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叶片主要有1.5MW平台叶片、2.0MW平台叶片、其他功率平台叶片等系列产品。其中,1.5MW平台叶片在市场上占比较高,达41.6%,主要是在额定功率1.5MW的风力发电机平台上使用的,而2.0MW平台叶片在累计装机容量中占比为37.1%。
近日,从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了解到,随着广东惠州港口二、阳江青洲一、二等海上风电项目2023年底顺利投产,广东海上风电总装机规模突破千万千瓦大关。
海上风电行业产业链概况
由于陆地上经济可开发的风资源越来越少,全球风电场建设已出现从陆地向近海发展的趋势。与陆地风电相比,海上风电风能资源的能量效益比陆地风电场高20%~40%,还具有不占地、风速高、沙尘少、电量大、运行稳定以及粉尘零排放等优势,同时能够减少机组的磨损,延长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适合大规模开发。
风机构成成本中塔架和叶片占比最多,海上风电塔架与陆上风电塔架的功能类似,但相比陆上风电塔架,海上风电塔架的尺寸一般较大、防腐要求更高,相应技术要求更高,约占成本的29%。叶片是风力发电机的核心部件之一,约占风机总成本的22%。其次分别为齿轮箱、轮毂、机舱、变流器、轴承、发电机及底座,占比分别为13%、10%、8%、6%、5%、4%、3%。
近年来,由于海上风电的发展越发受到重视,海缆作为海上风电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市场规模也随之增长。2020年中国海底电缆市场规模达60亿元,同比增长53.85%,2022年市场规模达75亿元。风轮是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的风力机部件,由叶片和轮毂组成。叶片是风电部件中确定性较高、市场容量较大、盈利模式清晰的行业。目前,我国风力发电机叶片主要有1.5MW平台叶片、2.0MW平台叶片、其他功率平台叶片等系列产品。其中,1.5MW平台叶片在市场上占比较高,达41.6%,主要是在额定功率1.5MW的风力发电机平台上使用的,而2.0MW平台叶片在累计装机容量中占比为37.1%。
风能作为近年来清洁安全的可再生能源,是能源领域中技术最成熟、最具规模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发展风力发电对于解决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恶化以及能源短缺的双重影响下,风能作为清洁且安全的新能源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各国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鼓励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我国能源局也颁布了多个指导意见,鼓励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随着各国一系列调整相关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未来风电设备行业发展空间广阔,风电设备零部件将直接受益。
伴随着海上风电装机量的增长,海上风电运维的需求也随之增大。海上风电机组长期处于恶劣的海洋环境,就机组故障率而言,海上风电明显高于陆上风电。此外,更加复杂的自然条件也给海上风电运维带来更多挑战。未来智慧海上风电场的建设,依赖于良好的运维管理,这就需要科学的运维策略,智能的故障诊断和监测技术以及稳定高效的运维船只等设备的支持。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海上风电运维容量达30510MW,同比增长20.4%。其中,质保期内质保期内运维容量27707MW,同比增长21.9%;质保期外运维容量2803MW,同比增长7%。
从开发企业方面来看,2022年,有15家开发企业新增了海上风电装机。其中,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排名前五的开发企业合计占69.6%,前10家占97.9%。截至2022年年底,进入海上风电领域的开发企业共有37家,比2021年增加6家。其中,有6家的累计装机容量超过100万千瓦,分别为三峡集团、华能集团、国电投、国能投、中广核、粤电,合计占70.1%。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
海上风电是一种以海洋风能为动力源,利用风力发电的新兴产业。在中国,海上风电的发展始于2006年,经过多年的努力,已逐步成为了一个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重要领域。据统计,截至2022年,中国已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30GW,占全球总装机容量的一半以上。同时,中国的海上风电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一些关键技术如风机塔架、叶片等的国产化率也在逐步提升。海上风电具有资源丰富、发电利用小时高、不占用土地和适宜大规模开发的特点,是全球风电发展的最新前沿。
海上风电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十四五”期间将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多地相继出台规划,“十四五”期间海上风电规模有望大幅提升。我国海岸线长约18000多千米,拥有6000多个岛屿,具备较好的风能资源,适合大规模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场。我国按照水深不同划分为0-20米(近海),20-50米和50-100米中远海海域,其中中远海域海风技术开发潜力接近350OGW。
海上风电的优势主要是风速较陆上更大,风垂直切变更小,湍流强度小,有稳定的主导方向,年利用小时长。此外,海上风电不占用土地资源,且接近沿海用电负荷中心,就地消纳避免了远距离输电造成的资源浪费。据统计,全球海上风电装机量从2017年的19GW增长到2022年64GW,2022年新增装机量为8.8GW。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快速发展,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政策和技术的支持下,中国风电累计装机量持续稳定增长。
2023年,一季度海上风电新增并网容量和发电量同比分别增长40.7%、32.4%。2023年7月19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福建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标志着中国海上风电大容量机组研发制造及运营能力再上新台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随着海上风电规模的不断扩大,海上风电运维市场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运维市场规模约为180亿元,同比增长25%。预计到2027年中国海上风电运维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2.6%。海上风电智能运维作为海上风电运维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快速发展中。随着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不断创新和应用,海上风电智能运维能够有效提升海上风电场的性能和寿命,降低人力和物力投入,提高安全性和环保性。2022年中国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市场规模约为36亿元,占海上风电运维市场的20%。预计到2027年,中国海上风电智能运维市场规模将达到150亿元,占海上风电运维市场的30%,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2.8%。
中研普华通过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帮助客户降低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相关文章推荐: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3-2028年中国海上风电行业深度调研与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海上风电市场发展面临巨大机遇和挑战。在市场竞争方面,海上风电企业数量越来越多,市场正面临着供给与需求的不对称,海上风电行业有进一步洗牌的强烈要求,但是在一些海上...
查看详情
1月19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国际数据经济产业创新大会,会上发布了《临港新片区数据跨境流动3...
2024年1月19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3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介绍,工2...
体外诊断,即IVD,是指在人体之外,通过对人体样本(血液、体液、组织等)进行检测而获取临床诊断信息,进而判断疾病C...
发展海上风电,不仅有助于能源低碳转型,还有利于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过去10年,全球海上风电以年均21%的增速蓬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
氨基甲酸甲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₂H₅NO₂,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极易溶于水,也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