份注册量64家。较2020年同期增长31家。
目前,广东省有氢能相关企业324家,位居全国第一位;江苏有氢能相关企业159家,位居全国第二位;山东江苏有氢能相关企业146家,位居全国第二位;上海、北京、浙江、湖北、河北、四川、山西氢能相关企业数量分别为127家、124家、81家、77家、73家、70家、60家。中国氢能相关企业注册资本低于100万的占11%;共注册资本在100-500万的企业占13%;注册资本高于5000万的企业占29%。
我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根据数据,我国氢气产量自2014年开始逐年增长,2021年我国氢气产量约3300万吨,2022年中国氢气产量3,781万吨,同比增长14.58%。
细分制备原料而言,目前主流的化石能源制氢依托丰富的资源、成熟的技术水平,制氢规模占比最大,其次为工业副产氢,天然气和醇类占比1-2成左右,电解水制氢工艺路线对比传统工艺路线尚不具备经济优势,但在可再生能源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电解水制氢成本的大幅降低是可以预期的,同时还具有碳排放强度低的显著优势,未来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世界氢能委员会提出,到2050年,全球环境20%的二氧化碳减排要靠氢气来完成,氢能将占终端能源需求比例达到18%,为社会创造3000万个工作岗位。根据中国的氢能现状和发展趋势,预计2040年氢能有望成为中国的主体能源,将支撑中国能源工业需求的10%。如此大的氢能需求将使制氢行业产能不断扩大,未来发展前景良好。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绿氢应用限制陆续开放,2024年绿氢项目有望迎开工潮,带动制氢设备需求增长。上市公司抢抓市场机遇,纷纷展开业务布局。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氢气产量达3300万吨,同比增长32%;2022年我国氢气产量增至4004万吨,同比增长19.8%。
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制氢技术的突破和制氢成本的降低,氢气产量将进一步提升,预计2023年我国氢气产量将达4575万吨。未来,氢能源将在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到2050年将满足全球最终能源需求的7%。
在能源转型的背景下,未来氢能源行业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在2060年碳中和愿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20%,其中绿氢约为1亿吨。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8年中国制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4-2028年中国制氢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分析报告
制氢是氢能产业链的最前端环节,当前技术路线多元化不存在单一最优模式,需要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所在地资源禀赋、经济条件等客观环境的制氢手段。制备氢气的方法已较为成熟,从多种来源中都可以制...
查看详情
数字文旅,是指将数字技术融入文化旅游产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它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利用现代信...
公共厕所,简称公厕 ,指供城市居民和流动人口共同使用的厕所,包括公共建筑(如车站、医院、影院、展览馆、办公楼等...
IDC于近日发布了《中国智慧城市市场预测,2023-2027》,IDC 预计,到2027 年,中国智慧城市ICT 市场投资规模将达到...
水产养殖是人类利用可供养殖的水域,根据养殖对象的生态习性和对水域环境条件的需求,运用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和设施,...
环卫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很多具体的环境和卫生问题。根据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环境卫生是指人类身体活动...
免漆门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再油漆的木门。市场上的免漆门绝大多数是指PVC贴面门。它是将实木复合门或模压门最外面采用P...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