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业研究网行业分析
  •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分析 > 趋势预测

深圳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力度 普惠金融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 2022年9月5日 LiuMingYue来源: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 997 63
  • 繁体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民银行)近期落地第二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深圳市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4.38亿元,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向普惠小微企业增加贷款投放219亿元。

深圳加大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实施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民银行)近期落地第二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为深圳市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银行提供激励资金4.38亿元,带动地方法人银行向普惠小微企业增加贷款投放219亿元。

下一步将继续贯彻落实《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和《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的通知》的23条举措,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用好用活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政策工具,强化正向激励,持续精准发力,扩大普惠小微贷款投放,全力以赴做好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纾困发展。

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金融帮扶力度

银保监会日前举行小微金融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金融帮扶力度,各级监管部门、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抢抓时间窗口,加快政策细化落实进度。股份制银行要在完成现有信贷计划的基础上,对具备条件的地方进一步增加投放。地方法人银行要用好用足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小再贷款等政策,进一步做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

普惠金融行业需求情况分析

2021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和中国邮储银行均超额完成了“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0%”目标,各自下沉分支机构,向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拓展物理服务网络,打造多层次、广覆盖、商业化普惠金融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贫困地域偏远、贫穷农户分散、物理网点不足问题。

2021年,小贷公司发挥出网点、人缘、地缘独特优势,坚持对涉农小微企业、农村经济组织、农户的金融扶植力度,提高信息采集、挖掘、分析和处理能力,降低服务成本,为偏远地区低收入群、老年人群、残疾人员体提供可负担的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和社会担当。

中国人民银行加大了信贷结构优化力度,利用定向降准实现金融服务普惠性。其中,中小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已经降至了9%,相较于之前19%的高点,下降了10个百分点,较大型金融机构低了3个百分点,为中小微企业、“三农机构”、普惠金融创造了良好的流动性环境。

2022年,引导商业银行、非银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开展“专精特新”小额信贷服务,拓展人工智能、3D传感器、人脸(指纹)识别技术、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交易风控、舆情分析等场景应用,改进获客渠道、营销方式和风控手段,继续降低迭代和试错成本,普惠金融为小微企业、农户、个体工商户提供低成本、中长期的普惠型小额贷款,保持生活、生产双稳定,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及时性、普惠性,形成层次丰富、覆盖广泛的“专精特新”普惠金融格局。

更多市场具体详情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2-2027年普惠金融产业深度调研及未来发展现状趋势预测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先世界 可再生能源行业市场空间趋势分析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先世界德国《青年世界报》网站9月3日发表题为《中国在使用可再生能源方面居世界第一》的文章,中...

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接近27万亿元 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

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接近27万亿元 保险市场发展潜力十分巨大近日,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2022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论...

科技部大力推动科普产业发展 2022-2026年中国科研行业投入规模预测

科技部大力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2年9月5日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新时代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海南省就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征求意见 “一人购房全家帮”使用政

海南省就调整住房公积金使用政策征求意见 “一人购房全家帮”使用政策海南省住房公积金管理局分布《关于调整住房公积...

2022开渔期最新消息 海南临高恢复渔船正常出海作业

2022开渔期最新消息 海南临高恢复渔船正常出海作业据海南省临高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恢复渔船出...

慕思披露上市后首份半年业绩报告 床垫行业分析2022

慕思披露上市后首份半年业绩报告日前,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慕思股份)披露上市后首份半年业绩报告,期内...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1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18008601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