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
  • 报告
当前位置:中研网 > 结果页

2023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及经营策略分析

外资银行是指在本国境内由外国独资创办的银行。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根据各国银行法律和管理制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有的国家为稳定本国货币,对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加以限制;也有些国家对外资银行的业务管理与本国银行一视同仁。

一、外资银行市场调研分析

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积极履行承诺,加快步伐放开了银行业对外资的限制。一是大幅放开对外资银行的经营范围限制,允许外资银行在全国范围、对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经营人民币业务,取消外资银行人民币负债不得超外汇负债50%的限制、放宽其在华吸收外汇存款的比例限制,降低对外资行营运资金要求等。二是允许外资以战略投资者身份入股中资银行,并允许入股比例至20%。2004年8月汇丰银行入股交通银行,拉开了外资银行入股大型国有中资银行的序幕。之后几年,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相继不同程度地引入了外资。

积极影响:扩大开放有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竞争力。国际银行业已经经历了三四百年的发展历史。当代国际一流商业银行在服务意识、精细化经营、风险管理、合规经营、信息系统建设、产品研发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

二、外资银行在华的发展及经营策略分析

经营差异策略

与其经营风格相适应,不同的外资银行在中国市场表现出不同的竞争策略。各家银行结合自身的优势领域,在具体业务模式上各有侧重。经营策略的不同,可将在外资银行整体业务战略银行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进取型。此类银行对中国市场有较大的预期,选择批发和零售兼营的全能发展战略,批发型银行继续拓展企业和银行业务市场。以汇丰、花旗及渣打为代表的全能型银行是进取型外资银行的代表,业务全面发展,中国市场十分有进取型,染指了几乎所有的业务领域,分享中国经济增长带来的巨大利润。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7年中国外资银行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显示:

稳健型。此类银行战略上重视中国市场,主要目标客户是在华外商独资企业,对零售业务以及中资企业人民币业务涉入较少。以日韩银行为代表的稳健型外资银行,同国内工商企业存在着长期固定的关系,形成了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局面,采取了“客户跟随”战略。

专业性。此类银行往往致力于专业化发展,并以在某一专门业务领域的特色经营见长。如纽约银行在证券发行者、投资者和金融中介提供服务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其在华机构以贸易结算和清算业务为主,业务范围只集中于全球托管、存托凭证、现金管理和贸易融资等方面,不包括传统的存贷款业务,是专业型银行的代表。

客户细分策略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前最重要准备的工作就是进行详尽的市场调查与市场细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确定目标客户。一般来说,外资银行主要以贡献把客户分为三类:最有价值客户(MVC)、最具增长性(MGC)及负值客户(BZ)。

个人客户细分。外资银行一般将其零售服务对象定位于大中城市的高层收入者,其细分个人客户的标准主要是资产资金的多少。外资银行注重对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种类的服务,以差别化的个人客户服务方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业务和心理需求。外资银行最初在中国市场开展零售业务,是以发达地区拥有外汇的高收入群体为目标客户,随着近年内地居民的收入稳步上升,一些外资银行已经开始结合内地百姓的理财需求,对金融产品进行“本土化”的改造,这些创新产品即贴合了本地客户的需求,又突出了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同时显示出外资银行已经由单纯锁定高端客户开始中低端客户延伸。目前外资银行在华开展个人银行业务的主要客源,并非来自于中资银行,而是外资银行。

业务拓展策略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外资银行规模较快增长,在业务战略上采取“做强外汇业务、在外汇业务带动下精心挑选人民币业务、巩固突出非融资业务、力推八类核心产品(个人理财、外汇资金业务、外汇存货业务、消费信贷、信用卡、企业现金管理业务、证券业务、国际清算结算业务)”的战略。

地域发展策略

由于受到中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进程的限制和外资银行经营目标的影响,外资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首先考虑的是,预期未来某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银行业务的发展潜力。[s]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较快,金融市场也相对比较成熟,因此,外资银行的分支机构大部分都集中在东部中心城市。但是,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经济政策的相继出台,我国区域经济形成了新的格局,外资银行在经营地域的选择上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我国政府为了促进西部和东北地区金融业的发展,对外资银行在这些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业务实行优惠政策,西部和东北地区已经成为外资银行争夺的新市场。

股权投资策略

外资银行的参股和并购战略有以下几点值得特别关注:一是被参股银行的规模和重要程度不断提高,逐渐由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向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过渡。二是参股的对象由商业银行向其他金融机构扩展,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中国对于混业经营的限制,在与中资银行的竞争中取得比较优势。三是参股的途径趋于多元化。合格境外投资者(QFII)机制的实施以及中国商业银行上市进程的加速为外资银行通过证券市场进行并购提供了可能。四是对被参股银行的影响力逐渐深化。从中长期来看,大型跨国银行不太可能满足于仅仅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持有被参股银行的少数股份,而是会尽力争取绝对或相对控股地位。即使暂时无法实现控股,外资银行也会通过派驻董事及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等方式对被参股银行施加更大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为其在华整体战略目标服务。

外资银行参股国内银行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战略思考:一是通过入股中资银行扩大客户基础。参股有利于中外资银行开展更具实质性的全方位业务合作,外资银行从而得以借助中资银行现有的网络和客户资源,不断增强自身的市场渗透力。二是通过参股后中资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和上市后的股票溢价获得高额回报。多数外资金融机构投资入股的中资商业银行都是地处经济发达地区、经济效益比较好、历史包袱比较轻及有着良好发展前景的银行,掌握着优质的金融客户资源并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相当可观。

三、外资银行对中资银行的影响分析

资银行资本雄厚,金融产品创新,拥有发达的全球分支和客户网络,并能提供完备的商业银行服务。外资银行提供的高附加值服务必将吸引存贷款客户从国内银行机构转移出来,尤其是一些高端客户。外资银行通过市场细分,锁定目标客户,将有限资源的盈利最大化,并致力于通过锁定百分之二十的高端客户以获取百分之八十的行业利润。而中资银行的产品单一、层次较低、创新不足。因此,高端客户的流失、市场份额的缩小会给中资银行带来巨大的冲击。尤其在深圳、上海等发达地区,这种冲击尤为明显。

对中资银行的银行业务的冲击。在华的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而中资银行仍处于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变之中。因此外资银行在提供全方位的商业银行服务时具有天生的优势。外资银行拥有雄厚资本、先进技术、经验丰富且抗风险能力强,在个人理财、信息咨询、外汇资金的存贷和国际结算等高附加值和高收益的业务上对中资银行造成很大的冲击,同时外资银行还将自己的触角伸向批发业务、零售业务等方面。而中资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则相对缓慢,在技术和制度上都存在劣势。

从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银行业的变化来看,中资银行在竞争中,一是积极向外资银行学习,对普通客户服务意识明显提升、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对客户开展微笑服务、专业解答,在网点内提供茶水、杂志、雨伞等贴心服务,并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生活缴费服务等;二是对高端客户的贴身服务质量也迅速提升,外资银行带来了百年服务精髓,特别是其对高端客户的贴身服务,如个性化的理财、多样化的投资组合,为中资银行广泛开展私人银行业务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三是倒逼中资银行加大改革和创新力度,学习外资银行的先进做法,不断推动自身体制和机制改革。

中研普华利用多种独创的信息处理技术,对市场海量的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传递,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把握投资机遇,提高企业竞争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专业分析请点击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国外资银行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

中研网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免费获取更多报告节选

免费咨询行业专家

延伸阅读

推荐阅读

数字化转型行业市场需求 数字化转型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前沿技术的飞跃式发展,正驱动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进程不断加速,尤其在技术...

2023中国电竞酒店行业发展前景 中国电竞酒店行业投资风险预测

电竞酒店是一种依托于电竞游戏的新型酒店,顾客不仅可以享受媲美网吧的高品质电竞体验,还可以拥有住酒店的舒适体验。...

中国房车露营地行业市场发展方向 中国房车露营地行业发展空间预测

房车露营地是具有具体特征、突出功用的露营地的一支。它是针对房车使用者营建的,为他们提供车辆补给、提供人们休息的...

中国袋装螺蛳粉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袋装螺蛳粉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袋装螺蛳粉作为一款深度融合一二三产业的产品,带动了产业链上游的竹笋、豆角、螺蛳、腐竹等养殖、加工产业,形成了“...

2023全球大豆供求关系与需求量调研分析

大豆在我国粮食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逐年增加,对外依存度高,我国出台一系列政策振兴国产大豆...

医药物流行业市场需求 医药物流行业市场发展策略研究

物流之于医药流通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一方面,各大医药生产、流通企业纷纷加大物流网络的布局和物流现代化建设力度;另...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中研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联系方式: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中研普华集团联系方式广告服务版权声明诚聘英才企业客户意见反馈报告索引网站地图 Copyright © 1998-2023 ChinaIR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行业研究网(简称“中研网”)    粤ICP备05036522号

研究报告

中研网微信订阅号微信扫一扫