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趋势预测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建设现状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投资规模预测

  • 2022年4月19日 ZhouXun来源:互联网 1267 82
  • 繁体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缺口巨大,因此,仅这个行业未来将会带动万亿元级别的投资。随着“新基建”加速落地,未来两年充电桩的大规模建设将对行业整体投资带来巨大拉动。

在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续航短”、“充电桩少”和“充电时间长”成为三大痛点,随着大容量电池的运用和国家大力推进充电桩网络建设,前两个痛点已经得到极大的缓解。但即便是快充桩,一辆低电量新能源汽车想要充满电也需要半小时以上,为了破解充电时间长的难题,换电站成为一个新的突破口。通过兴建换电站,直接对新能源汽车电池进行更换,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充电时间长的痛点,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将换电站建设纳入新基建之中。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1-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显示: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建设现状

根据中国电动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EVCIPA)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我国换电站保有量总计716座,较2020年增加161座。当前我国电动汽车换电站主要分布在沿海、及部分中部地区。各区域间呈现较大差距。新能源汽车数量的上升是推动换电站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高的地方,换电站的数量自然也会多。

中石化5年规划5000座充换电站,为我国电动汽车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充电难”一直是制约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关键因素,建设充换电站将拉动上下游配套产业链发展,并刺激第三方运营商继续加快布局充电设施。

目前,多地都在支持换电站建设。以重庆市为例,该市规划,到2020年,主城区原则上按服务半径每1公里提供1座公共充换电站,累计建成不少于30座公共充换电站;其他每个区县(自治县)城区至少建成1座公共充换电站;每个重点旅游景区至少建成1~2座公共充换电站;凡具备安全条件的加油站、加气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实现充换电设施全覆盖,市民充电还可享受50%电费优惠。

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投资规模预测

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普及,保有量提升的同时,充电桩等基础设施作为必需的‘草料’却总是供应不足。为加快充电设施发展,2020年以来,多地陆续出台了充电基础设施行业政策,引导充电设施行业合理化推进,逐步将政策重点由充电设施建设转向场站运营,为充电设施发展提速。随着多个地方政策的出台,以及新基建对于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的支持,对于充电设施行业的发展无疑是重要的推动,尤其是对于地方公共充电设施网络的建设,更是起到了引领与全局规划作用。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缺口巨大,因此,仅这个行业未来将会带动万亿元级别的投资。随着“新基建”加速落地,未来两年充电桩的大规模建设将对行业整体投资带来巨大拉动。

报告以阐述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的理论认识为主要内容,重在研究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本质及规律性认识的研究。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研究报告持续提供高价值服务,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了解更多行业详情,可以点击查阅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1-2026年中国电动汽车充换电站行业发展前景及投资风险预测分析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2022年家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家政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家政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如何?目前随着家政服务范围日益扩大,服务分工更加精...

以岭药业靠连花清瘟9个月营收33亿 以岭药业回应​连花清瘟预防新冠

以岭药业靠连花清瘟9个月营收33亿4月18日开盘,以岭药业再次跌停,股价报32.39元/股,总市值541.1亿元。至此,以岭药...

预计新能源车产业今年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组织编制汽车产业低碳发展路线图

预计新能源车产业今年将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罗俊杰19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综合看,我国新能源汽...

“十四五”森林防火发展现状及规划分析

“十四五”森林防火发展现状及规划分析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扑救极为困难的灾害。据统计,我国95%...

2022年温室大棚行业发展前景及市场需求调查分析

温室大棚市场需求、温室大棚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何?我国温室农业生产现状还是以小型个体种植户为主,单个温室的面积较小2...

2022年无接触经济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2022年无接触经济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无接触经济行业未来市场如何?据了解,“无接触经济”是社会经济形态将越来越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