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工信部网1月17日消息,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扩大光伏发电系统、新型储能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等智能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据工信部网1月17日消息,工信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扩大光伏发电系统、新型储能系统、新能源微电网等智能化多样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意见提出,采用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推动能源供应多样化,提升能源电子产品在5G基站、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水平;建立分布式光伏集群配套储能系统;探索开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的智慧能源系统、智能微电网、虚拟电厂建设,加快适用于智能微电网的光伏产品和储能系统等研发。
2023年1月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意见指出,到2030年,推动新能源成为发电量增量主体,装机占比超过40%,发电量占比超过20%。至2045年,新能源成为系统装机主体电源。
华西证券称当前至2030年,将是新型电力系统的“加速转型期”,预计能源IT需求将快速爆发,迎来黄金发展阶段。
光大证券[601788.SS、06178.HKEX]指出,消纳能力的建设是2023年需要关注的重点,在消纳压力下,数字电网、虚拟电厂均将持续推进。储能是2023年电新最景气的赛道,更认可美国储能、中国大储放量及盈利预期改善的逻辑,户储则需要重点关注22年四季度及23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相关公司方面:
永福股份:公司大力发展储能业务综合服务能力,面向发电侧储能、电网侧储能等不同场景。
台基股份:公司称旗下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电气控制系统和工业电源设备,包括光伏多晶硅设备电源和光伏逆变器
星云股份:公司的储能技术已应用于风光储充一体化智能电站控制系统。
国家能源局就《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打造“新能源+”模式,加快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
推进新能源与调节性电源的多能互补,推广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模式,强化清洁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延长预测周期、提升准确性、完善调度运行辅助决策功能,深化极端天气下功率预测技术研究,加强源荷互动,打造源网荷储聚合体。
深度融合长时间尺度新能源资源评估和功率预测、智慧调控、新型储能等技术应用,推动系统友好型“新能源+储能”电站建设,实现新能源与储能协调运行,大幅提升发电效率和可靠出力水平。
2022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并保持较高利用水平。据悉,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已全部开工,第二批项目正在陆续开工,第三批项目审查抓紧推进。第四季度新能源投产并网较为集中,同时国家能源局近日印发通知,提出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
《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为积极践行“双碳”战略,推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电力系统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重点在功能定位、供给结构、系统形态、运行机理、调控体系等领域顺应发展形势、响应变革要求,主动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电力系统功能定位由跟随经济社会发展向主动引领产业升级转变。
二是:电力供给结构以化石能源发电为主体向新能源提供可靠电力支撑转变。
三是:系统形态由“源网荷”三要素向“源网荷储”四要素转变,电网多种新型技术形态并存。
四是:电力系统调控运行模式由单向计划调度向源网荷储多元智能互动转变。
中研研究院出版的《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显示
据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信息,各省区出台的各类 “十四五”规划中,风电、光伏的新增建设规模已高达810.2GW。利好政策为风电的大发展保驾护航。
2022年5月,国家层面首次推动风电项目由核准制调整为备案制,到目前已有四川省、云南省和张家口市明确将风电项目转向备案制。这将简化项目审批环节,节省审批时间,降低审批成本。
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4576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2322万千瓦。其中,水电新增装机2060万千瓦,风电新增装机2252万千瓦,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6571万千瓦。
截至11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1亿千瓦,同比增长8.1%。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15.1%;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29.4%。
数据显示,1-11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3375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114小时。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5525亿元,同比增长28.3%。其中,太阳能发电2000亿元,同比增长290.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4209亿元,同比增长2.6%。
上半年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为45.4%,但发电量占比远达不到这个数值。装机容量大、利用效率低的现象说明,电力行业减碳是一个系统性工程,必须从发电、输电、配电、用电各个环节发力。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发改能源〔2022〕210 号),其中提出“完善区域电网主网架结构,推动电网之间 柔性可控互联,构建规模合理、分层分区、安全可靠的电力系统,提升电网适应新 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稳步推广柔性直流输电”。
发展新型电力系统可以带动产业链条升级,其中,新型材料包括导电、绝缘、导磁材料,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储能材料;新型装备包括新能源发电装备,先进输配电装备,储能装备,高效用能装备。
从我国发电装机占比来看,截至2021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占比达13.8%,光伏装机占比达12.9%,合计已达26.7%。发电量方面,风电与光伏在2021年底合计已达11.7%。预计未来使风光发电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这一碳排放量最大的领域行业,以实际行动朝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
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在需求增长与燃煤供应偏紧、价格持续高位运行、新能源出力不稳等因素叠加下,供电矛盾紧张,政府推出电力市场化价格浮动政策,在保持居民、农业、公益性事业用电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将市场交易电价上下浮动范围由分别不超过10%、15%,调整为原则上均不超过20%,并做好分类调节,对高耗能行业可由市场交易形成价格,不受上浮20%的限制。
中研普华《中国行业研究咨询报告》在研究内容上突出全方位特色,报告以本年度最新数据的实证描述为基础,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各行业的市场供求、进出口形势、投资状况、发展趋势和政策取向以及主要企业的运营状况,提出富有见地的判断和投资建议;在形式上,报告以丰富的数据和图表为主,突出文章的可读性和可视性,避免套话和空话。
更多市场消息,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2022-2027年中国新型电力系统行业市场调查分析及发展前景展望报告
新型电力系统是以承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前提,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为基本前提、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电力需求为首要目标、以最大化消纳...
查看详情
据中证报1月18日报道,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贤东1月18日在发布会上表示,2023年,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方面,进...
电解液是化学电池、电解电容等使用的介质,用于不同行业其代表的内容相差较大。有生物体内的电解液(也称电解质),也...
什么是处方药?处方药就是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而非处方药则不需要凭医师处1...
团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21世纪,中国团膳的发展是人们始料不及的,其发展的突破口是独资公司、合资公司团膳的示范效应,...
随着线上生鲜电商出现“裁员倒闭潮”,“盒马鲜生”、“京东7fresh”、“超级物种”等新零售物种诞生,线下生鲜再次引...
化工新材料的概念化工新材料是指发展的和正在发展之中具有传统化工材料不具备的优异性能或某种特殊功能的新型化工材料...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